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建立在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之上,經濟不發展,什么事情都辦不成。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
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只要我們牢牢把握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尊重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就一定能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昨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是實現中國夢的物質文化基礎。
李克強總理在閉幕會后的記者招待會上也表示,要持續發展經濟,要實現2020年的目標,年均增長須達到7%。而關鍵在于推動經濟轉型,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創新的活力疊加起來,形成新動力,并且使質量和效益、就業和收入、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有新提升,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
而此前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強調要繼續抓住機遇、促進發展,必須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為轉方式、調結構創造穩定環境;要引導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上,放到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
實際上,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和第一經濟大省,狠抓發展第一要務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一直是廣東全省上下的著力點。全國“兩會”召開以來,全省各市各部門密切關注“兩會”精神,圍繞“加快發展與調結構”,可謂鼓足了干勁。
加快發展和
轉型升級結合
狠抓發展粵東西北地區責無旁貸。作為欠發達地區,粵東西北的發展不僅關系著自身,也能夠為全省加快發展提供新的增長極。
揭陽市委書記陳綠平說,“揭陽是欠發達地區,面臨著加快發展、加快轉型的雙重壓力。如何破題?以大項目帶動大發展,一方面通過空港、海港引擎拉動經濟快速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大平臺推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
陳綠平說,將用3年時間拉開基本框架,用5年時間建成全國重化產業基地和有現代產業支撐的濱海新城。揭陽的目標是把空港經濟區建設成為粵東國際化前沿平臺、潮汕都市區一體化先行區、推動揭陽轉型升級集聚區。
近兩年呈現出“方式轉變、結構優化、效益提升、速度加快、后勁增強”良好局面的云浮則強調以轉型升級推動跨越趕超。云浮市市長卓志強說,云浮探索了一條集聚帶動、轉型拉動的路子:以產業集群和升級為發展路徑,構筑既與國內外、珠三角產業接軌又有云浮特色的現代工業體系,快速壯大云浮產業規模和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據了解,到2013年,石材、不銹鋼制品產業將成為年產值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到2015年,水泥、硫化工、電力產業將成為年產值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
此外,今后五年,云浮交通建設還將進入跨越發展的新時期,全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總投入285億元,比前五年增長36.4%。卓志強說,完善的交通網絡將大大縮短云浮至珠三角核心經濟圈的時空距離,有利于改善云浮的區位環境,促使云浮從“發展邊緣地”變成“投資熱土”。
清遠市市長江凌則表示,對于清遠來說,最主要的不是經濟總量,而是經濟結構。“清遠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已經進入調整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轉型升級相當緊迫;但同時,經濟發展總體不足、總量過小,人均水平過低,仍然是清遠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下一步,固然要做大經濟總量,更重要的是發展質量。要把產業結構調整、企業轉型升級、產業提升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我們也相信通過質量優先發展模式帶動清遠發展。
據了解,清遠下一步推動轉型升級,將從產業政策的更新取得突破。江凌說,現有的政策主要圍繞如何把經濟總量做大,下一步更多的是要圍繞推動經濟質量的提升、產業的轉型來制定政策。
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只要我們牢牢把握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尊重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就一定能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昨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是實現中國夢的物質文化基礎。
李克強總理在閉幕會后的記者招待會上也表示,要持續發展經濟,要實現2020年的目標,年均增長須達到7%。而關鍵在于推動經濟轉型,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創新的活力疊加起來,形成新動力,并且使質量和效益、就業和收入、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有新提升,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
而此前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強調要繼續抓住機遇、促進發展,必須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為轉方式、調結構創造穩定環境;要引導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上,放到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
實際上,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和第一經濟大省,狠抓發展第一要務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一直是廣東全省上下的著力點。全國“兩會”召開以來,全省各市各部門密切關注“兩會”精神,圍繞“加快發展與調結構”,可謂鼓足了干勁。
加快發展和
轉型升級結合
狠抓發展粵東西北地區責無旁貸。作為欠發達地區,粵東西北的發展不僅關系著自身,也能夠為全省加快發展提供新的增長極。
揭陽市委書記陳綠平說,“揭陽是欠發達地區,面臨著加快發展、加快轉型的雙重壓力。如何破題?以大項目帶動大發展,一方面通過空港、海港引擎拉動經濟快速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大平臺推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
陳綠平說,將用3年時間拉開基本框架,用5年時間建成全國重化產業基地和有現代產業支撐的濱海新城。揭陽的目標是把空港經濟區建設成為粵東國際化前沿平臺、潮汕都市區一體化先行區、推動揭陽轉型升級集聚區。
近兩年呈現出“方式轉變、結構優化、效益提升、速度加快、后勁增強”良好局面的云浮則強調以轉型升級推動跨越趕超。云浮市市長卓志強說,云浮探索了一條集聚帶動、轉型拉動的路子:以產業集群和升級為發展路徑,構筑既與國內外、珠三角產業接軌又有云浮特色的現代工業體系,快速壯大云浮產業規模和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據了解,到2013年,石材、不銹鋼制品產業將成為年產值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到2015年,水泥、硫化工、電力產業將成為年產值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
此外,今后五年,云浮交通建設還將進入跨越發展的新時期,全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總投入285億元,比前五年增長36.4%。卓志強說,完善的交通網絡將大大縮短云浮至珠三角核心經濟圈的時空距離,有利于改善云浮的區位環境,促使云浮從“發展邊緣地”變成“投資熱土”。
清遠市市長江凌則表示,對于清遠來說,最主要的不是經濟總量,而是經濟結構。“清遠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已經進入調整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轉型升級相當緊迫;但同時,經濟發展總體不足、總量過小,人均水平過低,仍然是清遠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下一步,固然要做大經濟總量,更重要的是發展質量。要把產業結構調整、企業轉型升級、產業提升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我們也相信通過質量優先發展模式帶動清遠發展。
據了解,清遠下一步推動轉型升級,將從產業政策的更新取得突破。江凌說,現有的政策主要圍繞如何把經濟總量做大,下一步更多的是要圍繞推動經濟質量的提升、產業的轉型來制定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