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設區市散(預)辦:
2012年,全省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行業在“南昌打造核心增長極”、“九江沿江開放開發”、 “龍頭昂起、兩翼齊飛、蘇區振興、綠色崛起” 等區域發展的引領下,在城鎮化建設、大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十百千億工程”的深入實施和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圈建設等帶動下,各級行業管理部門齊心協力,開拓創新,克服諸多不利因素,行業發展再創新高。全省散裝水泥供應量突破4000萬噸大關,水泥散裝率首次達到50%以上,為節能減排、綠色崛起,建設富裕和諧秀美江西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行業發展情況
據統計,2012年全省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行業的發展繼續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
(一)總體情況
1、散裝水泥。全省水泥生產量達到7420.9萬噸,同比增長9.42%,占全國水泥總量3.4%。散裝水泥供應量達到4018.11萬噸,列全國第12位,同比增長20.9%。(見圖一)
4、節能減排。發展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節約能源折合標準煤92.32萬噸,節電2.89億度,減排水泥粉塵40.3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40.03萬噸,減排二氧化硫7847.37噸,實現廢棄物綜合利用356.48萬噸,實現社會綜合經濟效益18.08億元。
5、專項資金征收。全省征收散裝水泥專項資金6433.5萬元,同比增長6.85 %,創歷史新高。其中,縣(市)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征收2883.24萬元,同比增長22.26%。
?。ǘ┰O區市發展情況
1、散裝水泥發展情況。2012年,設區市散裝水泥供應量前三位是九江市、贛州市和上饒市,散裝量分別為:1061萬噸、716萬噸、578.21萬噸;同比增幅較大的是撫州市、贛州市和吉安市,分別達到62.11%、44.95%、39.82%;散裝率排名前三的是新余市、九江市和南昌市,分別達到94%、90.73%、72.85%,同比提高前三位是吉安市、贛州市和撫州市,分別提高12.79、12、9.4個百分點。
2、預拌混凝土發展情況。預拌混凝土企業數量前三位是贛州市、九江市和南昌市,分別達到49個、39個、33個,產能前三位是九江市、南昌市和贛州市,分別達到3045萬立方米、2420萬立方米、2160萬立方米。預拌混凝土實際供應量前三位是南昌市、九江市和贛州市,分別達到714.24萬立方米、440.97萬立方米、426.5萬立方米;實際供應量同比增幅前三位是景德鎮市、吉安市和萍鄉市,分別達到82.45%、76.73%、32.05%。
3、預拌砂漿發展情況。我省列入國家砂漿“禁現”城市為:南昌市、九江市、贛州市和新余市。其中,南昌市預拌砂漿供應量占全省73.59%,新余市預拌砂漿供應量同比增長288.96%。
2012年,全省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行業按照 “三位一體化”發展思路, 加快綠色、環保、規范、有序發展步伐,“禁現”、“發散”工作不斷夯實,行業發展呈現出“三力”、 “三強”的特點。
?。ㄒ唬┧嗌⒀b率增長持續給力
一是水泥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散裝水泥使用環境進一步凈化。2012年,全省水泥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淘汰落后水泥產能313萬噸,散裝水泥發放能力達到71%,同比提高6.5個百分點,全省水泥散裝率54.15%,首次超過并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01個百分點,同比提高5.15個百分點,列全國第13位,同比前進2位。其中,新余、九江市水泥散裝率分別達到了94 %和90.73%,實現水泥發放散裝化,發散水平居全國領先水平。二是大型水泥集團企業成推動散裝水泥發展主力軍。2012年,南方、萬年青、亞東、海螺、紅獅等5家大型水泥集團企業散裝水泥供應量達到2769萬噸,占全省散裝水泥供應總量的69%。(見圖三)。
一是為進一步推動預拌混凝土行業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實現預拌混凝土行業可持續化發展,對新建預拌混凝土項目嚴格按照綠色、節能、環保、質量等標準進行準入控制,提高行業門檻并嚴格審批程序;對已建成投產企業嚴格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升級和規范行業質量行為,使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日趨規范。2012年,全省通過技術改造升級實現攪拌車清洗、砂石分離、回收、廢水凈化、循環使用的企業達到76家,同比增加53家。二是企業兼并重組進程加快,國有、大型民營水泥企業的介入加速全省預拌混凝土行業兼并重組和市場整合,行業集中度大力提高,促進了行業規范化發展。其中,南方水泥預拌混凝土企業占有率達到全行業的14%。(見圖四)。
