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兩大混凝土機械生產巨頭三一重工[14.49 -0.55% 股吧 研報](600031)和中聯重科[9.92 -0.50% 股吧 研報](000157)的競爭從臺底下搬到了微博上。同處一城的兩家宿敵不和早已不是業內秘密,近期兩公司高管更是在微博上隔空“對掐”:先是三一重工副總裁梁林河在微博上“吐槽”中聯重科為搶奪市場,采取過激銷售策略,后有中聯重科副總裁陳曉非不甘示弱,專門開通微博反擊三一重工過激行為,希望三一“先習做人,再思做事”。
互相叫板激進銷售
從2006年的“短信門”(中聯重科一臺泵車發生泵架斷裂,大量用戶收到事故消息短信)到前期收購“大象”(全球混凝土機械第一品牌德國普茨邁斯特),中 聯重科和三一重工兩家公司時有紛爭。近期,兩家同行巨頭的恩怨再次網上上演。
4月14日,三一重工副總裁梁林河在微博上爆料稱,“混凝土設備競爭到了最后的瘋狂,競爭對手‘中~’開始在四川大范圍鎖機,看來瘋狂后的死亡開始來襲,我接手泵送事業部的第一要求是維護市場秩序,力挽行業。”第二天,梁林河繼續在微博上剖析中聯重科的資金鏈條:先從公司融資幾十億,放到自己的融資租賃公司,然后放大幾倍從銀行融資,再給客戶作融資租賃,告訴股民回款率百分之百。他指責中聯重工為了搶占市場,不惜以低首付、零首付銷售產品,增加了公司的風險。據悉,梁林河此前是三一重機董事長,剛剛接手三一重工泵送事業部。
三一重工高管的“挑戰”讓中聯重科按捺不住了。4月16日晚間10點多,ID為“陳曉非-中聯重科”的微博進行了反擊:“中聯混凝土機械連續半年超越,引得梁先生關注,實乃我之榮幸?!标悤苑腔負舻?,“三一重工在市場上的激進行為歷歷在目,同城兄弟,相煎何急。惜自律公約尚溫,諑諑之言已至。盼林河先生勿將挖掘機行業之亂象引入我混凝土行業。”此外,中聯重科董事長助理劉鵬飛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零首付不是中聯重科最先開展的,意指三一重工才是零首付的始作俑者。
業內人士表示,為了搶占市場,兩家公司都有零首付、低首付的激進銷售策略,這讓混凝土機械行業風險加劇。中聯重科2011年應收賬款高達116.58億元,較年初大幅飆升67.81%;三一重工更是從2010年的57億增長到了113億,增幅高達98.2%。
混凝土老大之爭
混凝土機械是兩大公司必爭的領域,也是最主要的利潤來源。去年,中國混凝土機械以1053億元的市場規模名列工程機械行業之首,占工程機械行業總收入的五分之一左右。更重要的是,混凝土機械行業30%以上的利潤率遠超出工程機械行業平均水平。
近三年來,中聯重科在混凝土機械上快速追趕三一重工,后者的龍頭位置受到挑戰。這也是陳曉非“中聯混凝土機械連續半年超越”底氣所在。知情人士稱,“現在中聯現金足,玩得起,三一玩不起。”因為中聯重科2010年年底通過H股上市融資125.43億港元。梁林河微博稱:“盡管競爭加劇,三一依然屹立,去年占有率高出對手很多,今年一季度依然如此。三一靠的是質量,不是成交條件?!闭l是混凝土老大,看來還得看本月底兩公司一季報。
機械龍頭隱憂已顯
隨著三一和中聯時不時的暗底下較勁,兩公司的隱憂也漸漸浮出水面。
興業證券[11.40 -0.70% 股吧 研報]分析師吳華表示,工程機械行業短期面臨市場份額激烈爭奪戰,將延續“搶錢、搶人、搶地盤”競爭格局;其中規模“強”者將獲取更強議價力。一季度工程機械行業上市公司業績增速已明顯分化,后期將延續這種格局。
記者查閱年報發現,盡管三一仍是行業翹楚,但中聯重科也已緊跟在后。三一重工2011年營業收入達到了507.8億元,而中聯重科為463.2億元;三一收入同比增加49.5%,略高于中聯重科的46.66%。三一重工2011年綜合毛利率水平為36.5%,同比小幅下降0.4%,中聯重科為32.4%。
不過,今年以來,工程機械行業景氣度大幅下滑,作為龍頭企業,三一重工的資金周轉和產成品壓力面臨考驗。海通證券[10.09 -2.13% 股吧 研報]研究員表示,三一重工2011年下半年的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已經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水平。此外,三一重工的資產負債率和按揭貸款余額占收入比例,均達到了2005年資金緊張時的高位,公司對融資需求強烈。相比之下,H股融資使得中聯重科資金情況稍好。此外,由于三一重工的按揭銷售比例偏高,去年以來外界對于三一重工激進的銷售策略有所擔憂。
【回放】
三一、中聯:相煎何太急
梁穩根等人在1989年創立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的成立晚了3年。2007年,在創始人詹純新的推動下,中聯重科發起連環并購,資產和產業迅速膨脹,成為三一重工家門口的對手。
2008年,三一重工在規模上一度被中聯重科反超,因中聯重科當年聯手弘毅投資等收購全球混凝土機械行業排名第三的意大利CIFA公司60%股份。2010年11月,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與中聯重科副總裁郭學紅,就并購CIFA的代價是50億還是20億元,發生了一場口舌戰。郭學紅爆料:“三一方面提出,愿以1億歐元代價,向中聯買斷并購資格?!苯衲辏沾倪~斯特被三一收入囊中,也遇中聯重科炮轟。
