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多粥少是目前融資市場的格局,“融資難”常常成為企業發展的攔路虎。而對于“家大業大”的海螺水泥來說這不是問題。
日前,海螺水泥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在國內發行票面本金額不超過60億元人民幣的公司債券。這是公司今年以來進行的第一次融資行為,而該公司2011年總融資規模為115億元人民幣。而媒體報道,自2008年以來,海螺水泥分別以股票增發、債券發行、項目公司借款等方式融資超過200億元。
雖然海螺水泥在公告里聲稱此次融資的目的是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和調整債務結構,而媒體報道海螺水泥實際上并不缺錢。去年多家公司進行的增發融資多腹死胎中,而此次海螺水泥大筆一揮就是60億元,此次融資的合理性受到質疑。對此,華融證券分析師張弛認為去年上市公司增發融資受阻多是因為資金面較為緊張,而海螺水泥此次增發可能是之前的安排,即使通過也是因為目前資金面較去年改善。
二次虧損高管能力受質疑
雖然海螺水泥“不差錢”,但高管對募集資金的使用卻讓市場人士質疑不斷。
先是2011年6月14日海螺水泥剛公告95億元公司債券上市,第二天(6月15日)便宣布投資40億元購買理財產品,公司披露公告表示該次理財投資預期年化收益率分別為5.85%、8.50%、4.80%,而該項理財投資實際年化收益率為3.9%,僅高于去年的一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投資收益共計1.55億元,低于去年發債募資的成本,名賺實虧。
另外一件讓市場人士質疑的是其投資青松建化。根據海螺水泥2011年年報,該公司的流動資產約為15.55億元,而其流動負債為16.45億元,遠高于其流動資產,而其長期負債為12.87億元,長期負債占流動資產的比例達82.77%。
更令人詫異的是,青松建化今年第1季度虧損939萬元。加上行業低谷的出現,市場對這一股權投資并不買賬,7月5日青松建化收盤價為11.64元,相比此前的收購價13.53元,認購1.378億股的海螺水泥賬面已經虧損2.36億元,雖然有國家政策“保駕護航”,但這一舉措仍直讓市場質疑海螺水泥注資青松建化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目前水泥行業處于低谷時期,但張弛認為該行業的底部仍難確定,這要根據固定資產投資、尤其是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有關。
連環發債公司盈利能力何在?
海螺水泥去年6月份推出了96億元的天量公司債,時隔一年該公司又擬推出60億元的公司債,然而6月7日該公司剛發出半年度業績預警公告,稱半年度凈利潤將下滑50%以上。目前水泥行業整體處于弱勢,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到質疑,市場能否像去年一樣買賬仍是個問號。
繼理財產品被質疑名賺實虧之后,海螺水泥參股的青松建化近期市場表現不佳,致使海螺水泥賬面價值損失超過2億元,目前海螺水泥自身境遇是“泥菩薩過江”。
雖然海螺水泥是水泥行業的龍頭企業,但其市場占有率僅為5%。在6月7日,海螺水泥發布中期業績預警公告,稱2012年年初至今,受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影響,水泥市場需求增速回落,水泥產品銷售價格同比大幅下降,公司預計2012年上半年本公司的經營業績同比有較大幅度的回落,2012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同比下降50%以上,而2011年上半年海螺水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9.94億元,如此算來,海螺水泥上半年凈利潤將同比減少近30億元。
海螺水泥居行業第一位,基于對行業的判斷和把握,其投資偏好也集中在水泥行業。當前水泥行業處于低谷,海螺水泥如何實現擺脫行業發展瓶頸,以及該公司扭虧為盈的能力,受到投資者的關注。
5月31日海螺水泥與新疆農一師及青松建化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除參股外,曾任海螺水泥執行董事、總經理的海螺集團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海螺型材董事長任勇赴任青松建化董事會,此外,海螺水泥向青松建化監事會派遣了一名監事。對青松建化的重視可見一斑。
日前,海螺水泥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在國內發行票面本金額不超過60億元人民幣的公司債券。這是公司今年以來進行的第一次融資行為,而該公司2011年總融資規模為115億元人民幣。而媒體報道,自2008年以來,海螺水泥分別以股票增發、債券發行、項目公司借款等方式融資超過200億元。
雖然海螺水泥在公告里聲稱此次融資的目的是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和調整債務結構,而媒體報道海螺水泥實際上并不缺錢。去年多家公司進行的增發融資多腹死胎中,而此次海螺水泥大筆一揮就是60億元,此次融資的合理性受到質疑。對此,華融證券分析師張弛認為去年上市公司增發融資受阻多是因為資金面較為緊張,而海螺水泥此次增發可能是之前的安排,即使通過也是因為目前資金面較去年改善。
二次虧損高管能力受質疑
雖然海螺水泥“不差錢”,但高管對募集資金的使用卻讓市場人士質疑不斷。
先是2011年6月14日海螺水泥剛公告95億元公司債券上市,第二天(6月15日)便宣布投資40億元購買理財產品,公司披露公告表示該次理財投資預期年化收益率分別為5.85%、8.50%、4.80%,而該項理財投資實際年化收益率為3.9%,僅高于去年的一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投資收益共計1.55億元,低于去年發債募資的成本,名賺實虧。
另外一件讓市場人士質疑的是其投資青松建化。根據海螺水泥2011年年報,該公司的流動資產約為15.55億元,而其流動負債為16.45億元,遠高于其流動資產,而其長期負債為12.87億元,長期負債占流動資產的比例達82.77%。
更令人詫異的是,青松建化今年第1季度虧損939萬元。加上行業低谷的出現,市場對這一股權投資并不買賬,7月5日青松建化收盤價為11.64元,相比此前的收購價13.53元,認購1.378億股的海螺水泥賬面已經虧損2.36億元,雖然有國家政策“保駕護航”,但這一舉措仍直讓市場質疑海螺水泥注資青松建化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目前水泥行業處于低谷時期,但張弛認為該行業的底部仍難確定,這要根據固定資產投資、尤其是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有關。
連環發債公司盈利能力何在?
海螺水泥去年6月份推出了96億元的天量公司債,時隔一年該公司又擬推出60億元的公司債,然而6月7日該公司剛發出半年度業績預警公告,稱半年度凈利潤將下滑50%以上。目前水泥行業整體處于弱勢,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到質疑,市場能否像去年一樣買賬仍是個問號。
繼理財產品被質疑名賺實虧之后,海螺水泥參股的青松建化近期市場表現不佳,致使海螺水泥賬面價值損失超過2億元,目前海螺水泥自身境遇是“泥菩薩過江”。
雖然海螺水泥是水泥行業的龍頭企業,但其市場占有率僅為5%。在6月7日,海螺水泥發布中期業績預警公告,稱2012年年初至今,受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影響,水泥市場需求增速回落,水泥產品銷售價格同比大幅下降,公司預計2012年上半年本公司的經營業績同比有較大幅度的回落,2012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同比下降50%以上,而2011年上半年海螺水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9.94億元,如此算來,海螺水泥上半年凈利潤將同比減少近30億元。
海螺水泥居行業第一位,基于對行業的判斷和把握,其投資偏好也集中在水泥行業。當前水泥行業處于低谷,海螺水泥如何實現擺脫行業發展瓶頸,以及該公司扭虧為盈的能力,受到投資者的關注。
5月31日海螺水泥與新疆農一師及青松建化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除參股外,曾任海螺水泥執行董事、總經理的海螺集團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海螺型材董事長任勇赴任青松建化董事會,此外,海螺水泥向青松建化監事會派遣了一名監事。對青松建化的重視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