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江蘇省全省混凝土綠色生產亟需加快步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2-03-05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江蘇混凝土網
核心提示:江蘇省全省混凝土綠色生產亟需加快步伐
  國務院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省委省政府啟動生態文明建設工程

  2月2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意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部署加強大氣污染綜合防治重點工作。會議強調,一要加快淘汰包括建材行業在內的落后產能,對城區重污染企業實施搬遷和節能環保技術改造;二要提高環境準入門檻,嚴格實施大氣污染物排放特別限值,嚴把新建項目準入關,嚴格環境執法監管;三要深化污染減排,加強水泥好行業氮氧化合物治理;四要突出抓好機動車污染防治,到2015年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冊營運的“黃標車”;五要加強協同防控,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實施大氣污染聯防聯控。

  2月23日,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啟動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程落實各項關鍵措施。李學勇省長在講話中強調,要突出抓好城市大氣污染控制和治理。在啟動儀式上,省政府向13個省轄市下達了生態文明建設工程五年任務書。

  根據這一形勢,江蘇省混凝土行業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實施的綠色生產步伐,必須加快速度,加大力度。當前,首先要抓緊抓好綠色環保攪拌站的建設,新建站、易地重建站必須嚴格按照綠色環保標準建設,老站必須加快改造步伐;其次要有計劃地逐步抓好2005年以前注冊營運的“黃標車”的淘汰工作。 

  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意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部署加強大氣污染綜合防治重點工作 

  2月2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意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部署加強大氣污染綜合防治重點工作。 

  為使環境空氣質量評價結果更加符合實際狀況,更加接近人民群眾切身感受,會議同意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新標準增加了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03)8小時濃度限值監測指標。會議要求2012年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細顆粒物與臭氧等項目監測,2013年在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開展監測,2015年覆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

  會議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十一五”以來,全國大氣環境質量基本穩定,部分城市空氣質量有所好轉,大氣中二氧化硫(S02)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等持續下降。但同時要看到,當前我國污染物排放總量依然較大,區域性大氣污染問題仍很突出,大氣環境形勢嚴峻。要以更大的決心、更高的標準、更有力的措施,切實加強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一要加快淘汰電力、鋼鐵、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行業的落后產能。在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重點區域積極推進使用清潔能源。對城區重污染企業實施搬遷和節能環保技術改造,優化工業布局。二要提高環境準入門檻。在重點區域實施更加嚴格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特別限值,禁止新建、擴建除熱電聯產以外的燃煤電廠、鋼鐵廠、水泥廠。嚴把新建項目準入關,嚴格環境執法監管。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大力發展環保產業。三要深化污染減排。推進電力行業和鋼鐵、石化等非電行業二氧化硫減排治理。加快燃煤機組脫硝設施建設,加強水泥行業氮氧化物治理。四要突出抓好機動車污染防治。提高車用燃油品質與機動車排放標準。到2015年,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冊運營的“黃標車”。五要加強協同防控。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實施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建立極端氣象條件下大氣污染預警體系。

  會議強調,我國是發展中大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保護環境、改善空氣質量,需要全社會長期不懈的共同努力。要加強環境法制建設,加強科學宣傳和教育引導,增強公眾環保意識,落實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公民的環保責任,大力倡導和踐行綠色環保的生產生活方式。

  會議聽取了北京市2012-2020年大氣污染治理措施的匯報。

  (注:PM2.5為PM右下角加2.5,03為0右下角加3,S02為S0右下角加2,PM10為PM右下角加10)

  省委省政府啟動生態文明建設工程

  2月23日,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啟動生態文明建設工程,深入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對江蘇“六個注重”的新要求,動員全省上下進一步行動起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程,落實各項關鍵舉措,在新的起點上開創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省委書記羅志軍出席并啟動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省長李學勇出席并講話,省政協主席張連珍出席。

