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武漢專家研發混凝土植被 三峽大壩終披綠衣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2-03-14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新聞網
核心提示:武漢專家研發混凝土植被 三峽大壩終披綠衣
  三峽大壩作為備受世界矚目的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其生態保護與水保建設一直為世人關注。13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了解到,由該園研發的混凝土“生態植被塊”經過近兩年試驗驗證,不僅可有效實現護坡固土的基本功能,還為三峽壩區近4公里消落帶營造出一道靚麗的綠色景觀線。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總園藝師劉宏濤介紹,由于水位漲落,三峽庫區消落帶的治理被稱為世界級的“生態難題”。無論是鋼筋混凝土做成堤岸的工程措施,還是邊坡栽種植被的植物措施,雖然能達到一定程度護坡固土的目的,但均存在水流長期沖刷導致坡土空穴、景觀荒禿、水土隔絕等弊端。

  “現有的技術存在不足,植物和建筑材料始終是‘兩張皮’,無法融合于一體?!币鉀Q三峽大壩消落帶生態護坡固土這一難題,讓“鋼筋混凝土里長出草,且能不斷生長”成為關鍵。

  劉宏濤率領研發團隊進行各項技術攻關,經過多次試驗,最終選定根莖發達且耐水性強的狗牙根草,配合經特殊方式澆筑的混凝土生態植被塊,通過技術手段在植被塊中培植狗牙根草,經人工鋪設安裝后,植物根系穿透植被塊預留的空隙,扎根邊坡土壤內,實現持續生長。

  “其創新之處在于生態植被塊兼具了強度高、孔隙率大、連通孔隙分布合理的物理性能和植被建植的生物學性能,這樣植物與建筑材料結合成了‘一張皮’,彼此不可分割,混凝土里長出草也變成了現實”,劉宏濤解釋。

  據了解,自2010年5月,三峽大壩升船機上引航道左側高程165米―175米間邊坡及下游隔流堤已采用該項技術,現已應用推廣4萬余平方米,歷經大壩蓄水至175米及洪峰期內安全泄洪的考驗,目前各項性能參數良好,達成了三峽航道邊坡穩定及生態恢復的預期目標。

  劉宏濤介紹,該項技術的固坡功能和草坪建植綠化功能,可滿足生態護坡需求,尤其是對河岸、湖岸、渠道、水庫護坡固土優勢明顯。下一步,該園還將不斷篩選植被種類,改造生態植被塊性狀,應用于城市建筑立體綠化等諸多領域。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