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成都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國際經濟增長減速,國內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宏觀環境下,堅持“高位求進、加快發展”的工作基調,搶抓機遇,全市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實現了“十二五”良好開局。
一、經濟實現快速增長
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54.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2%,增速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27.3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143.9億元,增長19.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383.4億元,增長12.4%。
(一)農業生產平穩增長,工業生產快速增長,服務業發展加快
農業生產平穩增長。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47.0億元,增長3.8%。主要農畜產品生產平穩,糧食總產量264.3萬噸,下降3.6%;肉類總產量104.2萬噸,下降1.0%。
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185.3億元,增長22.3%。電子信息、醫藥、食品、機械(汽車)、石油化工和建材冶金六大重點行業完成增加值1614.8億元,增長21.8%,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73.9%;其中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實現增加值438.9億元,增長39.4%。全市集中發展區完成工業增加值1733.7億元,增長28.2%;工業集中度達到79.3%,提高4.6個百分點。
服務業發展加快。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其中,住宿和餐飲業實現增加值244.1億元,增長12.5%;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增加值581.0億元,增長12.4%;金融業實現增加值548.4億元,增長8.4%;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387.9億元,增長8.0%。
(二)投資、消費增速穩中加快,出口增勢迅猛
投資、消費增速穩中加快。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06.0億元,增長19.2%,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2.2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1595.6億元,增長24.8%。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61.3億元,增長18.4%,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
出口增勢迅猛。實現進出口總額379.1億美元,增長53.9%。其中,出口總額229.6億美元,增長65.5%,增速分別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提高41.0和10.8個百分點;進口總額149.5億美元,增長39.0%。全市經濟外向度為36.8%。
(三)財政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存貸款增速回升
財政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實現地方公共財政收入680.7億元,增長30.1%。其中,稅收收入487.2億元,增長30.9%;增值稅和營業稅分別增長19.1%和29.1%。公共財政支出858.0億元,增長12.6%。
存貸款增速回升。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7098億元,增長12.8%,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5945億元,增長17.4%;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3767億元,增長14.6%。從貸款投向看,短期貸款增長28.1%,中長期貸款增長11.2%。
二、民生進一步改善
(一)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32元,增長14.9%,增速比上年加快3.2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9895元,增長20.6%,增速比上年加快5.5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從上年的2.54:1縮小到2.42:1。
(二)民生支出增長較快
公共財政支出中,教育支出117.7億元,增長20.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9.8億元,增長28.7%;醫療衛生支出49.9億元,增長32.1%。
三、宏觀調控取得明顯成效
(一)市場價格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遏制
隨著中央宏觀調控措施的落實到位,成都居民消費價格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了初步遏制。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上漲5.4%,月度漲幅從2月的7.9%回落到10、11、12月的4.0%、3.0%和2.9%。全部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和全部原燃材料購進價格(ipi)分別上漲5.9%和10.0%。
(二)結構得到優化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2%、58.0%和40.8%,產業結構優化為4.8∶45.9∶49.3。
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民間投資完成3192.1億元,增長24.5 %,增速比全市投資高5.3個百分點。
一、經濟實現快速增長
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54.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2%,增速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27.3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143.9億元,增長19.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383.4億元,增長12.4%。
(一)農業生產平穩增長,工業生產快速增長,服務業發展加快
農業生產平穩增長。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47.0億元,增長3.8%。主要農畜產品生產平穩,糧食總產量264.3萬噸,下降3.6%;肉類總產量104.2萬噸,下降1.0%。
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185.3億元,增長22.3%。電子信息、醫藥、食品、機械(汽車)、石油化工和建材冶金六大重點行業完成增加值1614.8億元,增長21.8%,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73.9%;其中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實現增加值438.9億元,增長39.4%。全市集中發展區完成工業增加值1733.7億元,增長28.2%;工業集中度達到79.3%,提高4.6個百分點。
服務業發展加快。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其中,住宿和餐飲業實現增加值244.1億元,增長12.5%;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增加值581.0億元,增長12.4%;金融業實現增加值548.4億元,增長8.4%;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387.9億元,增長8.0%。
(二)投資、消費增速穩中加快,出口增勢迅猛
投資、消費增速穩中加快。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06.0億元,增長19.2%,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2.2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1595.6億元,增長24.8%。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61.3億元,增長18.4%,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
出口增勢迅猛。實現進出口總額379.1億美元,增長53.9%。其中,出口總額229.6億美元,增長65.5%,增速分別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提高41.0和10.8個百分點;進口總額149.5億美元,增長39.0%。全市經濟外向度為36.8%。
(三)財政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存貸款增速回升
財政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實現地方公共財政收入680.7億元,增長30.1%。其中,稅收收入487.2億元,增長30.9%;增值稅和營業稅分別增長19.1%和29.1%。公共財政支出858.0億元,增長12.6%。
存貸款增速回升。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7098億元,增長12.8%,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5945億元,增長17.4%;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3767億元,增長14.6%。從貸款投向看,短期貸款增長28.1%,中長期貸款增長11.2%。
二、民生進一步改善
(一)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32元,增長14.9%,增速比上年加快3.2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9895元,增長20.6%,增速比上年加快5.5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從上年的2.54:1縮小到2.42:1。
(二)民生支出增長較快
公共財政支出中,教育支出117.7億元,增長20.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9.8億元,增長28.7%;醫療衛生支出49.9億元,增長32.1%。
三、宏觀調控取得明顯成效
(一)市場價格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遏制
隨著中央宏觀調控措施的落實到位,成都居民消費價格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了初步遏制。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上漲5.4%,月度漲幅從2月的7.9%回落到10、11、12月的4.0%、3.0%和2.9%。全部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和全部原燃材料購進價格(ipi)分別上漲5.9%和10.0%。
(二)結構得到優化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2%、58.0%和40.8%,產業結構優化為4.8∶45.9∶49.3。
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民間投資完成3192.1億元,增長24.5 %,增速比全市投資高5.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