  “十一五”以來,全省上下認真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省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重點流域治理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持續推進,綠色江蘇建設成效顯著,生態文明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但是,由于江蘇人口密度大,人均環境容量小,單位國土面積工業污染負荷高,能源資源相對匱乏,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任務十分艱巨。

  李學勇在講話中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科學發展的重要標志。各地各部門要把生態文明建設工程作為又好又快推進“兩個率先”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牢固樹立低碳發展、綠色增長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確保生態文明建設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李學勇強調,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密切協調配合,強化工作責任,嚴格監督考核,務求取得實效。要更大力度推進節能減排,堅持把節能減排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突出抓好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企業,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持續改善能源結構,切實加強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的約束性指標;要更大力度推進環境綜合整治,深入實施“清水藍天”工程,扎實推進太湖、淮河、南水北調工程沿線、長江流域和近岸海域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切實加強飲用水源地管理和保護,突出抓好城市大氣污染控制和治理,集中整治突出環境問題,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滿意度;要更大力度推進綠色江蘇和生態省建設,堅持不懈開展植樹造林,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深入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市(縣)、環保模范城市創建活動;要更大力度推進公眾參與,大力弘揚生態文化,深入實施全民環境宣傳教育計劃,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動員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生態環境建設。

  啟動儀式由副省長徐鳴主持。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作了講話。啟動儀式首先為江蘇省獲得環保部新命名的12個國家生態縣(市、區)進行授牌;隨后,南京市政府分別與安徽滁州、馬鞍山市及常州、淮安、揚州、鎮江、泰州市簽訂“綠色青奧”區域大氣環境保障和合作協議;啟動儀式上,省政府還向13個省轄市下達了生態文明建設工程五年任務書。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龍生、南京市市長季建業,省政府秘書長毛偉明以及各省轄市市長,省、市各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群眾代表參加了啟動儀式。 

  省政府向13市下達生態建設任務書 

  2月23日,省政府向13個省轄市下達生態文明建設工程五年任務書。

  今后五年的總體目標是:到2015年,單位GDP能耗下降18%,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削減11.9%、12.9%、14.8%和17.5%。重點流域國控考核斷面水質好于Ⅲ類比例提高到50%,劣Ⅴ類水質比例低于15%。城市空氣質量良好以上天數比重達92%以上,其中空氣質量為優的比重提高到25%,城市灰霾天數明顯減少。重點實施節能減排、綠色增長、碧水藍天宜居、植樹造林、生態保護建設、生態示范創建等“六大行動”,通過實施六大類190項總投資約6000億元的推進項目,推動全省進入環境質量的全面改善期,持續提高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滿意度,推動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此次13個省轄市領回的目標任務書分為總體目標、重點工作及保障措施三大塊,指標各有不同,目標各有側重。南京以保障青奧會期間環境質量為重點任務,青奧會期間市區空氣環境質量達到國際賽事要求,到2015年建成經濟生態高效、環境生態優美、社會生態文明、人與自然和諧的綠色都市。無錫要大力實施以太湖治理、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建設低碳城市為重點的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初步建立良好的自然生態、高效的經濟生態、文明的社會生態體系。蘇州生態文明水平要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南通建成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和生態市。常州建成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城市。徐州、淮安生態市創建總體達到國家標準。連云港、鹽城、宿遷為建成國家生態市打下堅實基礎。鎮江基本構建起綠色的經濟體系、健康的環境體系、宜居的生活體系、和諧的文化體系和高效的制度體系。揚州建成國家生態市,全市生態文明水平全面提升。泰州建成國家生態市,成為富有魅力的生態名城。

  江蘇省明確地方政府部門是生態文明建設工程推進的責任主體,根據此次目標責任書的具體要求,各地編制年度任務書,次年1月底前將自查報告和年度工作總結報生態省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省生態辦對各省轄市的考核工作在次年3月底前完成。考核排名靠后的,將給予通報批評,并約談地方政府相關負責人。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