一是行業發展速度策馬加鞭。2012年全省4個設區市新批建預拌砂漿企業6家,目前正在建設中;3個設區市發布預拌砂漿行業發展規劃,并制定預拌砂漿布點方案。其中,南昌市預拌砂漿供應量達到40.09萬噸,占全省73.59%,使用率由2011年的20%躍升到40%,增長20個百分點;7月新余市開始全面“禁現”,預拌砂漿供應量達到12.68萬噸,同比增長288.96%。二是行業創新馬力十足。省內預拌砂漿企業聯合南昌大學、浙江大學、東南大學、建材設計院(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制開發了HJ系列建筑防水、堵漏飾面、節能保溫、防滑防腐防輻射砂漿,并獲得多項科研成果和專利技術。結合省內民用裝修市場特性,成功研制新型裝修砂漿,深受民用裝修市場青睞,市場發展迅速,為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ㄋ模┱叻ㄒ幍玫讲粩嘌a強
2012年,為解決行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貫徹落實好《江西省促進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發展條例》,以省工信委名義頒布實施《江西省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生產企業質量管理規程》,組織起草了《江西省預拌混凝(砂漿)企業清潔生產指標體系》,發布實施了《江西省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內部試驗室管理辦法》,修改完善了《江西省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新余市政府印發了《新余市預拌砂漿推廣應用實施方案》,市建設局和工信委發布了《關于做全市預拌砂漿有關工作的通知》;景德鎮市出臺了《景德鎮市促進散裝水泥和應用管理辦法》和《景德鎮市散裝水泥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撫州市東鄉縣和樂安縣分別出臺了混凝土“禁現”通告和貫徹落實《江西省促進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發展條例》實施細則。全省縣(市)出臺混凝土“禁現”政策總數達到22個。
(五)行政執法力度不斷增強
2012年,全省共開展行政執法檢查3657次,同比增加733次;糾正違法現象166起,同比下降22%;決定立案66起,對拒不改正的31起違法行為按照程序實施了行政處罰,收繳罰金234.9萬元。通過不斷增強的執法頻率和力度,建設項目使用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量不斷提高,違法現象及拒不改正的違法行為大幅下降,自覺使用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的意識不斷提高,現場攪拌現象逐步減少。目前,全省已開展混凝土“禁現”的10個設區市、22個縣(市),預拌混凝土使用率分別達到95%和85%以上。同時,設區市、縣(市)開展行政執法培訓和區域行政執法交流學習活動34余次,參加培訓人員達190余人次,提高了執法能力,規范執法程序和執法文書,做到違法必究、執法必嚴。
(六)行業管理服務不斷加強
2012年,省工信委公布了63家符合目錄申報條件的企業及產品;組織了對全省32家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原材料和出廠產品進行質量抽檢,推動并支持九江建成“九江市商品混凝土ERP管理系統(信息化管理平臺)”, 實現預拌混凝土產品質量動態跟蹤和實時監控;依托省行業協會組織開展7批次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內部試驗室主任、檢(試)驗員專業培訓,培訓人員達到828人,收效顯著。組織各設區市散預辦到九江、福建等地學習集約式、花園式預拌混凝土和砂漿企業建設,更新行業管理部門監督管理理念,促進抓好綠色預拌混凝土攪拌站建設。南昌、上饒、贛州、吉安市組織召開預拌混凝土企業質量管理規程和內部試驗室管理辦法宣貫與試驗室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會,并加強預拌混凝土企業質量監督檢查。贛州市對城區預拌混凝土企業出現的無序競爭問題進行調控、指導和監督管理。
三、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2012年,全省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行業發展雖然取得新的突破,但仍然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散裝水泥行業存在的問題。一是地區發展仍然不平衡,散裝率高的地區已達到90 %以上,低的不足30%,抓發散、淘汰落后水泥企業和產能的步伐仍需加快。二是農村散裝水泥推廣應用模式單一,裝備設施利用率不高,辦法和思路不多,思想認識還不夠到位。
?。ǘ╊A拌混凝土行業存在的問題。一是產能增長過快。全省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1.46億立方米,實際產量為2862.44萬立方米,約占產能的20%,呈現裝備利用率不高、供求失衡的態勢。二是部分地區惡性競爭嚴重,影響市場秩序,給產品質量埋下隱患。三是行業整體水平不高,管理與技術比較粗放,綠色環保意識不強,部分企業給當地造成嚴重污染,成為“臟、亂、差”的典型。四是從業人員業務水平普遍較低,試驗室檢(試)驗能力和科研能力偏低,整體素質不高。
