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六月,陽光燦爛,贛州市預拌商品混凝土協會第二屆會員大會近日在贛州市章貢區順利召開。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是:聽取和審議協會第一屆理事會四年(2008年-2011年)工作報告;聽取和審議第一屆理事會財務工作報告;聽取和審議修改部份章程的說明;選舉產生第二屆會長、常務副會長、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聘請榮譽會長。受邀參加本次會議的嘉賓有:原贛州市人大主任周英棠、原贛州市政府副市長黃信龍、贛州市工信委主任盧述銀、贛州市工信委副調研員葉傳員、贛州市散預辦主任黃春華等28人,31家會員單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市工信委主任盧述銀到會并對協會今后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大會在祥和、歡樂的氣氛中拉開帷幕,會議首先由協會秘書長敖萬迎代表第一屆理事會向大會作工作報告。會議選舉出贛州龍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阿龍為協會第二屆會長,聘請原贛州市人大主任周英棠、原贛州市政府副市長黃信龍為榮譽會長。
贛州市預拌商品混凝土協會自2008年1月成立以來,基本歷經了贛州市預拌商品混凝土行業發展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推廣階段(2007-2008年)。2007年贛州市政府頒布了《贛州市中心城區預拌混凝土管理辦法》(市政府第51號令)。2008年1月協會成立,當時中心城區內預拌混凝土的生產企業雖然只有六家,生存卻相當困難。市中心城區“禁現”的任務相當艱巨,市散裝水泥主管部門加大了行政執法力度,協會在工作中給予了大力支持配合,這對中心城區全面推廣應用預拌混凝土起到了重要作用。2009年中心城區已經基本禁止了現場攪拌混凝土。第二階段是拓展及快速發展階段(2009-2010年)。伴隨著中心城區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預拌混凝土事業取得了快速發展,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已發展到11家,生產能力及范圍基本覆蓋了市中心城區。第三階段是目前的規范和提高階段。目前,贛州市中心城區具備生產資質及能力的商品混凝土企業17家,擁有生產線34條,預拌混凝土運輸車輛268臺,預拌混凝土泵車65臺。還有2家在建,估計下半年投入生產,總的年生產能力達到了800萬立方米以上,中心城區內預拌混凝土的使用率達到99%。預拌混凝土的推廣使用,確保了建筑工程的質量,提高了勞動效率;改善了建筑施工條件和環境,促進了建筑行業和建材行業的科學技術進步;保證了市政府各項重大工程的建設進度和質量。
市預拌商品混凝土協會成立四年來,在參與行業協調管理、促進商品混凝土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在為全市預拌混凝土行業技術培訓、質量監督和保證體系、環境保護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在為提高全行業整體技術、管理和產品質量水平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目前市中心城區預拌商品混凝土行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原材料的快速上漲,導致預拌混凝土成本增加;二是部分攪拌站采取不正當手段惡性競爭,惡意墊資,造成市場混亂;三是建筑工地未認真履約,拖欠款現象突出,使混凝土生產企業經濟負擔沉重;四是攪拌站沒有如實、規范地申報混凝土的售價,從而使信息價格偏離市場真實價格。
為了改變上述局面,規范預拌混凝土行業管理,市預拌混凝土行業主管部門和協會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協會組織機構,在市中心城區成立三個銷售服務中心;二是制定相應的行規行約,正確引導行業自律;三是就行業健康發展采取許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經過四年多的發展,協會作為政府與企業聯系的紐帶,在政府與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為會員單位搭建了一個更寬闊的交流平臺,加深了企業間的相互了解,密切了企業間的相互合作,在行業自律和防止企業之間的惡意競爭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會議最后,市工信委副調研員葉傳員代表主管部門講話。他要求新當選的第二屆理事會成員要以這次換屆為起點,繼續發揚上一屆理事會的優良工作作風,加強和規范內部管理,建立誠信體系,切實履行協會職能,把握行業發展節律,找準定位,加強與其它協會的聯系,為企業排憂解難,引導企業做大做強。
葉傳員指出:新的一屆協會要有新打算、新面貌,通過這次大會,相信協會一定會更成熟、更壯大。當前,市預拌混凝土工作正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贛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振興發展贛南蘇區”,這對于贛南蘇區脫貧致富和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商品混凝土協會在參與行業協調管理、促進商品混凝土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方面將大有可為。我們要抓住這難得的發展機遇,始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新觀念,創新管理,求真務實,充分發揮協會作用,力爭使協會各項工作都更上一個新臺階,為贛州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