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家企業聯名投訴:金東經濟開發區新增違規混凝土項目
開發區散裝辦回應:只同意做環評,未進行審批
近日,《浙中城事》熱線0579-89111111接到金華市區7家混凝土公司的聯名投訴:金東經濟開發區散裝辦違規越權,同意金華市金能新型墻體材料有限公司金東商品混凝土分公司(以下簡稱“金能”)的項目建設,嚴重違反了省里和市里關于預拌混凝土項目管理的有關規定。
記者核實: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8日,7家企業已經聯名將此事反映給了金華市散裝水泥辦公室(以下簡稱散裝辦)和金東經濟開發區,但是一直未有明確的答復。
根據《金華市散裝水泥與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十二五”發展規劃》,市區(含金東經濟開發區)到2015年,年設計總產能不得超過9家,年設計總產能不能超過430萬立方米,目前都已經達到控制上線。
“如果新批,屬于超規劃建設了。”聯名投訴的其中一家企業負責人說,“結果投訴不但沒有收到回復,而且金能公司已經開建了。”
金華市散裝辦 金能屬超規劃審批
金華市散裝水泥辦公室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證實,的確收到了7家企業的投訴信。
他告訴記者,“接到企業的投訴,作為行業主管部門馬上對此事調查后,就向金東經濟開發區發了正式的函件要求整改此事。”
這位負責人再次明確:金能的審批是超規劃審批,同時,金東經濟開發區在接到金能項目建設申請時,未按項目管理規定逐級上報,擅自決定同意建設尤為不當。
他表示,主管部門的函下發后,并沒有得到開發區的任何回復。“我們也約談過開發區散裝辦的負責人,負責人的回答是,對于政策不了解,不清楚。”
金東經濟開發區散裝辦 只同意做環評,并未審批
經一位工作人員提示,我們找到開發區經發局綜合辦公室,只有一名工作人員,叫孔令孝。
他承認開發區散裝水泥辦公室就設在這個綜合辦里,而他也正是開發區散裝辦的負責人。
但他表示,自己并不能算對“金能”進行了審批。他拿出一張環評申請表,指著自己簽的“同意”二字和旁邊開發區散裝辦的紅色公章說,“我只是同意他去做環評。”
他說,前不久市里的散裝水泥辦公室經找過他,說“金能”是超規劃的,“我當時才知道原來全市規劃里,金東經濟開發區沒有新增散裝水泥企業的指標。”
孔令孝還向記者出示了一份關于“金能”的處理報告,大意是要撤回當時簽在環評申請上的“同意”意見。“這里有兩個理由,一是企業操作不當,他沒有去市里的行業主管部門審批;二是由于沒有指標。”
至于已經開建的金能公司辦,孔令孝表示,要等開發區管委會的意見。
開發區散裝辦回應:只同意做環評,未進行審批
近日,《浙中城事》熱線0579-89111111接到金華市區7家混凝土公司的聯名投訴:金東經濟開發區散裝辦違規越權,同意金華市金能新型墻體材料有限公司金東商品混凝土分公司(以下簡稱“金能”)的項目建設,嚴重違反了省里和市里關于預拌混凝土項目管理的有關規定。
記者核實: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8日,7家企業已經聯名將此事反映給了金華市散裝水泥辦公室(以下簡稱散裝辦)和金東經濟開發區,但是一直未有明確的答復。
根據《金華市散裝水泥與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十二五”發展規劃》,市區(含金東經濟開發區)到2015年,年設計總產能不得超過9家,年設計總產能不能超過430萬立方米,目前都已經達到控制上線。
“如果新批,屬于超規劃建設了。”聯名投訴的其中一家企業負責人說,“結果投訴不但沒有收到回復,而且金能公司已經開建了。”
金華市散裝辦 金能屬超規劃審批
金華市散裝水泥辦公室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證實,的確收到了7家企業的投訴信。
他告訴記者,“接到企業的投訴,作為行業主管部門馬上對此事調查后,就向金東經濟開發區發了正式的函件要求整改此事。”
這位負責人再次明確:金能的審批是超規劃審批,同時,金東經濟開發區在接到金能項目建設申請時,未按項目管理規定逐級上報,擅自決定同意建設尤為不當。
他表示,主管部門的函下發后,并沒有得到開發區的任何回復。“我們也約談過開發區散裝辦的負責人,負責人的回答是,對于政策不了解,不清楚。”
金東經濟開發區散裝辦 只同意做環評,并未審批
經一位工作人員提示,我們找到開發區經發局綜合辦公室,只有一名工作人員,叫孔令孝。
他承認開發區散裝水泥辦公室就設在這個綜合辦里,而他也正是開發區散裝辦的負責人。
但他表示,自己并不能算對“金能”進行了審批。他拿出一張環評申請表,指著自己簽的“同意”二字和旁邊開發區散裝辦的紅色公章說,“我只是同意他去做環評。”
他說,前不久市里的散裝水泥辦公室經找過他,說“金能”是超規劃的,“我當時才知道原來全市規劃里,金東經濟開發區沒有新增散裝水泥企業的指標。”
孔令孝還向記者出示了一份關于“金能”的處理報告,大意是要撤回當時簽在環評申請上的“同意”意見。“這里有兩個理由,一是企業操作不當,他沒有去市里的行業主管部門審批;二是由于沒有指標。”
至于已經開建的金能公司辦,孔令孝表示,要等開發區管委會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