?。ㄈ╊A拌砂漿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一是2009年7月列入國家 “禁現”城市的個別設區市,截止2012年底各項工作仍處于啟動階段,推動預拌砂漿使用的辦法和手段不多。二是部分建設、施工單位認識不夠,預拌砂漿行業發展阻力較大。三是預拌砂漿成本仍然很高,施工裝備、技術水平、產品質量以及企業科研開發和創新能力仍需提高。
四、行業發展形勢
?。ㄒ唬┬袠I發展空間仍然很大。雖然受房地產調控、總體經濟不景氣等因素影響,房地產開工建設項目減少,水泥需求量總體可能會有所減緩,但江西省是相對較為落后的省份,發展步伐正在加快,城鎮化建設、工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都處于上升期。同時,各縣(市)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的推廣應用空間和潛力仍然很大。
(二)粉煤灰、礦粉等摻和料質量形勢嚴峻。粉煤灰、礦粉在預拌混凝土、砂漿、水泥中的合理使用具有非常好的作用。目前,江西粉煤灰市場大多來自境內火力發電廠,由中間商控制,質量低、價格高,供應缺口大,優質灰稀缺。同時,隨著風力、核能發電的不斷壯大,能源消耗大、環境污染重的火力發電將會逐步減少,粉煤灰市場供應能力將進一步下降,如何結合省內自身資源,抓緊開發研究價廉質優的粉煤灰替代品是新出路,也是最終出路。
從近年統計數據來看,礦粉的用量越來越多,礦粉生產供應隊伍也不斷壯大,同時礦粉質量問題異常突出。2012年省、市散預辦組織的3批次質量抽查,抽查到20批次礦粉生產企業礦粉活性指數全部不合格,質量勘憂,達不到使用礦粉的預期效果。
五、2013年行業發展預測
展望2013年,雖然國際環境充滿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國內經濟運行處在緩步上升過程中,但我省正處在中部崛起大有作為加快發展的重要時期,行業仍將處于上位發展中。
(一)散裝水泥。預計2013年散裝水泥供應量4400萬噸,同比增長10%;散裝率57%,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
?。ǘ╊A拌混凝土。預計2013年全省建成投產預拌混凝土企業達到260家左右,設計生產能力達到1.6億立方米,供應量達到3200萬立方米,同比增長11%。
(三)預拌砂漿。預計2013年全省建成投產預拌砂漿企業達到17家,設計生產能力達到600萬噸,供應量達到80萬噸,同比增長45%。
2012年,全省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行業在“南昌打造核心增長極”、“九江沿江開放開發”、 “龍頭昂起、兩翼齊飛、蘇區振興、綠色崛起” 等區域發展的引領下,在城鎮化建設、大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十百千億工程”的深入實施和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圈建設等帶動下,各級行業管理部門齊心協力,開拓創新,克服諸多不利因素,行業發展再創新高。全省散裝水泥供應量突破4000萬噸大關,水泥散裝率首次達到50%以上,為節能減排、綠色崛起,建設富裕和諧秀美江西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行業發展情況
據統計,2012年全省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行業的發展繼續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
(一)總體情況
1、散裝水泥。全省水泥生產量達到7420.9萬噸,同比增長9.42%,占全國水泥總量3.4%。散裝水泥供應量達到4018.11萬噸,列全國第12位,同比增長20.9%。(見圖一)


4、節能減排。發展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節約能源折合標準煤92.32萬噸,節電2.89億度,減排水泥粉塵40.3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40.03萬噸,減排二氧化硫7847.37噸,實現廢棄物綜合利用356.48萬噸,實現社會綜合經濟效益18.08億元。
5、專項資金征收。全省征收散裝水泥專項資金6433.5萬元,同比增長6.85 %,創歷史新高。其中,縣(市)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征收2883.24萬元,同比增長22.26%。
?。ǘ┰O區市發展情況
1、散裝水泥發展情況。2012年,設區市散裝水泥供應量前三位是九江市、贛州市和上饒市,散裝量分別為:1061萬噸、716萬噸、578.21萬噸;同比增幅較大的是撫州市、贛州市和吉安市,分別達到62.11%、44.95%、39.82%;散裝率排名前三的是新余市、九江市和南昌市,分別達到94%、90.73%、72.85%,同比提高前三位是吉安市、贛州市和撫州市,分別提高12.79、12、9.4個百分點。
