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的建筑質量問題,政府、企業、媒體三申五令,然而,建筑質量問題依然屢屢沖擊著人們脆弱的神經。
4月10日,武漢本地媒體報道,有市民稱自己居住的后湖漢口花園三期的多處樓房出現沉降。當地媒體記者在現場看到:小區地面出現了大面積凹陷,部分大樓基座因為地面下沉出現了大段的縫隙,通過縫隙甚至可以看見下面的空蕩蕩的地基。還是武漢,上月25日,黃陂橫店街新年村村民付三華在自家宅基地上建新房時,新房還未完工,房梁就出現了裂縫,專家認為這與水泥強度、混凝土的水泥配比及施工操作有關。
類似的這樣的報道在報紙、網絡上屢見不鮮。隨著中國城鎮化規模的不斷加大,樓房建筑也不斷增多,樓房是人們自己住的、生活的,然而,建筑質量問題出現頻率之高令人心神不寧,時刻擔心著意外發生,同時也讓所有人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脅。筆者不禁要問:建筑質量的保證有這么難嗎?我們又該拿什么來拯救中國的建筑質量?
相信大家仍還記得3.11日本近海發生的強烈大地震,引發高達十米的巨大海嘯,視頻中的滔天巨浪如排山倒海之勢,海嘯所到之處,無堅不摧,那場面驚心動魄恐怖慘烈。然而,面對滔天巨浪的沖擊,一些房間毅然挺立,有的甚至被海嘯連根拔起,整棟房屋隨水飄移也完好無損。這是什么樣的銅墻鐵壁?與中國的汶川地震相比,日本的建筑質量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兩次地震告訴我們,嚴格強調質量安全,杜絕問題工程是多么的勢在必行。
筆者在論壇中曾看到有網友說“工程質量不是不保證,是各有各的難處。”還說“干工程的要是不偷工減料就不賺錢,按照正規建造得賠死”。這話表面上看無理,實則有理。而我們也能從他的話中聞到一些貓膩。
是的,現在的社會干什么都有潛規則。像現在的施工隊伍,不給人點“意思”,能接到工程嗎?爭著做的那么多,為什么偏偏要給你做?表面上是“公開、公正、公平”,不在底下做點工作,你也許連進那“公開、公正、公平”的地方去招標的可能都沒有。招標完了,又有省里、市里、區里的領導驗收、檢查、評比,而這些,不花錢能行嗎?錢從哪里來?除了從工程費里出還能自己出嗎?因此,施工單位偷工減料,一圖省事,二圖錢財。同施工單位一樣,開發商、監理商在自己負責的環節內放松、疏漏,從而引發惡性循環。而“樓脆脆”的兄弟們就這樣誕生了。
從施工場地經過的時候,我們常常能看到諸如“質量第一,從我做起”、“質量放松,勞而無功”、“要把質量保,管理不能少;要想質量高,管理要更好”之類的宣傳口號,然而,口號喊了,真的做了嗎?相信大家心知肚明。
對于中國的建筑質量,政府以及相關的職能部門并未放松監管工作,施工單位、開發商、監理商同樣也像媒體、政府、人民保證會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建筑質量不是兒戲,筆者希望所有相關政府單位與企業單位都能本著誠信的原則,以尊重生命為原則,維護好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真正從行動上重視起來。因為它不僅是城市化的標志,還是衡量道德、責任的標尺。
4月10日,武漢本地媒體報道,有市民稱自己居住的后湖漢口花園三期的多處樓房出現沉降。當地媒體記者在現場看到:小區地面出現了大面積凹陷,部分大樓基座因為地面下沉出現了大段的縫隙,通過縫隙甚至可以看見下面的空蕩蕩的地基。還是武漢,上月25日,黃陂橫店街新年村村民付三華在自家宅基地上建新房時,新房還未完工,房梁就出現了裂縫,專家認為這與水泥強度、混凝土的水泥配比及施工操作有關。
類似的這樣的報道在報紙、網絡上屢見不鮮。隨著中國城鎮化規模的不斷加大,樓房建筑也不斷增多,樓房是人們自己住的、生活的,然而,建筑質量問題出現頻率之高令人心神不寧,時刻擔心著意外發生,同時也讓所有人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脅。筆者不禁要問:建筑質量的保證有這么難嗎?我們又該拿什么來拯救中國的建筑質量?
相信大家仍還記得3.11日本近海發生的強烈大地震,引發高達十米的巨大海嘯,視頻中的滔天巨浪如排山倒海之勢,海嘯所到之處,無堅不摧,那場面驚心動魄恐怖慘烈。然而,面對滔天巨浪的沖擊,一些房間毅然挺立,有的甚至被海嘯連根拔起,整棟房屋隨水飄移也完好無損。這是什么樣的銅墻鐵壁?與中國的汶川地震相比,日本的建筑質量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兩次地震告訴我們,嚴格強調質量安全,杜絕問題工程是多么的勢在必行。
筆者在論壇中曾看到有網友說“工程質量不是不保證,是各有各的難處。”還說“干工程的要是不偷工減料就不賺錢,按照正規建造得賠死”。這話表面上看無理,實則有理。而我們也能從他的話中聞到一些貓膩。
是的,現在的社會干什么都有潛規則。像現在的施工隊伍,不給人點“意思”,能接到工程嗎?爭著做的那么多,為什么偏偏要給你做?表面上是“公開、公正、公平”,不在底下做點工作,你也許連進那“公開、公正、公平”的地方去招標的可能都沒有。招標完了,又有省里、市里、區里的領導驗收、檢查、評比,而這些,不花錢能行嗎?錢從哪里來?除了從工程費里出還能自己出嗎?因此,施工單位偷工減料,一圖省事,二圖錢財。同施工單位一樣,開發商、監理商在自己負責的環節內放松、疏漏,從而引發惡性循環。而“樓脆脆”的兄弟們就這樣誕生了。
從施工場地經過的時候,我們常常能看到諸如“質量第一,從我做起”、“質量放松,勞而無功”、“要把質量保,管理不能少;要想質量高,管理要更好”之類的宣傳口號,然而,口號喊了,真的做了嗎?相信大家心知肚明。
對于中國的建筑質量,政府以及相關的職能部門并未放松監管工作,施工單位、開發商、監理商同樣也像媒體、政府、人民保證會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建筑質量不是兒戲,筆者希望所有相關政府單位與企業單位都能本著誠信的原則,以尊重生命為原則,維護好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真正從行動上重視起來。因為它不僅是城市化的標志,還是衡量道德、責任的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