現階段抑制產能過剩的辦法是提高產業集中度
面對一些行業的產能嚴重過剩政府開始了行動,尤以水泥、鋼鐵等行業為主控制投資項目的審批政策或將推出,這項政策的推出將有著助推水泥行業發展并向規范化運作的強大力量。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提到了現階段產能過剩關鍵的一點并強調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方法:
當務之急是嚴格市場的準入,推動產業政策、財政政策、土地政策、環保政策聯動,嚴控產能的無序擴張,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壓縮現有的產能,推動企業的發展,提高產業的集中度。但是從長遠來看,要盡快改變依靠行政審批的管理方式,轉向更多的依靠落實和強化規范政策標準等措施,加強引導和監督,從源頭上遏制企業進入產能過剩階段,積極推動完善市場機制和減少政府的干預,加快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和資源稅的改革,規范各種投資優惠的政策,形成對地方和國企的有力約束,從體制機制上消除企業進入的動力和推力。
曾經的“4萬億”對水泥市場造成的沖擊力延續至今,為化解全國諸多產業產能過剩,投資項目被緩之又緩,節后的市場并沒有像預計的那樣小幅回暖,似乎是在悄悄的等待著什么……
在產能過剩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的時候,工業生產與環境這一對尖銳的社會矛盾也日益突出,而隨著與水泥工業用電及運輸成本緊密相關的煤炭和原油市場的不穩定,水泥企業還要關注能源市場的變化,在諸多不可控的因素下水泥行業企業2013年的利潤也很難預料得到。去年的行業利潤維持得是多么的艱難,一些大企業集團因在環保方面加大成本受到政府扶持實現了還算不錯的盈利,還有一些企業甚至扭虧為盈。
在工信部近期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兼并重組的指導意見》要求,水泥行業2015年前10家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35%,形成3~4家熟料產能1億噸以上,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強的建材企業集團。
政策在說話 為大企業開路
PM2.5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話題,伴隨著人們的“咳不容緩”政策不斷發出鏗鏘有力的環保聲音,在政策的約束下,各大水泥企業為求持續發展通過技改加大節能降耗力度并紛紛戴上“環保”光環。
今年1月初,重慶海螺2×4500噸/天水泥生產線脫硝工程獲重慶市2012年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獎勵資金240萬元,主要用于該工程脫氮技術改造,確保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在達標范圍內;日前,江西水泥控股子公司江西錦溪水泥有限公司,收到所在地政府為鼓勵企業進行新型干法生產線和余熱發電項目建設獎勵資金1897.08萬元人民幣;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材”)旗下15家企業獲得了“全國水泥行業節能減排達標競賽先進集體”稱號(獲獎企業名單附后),占全國獲獎企業總數的39%;江西萬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及合并報表范圍內子公司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累計收到資源綜合利用產品退稅1,650.19萬元……
被勒令整改關閉的水泥企業
產能過剩下政策為落后的企業念起緊箍咒,時刻提醒企業要不斷提升并與時俱進。面對魚貫而出的各類行業標準,環保則是企業發展的金箍棒,更多的優惠政策勢必會優先對待環保貢獻大的企業。對大企業來說是機會亦是動力,對于不符合行業準入標準、環保不達標的企業面臨的是被淘汰的恐懼。
年初,由于貴州省思南縣水泥廠對城區環境造成污染,該縣做出永久性關閉該廠的決定。據了解,思南縣水泥廠位于城郊小巖關村,建于1968年10月,是一家有著44年歷史的傳統工業企業;2月,大連小野田水泥有限公司夜間生產無廠級領導值班、帶班。執法人員對該企業下達了整改指令;一名自稱是鞏義市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米河中隊工作人員調查取證時發現廣發水泥二廠有污染情況存在,已向該企業下達了整改通知書;根據福建龍巖市的水泥落后產能淘汰計劃,今年新羅區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工作計劃安排如下,即關閉區內全部機立窯水泥生產線;山東日照市有11家企業列入2013國家淘汰落后產能計劃,其中,淘汰(落后設備)類5家,關閉類6家,涉及水泥等重點行業……
獎懲本身并不是行目的,著眼于長遠利益,行業持久健康發展企業才有可能基業長青。
