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喀左縣建筑公司投資4200萬元,建成了兩條混凝土攪拌生產線,迄今已生產預拌混凝土3萬立方米,共節約水泥12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70噸。在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的同時,提高施工效率4到6倍。該項目填補了喀左縣建筑領域的空白,被業內人士贊譽為出“彩”兒項目。
實施此項目的主要目的,旨在有效解決建筑施工產生的粉塵和噪聲污染以及資源浪費問題,不斷提升建筑領域節能減排工作質量。實際工作中,他們緊緊抓住混凝土資源綜合利用這個關鍵環節,嚴格按照國家技術規范標準組織生產。預拌混凝土堅持現場見證取樣,再送經法定的實驗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確保了預拌混凝土的產品質量。工作人員還對配套設施、技術裝備和生產主材等方面加大了檢查力度,促進了項目的規范管理。在此基礎上,他們還組織專業人員對預拌混凝土在抗腐性、耐久性、抗凍融性等方面進行深度研發,有序推進新技術、新材料的科學應用,進一步突顯了“節能減排與質量效益并重”的實際效果。
目前,這兩條先進的生產線每小時能生產混凝土300立方米,完全可以滿足全縣建筑市場的需求。自去年3月份投入使用以來,已經為全縣95%的建筑工程提供了預拌混凝土,總面積達到22萬平方米,實現產值5000萬元,創稅800多萬元。
實施此項目的主要目的,旨在有效解決建筑施工產生的粉塵和噪聲污染以及資源浪費問題,不斷提升建筑領域節能減排工作質量。實際工作中,他們緊緊抓住混凝土資源綜合利用這個關鍵環節,嚴格按照國家技術規范標準組織生產。預拌混凝土堅持現場見證取樣,再送經法定的實驗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確保了預拌混凝土的產品質量。工作人員還對配套設施、技術裝備和生產主材等方面加大了檢查力度,促進了項目的規范管理。在此基礎上,他們還組織專業人員對預拌混凝土在抗腐性、耐久性、抗凍融性等方面進行深度研發,有序推進新技術、新材料的科學應用,進一步突顯了“節能減排與質量效益并重”的實際效果。
目前,這兩條先進的生產線每小時能生產混凝土300立方米,完全可以滿足全縣建筑市場的需求。自去年3月份投入使用以來,已經為全縣95%的建筑工程提供了預拌混凝土,總面積達到22萬平方米,實現產值5000萬元,創稅8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