在三一推出86米世界最長臂泵車紀錄后,中聯也推出80米碳纖維臂架泵車。日前中聯重科擬出售業務盈利良好的環衛機械資產給其管理層持股公司,受到市場質疑。梁林河微博再提:該公司已從上市公司賣給管理層了。
互相叫板激進銷售
從2006年的“短信門”(中聯重科一臺泵車發生泵架斷裂,大量用戶收到事故消息短信)到前期收購“大象”(全球混凝土機械第一品牌德國普茨邁斯特),中 聯重科和三一重工兩家公司時有紛爭。近期,兩家同行巨頭的恩怨再次網上上演。
4月14日,三一重工副總裁梁林河在微博上爆料稱,“混凝土設備競爭到了最后的瘋狂,競爭對手‘中~’開始在四川大范圍鎖機,看來瘋狂后的死亡開始來襲,我接手泵送事業部的第一要求是維護市場秩序,力挽行業。”第二天,梁林河繼續在微博上剖析中聯重科的資金鏈條:先從公司融資幾十億,放到自己的融資租賃公司,然后放大幾倍從銀行融資,再給客戶作融資租賃,告訴股民回款率百分之百。他指責中聯重工為了搶占市場,不惜以低首付、零首付銷售產品,增加了公司的風險。據悉,梁林河此前是三一重機董事長,剛剛接手三一重工泵送事業部。
三一重工高管的“挑戰”讓中聯重科按捺不住了。4月16日晚間10點多,ID為“陳曉非-中聯重科”的微博進行了反擊:“中聯混凝土機械連續半年超越,引得梁先生關注,實乃我之榮幸?!标悤苑腔負舻?,“三一重工在市場上的激進行為歷歷在目,同城兄弟,相煎何急。惜自律公約尚溫,諑諑之言已至。盼林河先生勿將挖掘機行業之亂象引入我混凝土行業。”此外,中聯重科董事長助理劉鵬飛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零首付不是中聯重科最先開展的,意指三一重工才是零首付的始作俑者。
業內人士表示,為了搶占市場,兩家公司都有零首付、低首付的激進銷售策略,這讓混凝土機械行業風險加劇。中聯重科2011年應收賬款高達116.58億元,較年初大幅飆升67.81%;三一重工更是從2010年的57億增長到了113億,增幅高達98.2%。
混凝土老大之爭
混凝土機械是兩大公司必爭的領域,也是最主要的利潤來源。去年,中國混凝土機械以1053億元的市場規模名列工程機械行業之首,占工程機械行業總收入的五分之一左右。更重要的是,混凝土機械行業30%以上的利潤率遠超出工程機械行業平均水平。
近三年來,中聯重科在混凝土機械上快速追趕三一重工,后者的龍頭位置受到挑戰。這也是陳曉非“中聯混凝土機械連續半年超越”底氣所在。知情人士稱,“現在中聯現金足,玩得起,三一玩不起。”因為中聯重科2010年年底通過H股上市融資125.43億港元。梁林河微博稱:“盡管競爭加劇,三一依然屹立,去年占有率高出對手很多,今年一季度依然如此。三一靠的是質量,不是成交條件?!闭l是混凝土老大,看來還得看本月底兩公司一季報。
機械龍頭隱憂已顯
隨著三一和中聯時不時的暗底下較勁,兩公司的隱憂也漸漸浮出水面。
興業證券[11.40 -0.70% 股吧 研報]分析師吳華表示,工程機械行業短期面臨市場份額激烈爭奪戰,將延續“搶錢、搶人、搶地盤”競爭格局;其中規模“強”者將獲取更強議價力。一季度工程機械行業上市公司業績增速已明顯分化,后期將延續這種格局。
記者查閱年報發現,盡管三一仍是行業翹楚,但中聯重科也已緊跟在后。三一重工2011年營業收入達到了507.8億元,而中聯重科為463.2億元;三一收入同比增加49.5%,略高于中聯重科的46.66%。三一重工2011年綜合毛利率水平為36.5%,同比小幅下降0.4%,中聯重科為32.4%。
不過,今年以來,工程機械行業景氣度大幅下滑,作為龍頭企業,三一重工的資金周轉和產成品壓力面臨考驗。海通證券[10.09 -2.13% 股吧 研報]研究員表示,三一重工2011年下半年的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已經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水平。此外,三一重工的資產負債率和按揭貸款余額占收入比例,均達到了2005年資金緊張時的高位,公司對融資需求強烈。相比之下,H股融資使得中聯重科資金情況稍好。此外,由于三一重工的按揭銷售比例偏高,去年以來外界對于三一重工激進的銷售策略有所擔憂。
【回放】
三一、中聯:相煎何太急
梁穩根等人在1989年創立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的成立晚了3年。2007年,在創始人詹純新的推動下,中聯重科發起連環并購,資產和產業迅速膨脹,成為三一重工家門口的對手。
2008年,三一重工在規模上一度被中聯重科反超,因中聯重科當年聯手弘毅投資等收購全球混凝土機械行業排名第三的意大利CIFA公司60%股份。2010年11月,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與中聯重科副總裁郭學紅,就并購CIFA的代價是50億還是20億元,發生了一場口舌戰。郭學紅爆料:“三一方面提出,愿以1億歐元代價,向中聯買斷并購資格?!苯衲辏沾倪~斯特被三一收入囊中,也遇中聯重科炮轟。
在三一推出86米世界最長臂泵車紀錄后,中聯也推出80米碳纖維臂架泵車。日前中聯重科擬出售業務盈利良好的環衛機械資產給其管理層持股公司,受到市場質疑。梁林河微博再提:該公司已從上市公司賣給管理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