面對一些行業的產能嚴重過剩政府開始了行動,尤以水泥、鋼鐵等行業為主控制投資項目的審批政策或將推出,這項政策的推出將有著助推水泥行業發展并向規范化運作的強大力量。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提到了現階段產能過剩關鍵的一點并強調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方法:
當務之急是嚴格市場的準入,推動產業政策、財政政策、土地政策、環保政策聯動,嚴控產能的無序擴張,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壓縮現有的產能,推動企業的發展,提高產業的集中度。但是從長遠來看,要盡快改變依靠行政審批的管理方式,轉向更多的依靠落實和強化規范政策標準等措施,加強引導和監督,從源頭上遏制企業進入產能過剩階段,積極推動完善市場機制和減少政府的干預,加快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和資源稅的改革,規范各種投資優惠的政策,形成對地方和國企的有力約束,從體制機制上消除企業進入的動力和推力。
曾經的“4萬億”對水泥市場造成的沖擊力延續至今,為化解全國諸多產業產能過剩,投資項目被緩之又緩,節后的市場并沒有像預計的那樣小幅回暖,似乎是在悄悄的等待著什么……
在產能過剩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的時候,工業生產與環境這一對尖銳的社會矛盾也日益突出,而隨著與水泥工業用電及運輸成本緊密相關的煤炭和原油市場的不穩定,水泥企業還要關注能源市場的變化,在諸多不可控的因素下水泥行業企業2013年的利潤也很難預料得到。去年的行業利潤維持得是多么的艱難,一些大企業集團因在環保方面加大成本受到政府扶持實現了還算不錯的盈利,還有一些企業甚至扭虧為盈。
在工信部近期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兼并重組的指導意見》要求,水泥行業2015年前10家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35%,形成3~4家熟料產能1億噸以上,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強的建材企業集團。
政策在說話 為大企業開路
PM2.5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話題,伴隨著人們的“咳不容緩”政策不斷發出鏗鏘有力的環保聲音,在政策的約束下,各大水泥企業為求持續發展通過技改加大節能降耗力度并紛紛戴上“環保”光環。
今年1月初,重慶海螺2×4500噸/天水泥生產線脫硝工程獲重慶市2012年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獎勵資金240萬元,主要用于該工程脫氮技術改造,確保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在達標范圍內;日前,江西水泥控股子公司江西錦溪水泥有限公司,收到所在地政府為鼓勵企業進行新型干法生產線和余熱發電項目建設獎勵資金1897.08萬元人民幣;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材”)旗下15家企業獲得了“全國水泥行業節能減排達標競賽先進集體”稱號(獲獎企業名單附后),占全國獲獎企業總數的39%;江西萬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及合并報表范圍內子公司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累計收到資源綜合利用產品退稅1,650.19萬元……
被勒令整改關閉的水泥企業
產能過剩下政策為落后的企業念起緊箍咒,時刻提醒企業要不斷提升并與時俱進。面對魚貫而出的各類行業標準,環保則是企業發展的金箍棒,更多的優惠政策勢必會優先對待環保貢獻大的企業。對大企業來說是機會亦是動力,對于不符合行業準入標準、環保不達標的企業面臨的是被淘汰的恐懼。
年初,由于貴州省思南縣水泥廠對城區環境造成污染,該縣做出永久性關閉該廠的決定。據了解,思南縣水泥廠位于城郊小巖關村,建于1968年10月,是一家有著44年歷史的傳統工業企業;2月,大連小野田水泥有限公司夜間生產無廠級領導值班、帶班。執法人員對該企業下達了整改指令;一名自稱是鞏義市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米河中隊工作人員調查取證時發現廣發水泥二廠有污染情況存在,已向該企業下達了整改通知書;根據福建龍巖市的水泥落后產能淘汰計劃,今年新羅區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工作計劃安排如下,即關閉區內全部機立窯水泥生產線;山東日照市有11家企業列入2013國家淘汰落后產能計劃,其中,淘汰(落后設備)類5家,關閉類6家,涉及水泥等重點行業……
獎懲本身并不是行目的,著眼于長遠利益,行業持久健康發展企業才有可能基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