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集團投資1.3億元興建的節能建材項目,每年可生產30萬立方米加氣混凝土砌塊和8000萬塊蒸壓磚,新增收入近億元,創稅利3000多萬元,已成為集團新的經濟增長點。”福建閩新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閩新集團)董事長郭聯新饒有興致地向記者介紹起了集團的新項目,“該項目還被國家列為2008年新增1000億元中央投資十大節能工程、循環經濟和重點流域工業污染治理工程項目。” 
回顧閩新集團近20年的發展歷程,記者發現,在閩新成長壯大的每一個階段,“緊跟時代脈搏、響應國家戰略”始終是企業發展的關鍵節點。在倡導綠色循環發展的今天,閩新更是身體力行地走在前列。
三明私企并購國企第一人
創建于1992年8月的閩新集團,其前身是三明工商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物供站,主要從事建材產品經營貿易。1998年,三明市閩新建材貿易有限公司成立,并以財產租賃的形式經營三明第二水泥廠。2000年,公司先后成功競得三明第二水泥廠、永安貢川民政福利水泥廠和明溪縣沙溪水泥廠,成為三明私營業主并購國有水泥企業第一人。
2001年3月,經過資產組合策劃,經三明市工商局批準注冊成立了三明市閩新(集團)建材有限公司,閩新集團初具雛形。2007年,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公司名稱正式變更為福建閩新集團有限公司。
“經過近20年的發展,閩新集團現已發展成為一家現代大型集團企業,旗下擁有8家控股子公司和3家對外投資企業。”郭聯新介紹說,控股子公司包括:臺江水泥廠(山溪水泥有限公司)、山溪混凝土有限公司、山溪運輸有限公司、礦產開發有限公司、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及明溪建材有限公司、永安市閩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和福建閩新集團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對外投資企業則包括福建省永安金銀湖水泥有限公司、廈門礦渣微粉開發有限公司及永安市大湖水泥廠。
隨著規模的持續擴大和投資領域的不斷拓展,集團的生產能力迅速提升。郭聯新告訴記者,扣除對外投資企業,集團每年可生產水泥50萬噸,礦渣粉20萬噸,蒸壓磚8000萬塊,加氣磚30萬立方米,商品混凝土60萬立方米,運輸能力100萬噸,基本形成了建材產品系列化生產的目標。
“此外,我們還擁有自營和代理除了國家限定進出口外的所有商品和技術進出口經營資格。先后注冊了‘山溪’、‘閩新’、‘凌鷹’等商品商標和服務商標,其中‘山溪’商標覆蓋水泥、礦渣粉、混凝土、水泥制品等產品,被認定為福建省著名商標。”郭聯新說。
回顧閩新集團近20年的發展歷程,記者發現,在閩新成長壯大的每一個階段,“緊跟時代脈搏、響應國家戰略”始終是企業發展的關鍵節點。在倡導綠色循環發展的今天,閩新更是身體力行地走在前列。
三明私企并購國企第一人
創建于1992年8月的閩新集團,其前身是三明工商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物供站,主要從事建材產品經營貿易。1998年,三明市閩新建材貿易有限公司成立,并以財產租賃的形式經營三明第二水泥廠。2000年,公司先后成功競得三明第二水泥廠、永安貢川民政福利水泥廠和明溪縣沙溪水泥廠,成為三明私營業主并購國有水泥企業第一人。
2001年3月,經過資產組合策劃,經三明市工商局批準注冊成立了三明市閩新(集團)建材有限公司,閩新集團初具雛形。2007年,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公司名稱正式變更為福建閩新集團有限公司。
“經過近20年的發展,閩新集團現已發展成為一家現代大型集團企業,旗下擁有8家控股子公司和3家對外投資企業。”郭聯新介紹說,控股子公司包括:臺江水泥廠(山溪水泥有限公司)、山溪混凝土有限公司、山溪運輸有限公司、礦產開發有限公司、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及明溪建材有限公司、永安市閩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和福建閩新集團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對外投資企業則包括福建省永安金銀湖水泥有限公司、廈門礦渣微粉開發有限公司及永安市大湖水泥廠。
隨著規模的持續擴大和投資領域的不斷拓展,集團的生產能力迅速提升。郭聯新告訴記者,扣除對外投資企業,集團每年可生產水泥50萬噸,礦渣粉20萬噸,蒸壓磚8000萬塊,加氣磚30萬立方米,商品混凝土60萬立方米,運輸能力100萬噸,基本形成了建材產品系列化生產的目標。
“此外,我們還擁有自營和代理除了國家限定進出口外的所有商品和技術進出口經營資格。先后注冊了‘山溪’、‘閩新’、‘凌鷹’等商品商標和服務商標,其中‘山溪’商標覆蓋水泥、礦渣粉、混凝土、水泥制品等產品,被認定為福建省著名商標。”郭聯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