2、預拌混凝土發展情況。預拌混凝土企業數量前三位是贛州市、九江市和南昌市,分別達到49個、39個、33個,產能前三位是九江市、南昌市和贛州市,分別達到3045萬立方米、2420萬立方米、2160萬立方米。預拌混凝土實際供應量前三位是南昌市、九江市和贛州市,分別達到714.24萬立方米、440.97萬立方米、426.5萬立方米;實際供應量同比增幅前三位是景德鎮市、吉安市和萍鄉市,分別達到82.45%、76.73%、32.05%。
3、預拌砂漿發展情況。我省列入國家砂漿“禁現”城市為:南昌市、九江市、贛州市和新余市。其中,南昌市預拌砂漿供應量占全省73.59%,新余市預拌砂漿供應量同比增長288.96%。

2012年,全省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行業按照 “三位一體化”發展思路, 加快綠色、環保、規范、有序發展步伐,“禁現”、“發散”工作不斷夯實,行業發展呈現出“三力”、 “三強”的特點。
?。ㄒ唬┧嗌⒀b率增長持續給力
一是水泥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散裝水泥使用環境進一步凈化。2012年,全省水泥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淘汰落后水泥產能313萬噸,散裝水泥發放能力達到71%,同比提高6.5個百分點,全省水泥散裝率54.15%,首次超過并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01個百分點,同比提高5.15個百分點,列全國第13位,同比前進2位。其中,新余、九江市水泥散裝率分別達到了94 %和90.73%,實現水泥發放散裝化,發散水平居全國領先水平。二是大型水泥集團企業成推動散裝水泥發展主力軍。2012年,南方、萬年青、亞東、海螺、紅獅等5家大型水泥集團企業散裝水泥供應量達到2769萬噸,占全省散裝水泥供應總量的69%。(見圖三)。

一是為進一步推動預拌混凝土行業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實現預拌混凝土行業可持續化發展,對新建預拌混凝土項目嚴格按照綠色、節能、環保、質量等標準進行準入控制,提高行業門檻并嚴格審批程序;對已建成投產企業嚴格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升級和規范行業質量行為,使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日趨規范。2012年,全省通過技術改造升級實現攪拌車清洗、砂石分離、回收、廢水凈化、循環使用的企業達到76家,同比增加53家。二是企業兼并重組進程加快,國有、大型民營水泥企業的介入加速全省預拌混凝土行業兼并重組和市場整合,行業集中度大力提高,促進了行業規范化發展。其中,南方水泥預拌混凝土企業占有率達到全行業的14%。(見圖四)。

一是行業發展速度策馬加鞭。2012年全省4個設區市新批建預拌砂漿企業6家,目前正在建設中;3個設區市發布預拌砂漿行業發展規劃,并制定預拌砂漿布點方案。其中,南昌市預拌砂漿供應量達到40.09萬噸,占全省73.59%,使用率由2011年的20%躍升到40%,增長20個百分點;7月新余市開始全面“禁現”,預拌砂漿供應量達到12.68萬噸,同比增長288.96%。二是行業創新馬力十足。省內預拌砂漿企業聯合南昌大學、浙江大學、東南大學、建材設計院(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制開發了HJ系列建筑防水、堵漏飾面、節能保溫、防滑防腐防輻射砂漿,并獲得多項科研成果和專利技術。結合省內民用裝修市場特性,成功研制新型裝修砂漿,深受民用裝修市場青睞,市場發展迅速,為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ㄋ模┱叻ㄒ幍玫讲粩嘌a強
2012年,為解決行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貫徹落實好《江西省促進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發展條例》,以省工信委名義頒布實施《江西省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生產企業質量管理規程》,組織起草了《江西省預拌混凝(砂漿)企業清潔生產指標體系》,發布實施了《江西省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內部試驗室管理辦法》,修改完善了《江西省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新余市政府印發了《新余市預拌砂漿推廣應用實施方案》,市建設局和工信委發布了《關于做全市預拌砂漿有關工作的通知》;景德鎮市出臺了《景德鎮市促進散裝水泥和應用管理辦法》和《景德鎮市散裝水泥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撫州市東鄉縣和樂安縣分別出臺了混凝土“禁現”通告和貫徹落實《江西省促進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發展條例》實施細則。全省縣(市)出臺混凝土“禁現”政策總數達到22個。
(五)行政執法力度不斷增強
