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省散裝水泥工作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領導下,緊緊抓住省委省政府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兩化”互動建設的機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提高建設工程質量為主題,從使用環節入手,狠抓散裝水泥發展,全省散裝水泥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績,實現了“十二五”散裝水泥發展良好開局。據統計,全省全年累計推廣使用散裝水泥6140.57萬噸,散裝率為42.35%。與上年同期水平相比較,散裝水泥推廣使用量增加848.82萬噸,增幅為16.04%,散裝率上升2.34個百分點。
2011年散裝水泥發展呈現四個特點:
一是扶優助強進一步提升了大型水泥生產企業的市場份額和發散能力。2011年全省大型水泥生產企業數量增至82家,累計生產銷售水泥10821.70萬噸,其中散裝水泥為5403.51萬噸,占全省散裝水泥供應總量的88%。與上年同期水平相比較,大型水泥生產企業水泥產量增加2954.37萬噸,增幅為37.40%;其中散裝水泥增加1319.42萬噸,增幅為32.31%。與此同時,中小型水泥生產企業水泥產量則同比減少1671.83萬噸,降幅為31.24%;其中散裝水泥同比減少470.60萬噸,降幅為38.97%。
二是GDP超千億元的市州散裝水泥使用量占據全省重要位置。2011年成都、綿陽、德陽、宜賓、南充、達州、涼山GDP超千億元,七市州GDP合計為1.33萬億元,占全省GDP總量的63.32%。其中成都市GDP為6854.6億元,約占全省GDP總量的三分之一。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他們在使用散裝水泥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2011年上述七市州水泥用量合計為8466萬噸,其中散裝水泥用量合計為4108.98萬噸,水泥用量和散裝量分別占全省總量的58.39%和66.91%,散裝水泥使用率平均值為48.54%,遠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成都市使用散裝水泥1832.17萬噸,散裝水泥使用率為53.89%;綿陽市使用散裝水泥451.95萬噸,散裝水泥使用率為50.78%;德陽市使用散裝水泥450.60萬噸,散裝水泥使用率為50.63%;達州市使用散裝水泥420.15萬噸,散裝水泥使用率為46.89%;宜賓市使用散裝水泥352萬噸,散裝水泥使用率為40%;南充市使用散裝水泥302.61萬噸,散裝水泥使用率為40.35%;涼山州使用散裝水泥299.50萬噸,散裝水泥使用率為39.41%。
2011年散裝水泥發展呈現四個特點:
一是扶優助強進一步提升了大型水泥生產企業的市場份額和發散能力。2011年全省大型水泥生產企業數量增至82家,累計生產銷售水泥10821.70萬噸,其中散裝水泥為5403.51萬噸,占全省散裝水泥供應總量的88%。與上年同期水平相比較,大型水泥生產企業水泥產量增加2954.37萬噸,增幅為37.40%;其中散裝水泥增加1319.42萬噸,增幅為32.31%。與此同時,中小型水泥生產企業水泥產量則同比減少1671.83萬噸,降幅為31.24%;其中散裝水泥同比減少470.60萬噸,降幅為38.97%。
二是GDP超千億元的市州散裝水泥使用量占據全省重要位置。2011年成都、綿陽、德陽、宜賓、南充、達州、涼山GDP超千億元,七市州GDP合計為1.33萬億元,占全省GDP總量的63.32%。其中成都市GDP為6854.6億元,約占全省GDP總量的三分之一。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他們在使用散裝水泥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2011年上述七市州水泥用量合計為8466萬噸,其中散裝水泥用量合計為4108.98萬噸,水泥用量和散裝量分別占全省總量的58.39%和66.91%,散裝水泥使用率平均值為48.54%,遠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成都市使用散裝水泥1832.17萬噸,散裝水泥使用率為53.89%;綿陽市使用散裝水泥451.95萬噸,散裝水泥使用率為50.78%;德陽市使用散裝水泥450.60萬噸,散裝水泥使用率為50.63%;達州市使用散裝水泥420.15萬噸,散裝水泥使用率為46.89%;宜賓市使用散裝水泥352萬噸,散裝水泥使用率為40%;南充市使用散裝水泥302.61萬噸,散裝水泥使用率為40.35%;涼山州使用散裝水泥299.50萬噸,散裝水泥使用率為3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