2012年,全省共開展行政執法檢查3657次,同比增加733次;糾正違法現象166起,同比下降22%;決定立案66起,對拒不改正的31起違法行為按照程序實施了行政處罰,收繳罰金234.9萬元。通過不斷增強的執法頻率和力度,建設項目使用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量不斷提高,違法現象及拒不改正的違法行為大幅下降,自覺使用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的意識不斷提高,現場攪拌現象逐步減少。目前,全省已開展混凝土“禁現”的10個設區市、22個縣(市),預拌混凝土使用率分別達到95%和85%以上。同時,設區市、縣(市)開展行政執法培訓和區域行政執法交流學習活動34余次,參加培訓人員達190余人次,提高了執法能力,規范執法程序和執法文書,做到違法必究、執法必嚴。
(六)行業管理服務不斷加強
2012年,省工信委公布了63家符合目錄申報條件的企業及產品;組織了對全省32家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原材料和出廠產品進行質量抽檢,推動并支持九江建成“九江市商品混凝土ERP管理系統(信息化管理平臺)”, 實現預拌混凝土產品質量動態跟蹤和實時監控;依托省行業協會組織開展7批次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內部試驗室主任、檢(試)驗員專業培訓,培訓人員達到828人,收效顯著。組織各設區市散預辦到九江、福建等地學習集約式、花園式預拌混凝土和砂漿企業建設,更新行業管理部門監督管理理念,促進抓好綠色預拌混凝土攪拌站建設。南昌、上饒、贛州、吉安市組織召開預拌混凝土企業質量管理規程和內部試驗室管理辦法宣貫與試驗室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會,并加強預拌混凝土企業質量監督檢查。贛州市對城區預拌混凝土企業出現的無序競爭問題進行調控、指導和監督管理。
三、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2012年,全省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行業發展雖然取得新的突破,但仍然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散裝水泥行業存在的問題。一是地區發展仍然不平衡,散裝率高的地區已達到90 %以上,低的不足30%,抓發散、淘汰落后水泥企業和產能的步伐仍需加快。二是農村散裝水泥推廣應用模式單一,裝備設施利用率不高,辦法和思路不多,思想認識還不夠到位。
?。ǘ╊A拌混凝土行業存在的問題。一是產能增長過快。全省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1.46億立方米,實際產量為2862.44萬立方米,約占產能的20%,呈現裝備利用率不高、供求失衡的態勢。二是部分地區惡性競爭嚴重,影響市場秩序,給產品質量埋下隱患。三是行業整體水平不高,管理與技術比較粗放,綠色環保意識不強,部分企業給當地造成嚴重污染,成為“臟、亂、差”的典型。四是從業人員業務水平普遍較低,試驗室檢(試)驗能力和科研能力偏低,整體素質不高。
?。ㄈ╊A拌砂漿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一是2009年7月列入國家 “禁現”城市的個別設區市,截止2012年底各項工作仍處于啟動階段,推動預拌砂漿使用的辦法和手段不多。二是部分建設、施工單位認識不夠,預拌砂漿行業發展阻力較大。三是預拌砂漿成本仍然很高,施工裝備、技術水平、產品質量以及企業科研開發和創新能力仍需提高。
四、行業發展形勢
?。ㄒ唬┬袠I發展空間仍然很大。雖然受房地產調控、總體經濟不景氣等因素影響,房地產開工建設項目減少,水泥需求量總體可能會有所減緩,但江西省是相對較為落后的省份,發展步伐正在加快,城鎮化建設、工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都處于上升期。同時,各縣(市)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的推廣應用空間和潛力仍然很大。
(二)粉煤灰、礦粉等摻和料質量形勢嚴峻。粉煤灰、礦粉在預拌混凝土、砂漿、水泥中的合理使用具有非常好的作用。目前,江西粉煤灰市場大多來自境內火力發電廠,由中間商控制,質量低、價格高,供應缺口大,優質灰稀缺。同時,隨著風力、核能發電的不斷壯大,能源消耗大、環境污染重的火力發電將會逐步減少,粉煤灰市場供應能力將進一步下降,如何結合省內自身資源,抓緊開發研究價廉質優的粉煤灰替代品是新出路,也是最終出路。
從近年統計數據來看,礦粉的用量越來越多,礦粉生產供應隊伍也不斷壯大,同時礦粉質量問題異常突出。2012年省、市散預辦組織的3批次質量抽查,抽查到20批次礦粉生產企業礦粉活性指數全部不合格,質量勘憂,達不到使用礦粉的預期效果。
五、2013年行業發展預測
展望2013年,雖然國際環境充滿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國內經濟運行處在緩步上升過程中,但我省正處在中部崛起大有作為加快發展的重要時期,行業仍將處于上位發展中。
(一)散裝水泥。預計2013年散裝水泥供應量4400萬噸,同比增長10%;散裝率57%,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
?。ǘ╊A拌混凝土。預計2013年全省建成投產預拌混凝土企業達到260家左右,設計生產能力達到1.6億立方米,供應量達到3200萬立方米,同比增長11%。
(三)預拌砂漿。預計2013年全省建成投產預拌砂漿企業達到17家,設計生產能力達到600萬噸,供應量達到80萬噸,同比增長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