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瑞士豪瑞進滬消化城市垃圾 水泥業變城市清潔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9-13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新聞網
核心提示:瑞士豪瑞進滬消化城市垃圾 水泥業變城市清潔工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劇,工業垃圾與居民日常的生活垃圾快速增長,城市垃圾處理已成為擺在各大都市面前的一道難題。日前,記者從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了解到,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水泥生產線即將落戶上海,該市垃圾有望通過水泥生產線實現廢物利用與內部“消化”。

  近期簽訂合作意向書 世界最先進水泥生產線或將落戶上海

  9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會見瑞士豪瑞集團CEO馬庫斯?阿克曼時表示,鼓勵相關企業進一步引進水泥生產新技術新裝備、推廣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工業廢棄物和市政生活垃圾的技術。

  據了解,豪瑞集團成立于1912年,是世界領先的水泥、集料、預拌混凝土、瀝青和相關產業產品與服務的生產供應商,2010年集團銷售額超過200億美元。今年1月,豪瑞控股的華新水泥集團與上海建材集團籌劃“白龍崗項目”,并于近期簽署合作意向書。該項目旨在建設“上海建材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

  雙方將以在白龍港建設兩條世界最先進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窯線(4000噸/天)為基礎,專門用來開展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承攬上海地區的市政污泥、城市垃圾及工業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置,拓展市政環保服務,推進循環經濟建設。該項目將幫助上海市解決市政污泥、城市垃圾及工業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置,從而使上海真正成為市政環境健康環保的國際大都市。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了解到,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在接見馬庫斯.阿克曼一行時,也就水泥發展、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等話題交換了意見。俞正聲對該項目給予高度肯定,并表示希望在解決城市垃圾處理難題的同時,為上海城市建設提供本地生產的優質水泥產品。

  北京已試點6年 水泥轉型清潔產業或承擔“消化”垃圾重任

  隨著可用垃圾填埋場地的減少、填埋成本的提高,以及堆肥受市場影響且堆肥質量不理想,使得垃圾焚燒越來越受到重視。焚燒能減少垃圾90%以上的體積,還可將垃圾中貯存的化學能轉變為熱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進行回收,具有處理速度快、占地面積小、減量化和無害化效率高等優點。

  利用水泥窯高溫處置工業廢棄物,已被國際公認為處置工業廢棄物的最有效方法。北京金隅紅樹林于2005年建成了當時國內唯一一條既生產水泥,同時也能處置城市廢棄物的環保示范線,成了國內首家將廢棄物處理技術與水泥生產技術成功結合的企業。金隅紅樹林公司總經理付秋濤表示:“簡單地說,就是一套設備兩種功能,在一個水泥窯里,同時進行城市廢棄物的燃燒和水泥的生產。”

  數據顯示,金隅紅樹林水泥生產線年處理城市垃圾10萬噸,產值占企業總產值的40%,利潤卻占企業總收益的60%。固體廢棄物處置已經成為北京水泥廠最大的利潤增長點。

  作為世界產量第一的水泥大國,以一次性能源為燃料的我國水泥行業,資源成為其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高污染”、“高耗能”一度成為水泥企業的代名詞。

  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雷前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國5000家左右的水泥企業,實際上不足4000家。我國在‘十二五’期間將通過戰略重組、淘汰落后進行調整,最后希望通過5~10年時間調整到500到1000家。”他表示:水泥企業要從單純經營水泥產品向經營完整的產業鏈轉變;全行業要從高能耗、高排放、資源消耗型產業向最大限度消納城市生活和工業廢棄物的清潔產業轉變。

  隨著水泥企業協同處理城市垃圾的步伐不斷前進,水泥行業已開始向清潔產業轉型。現在,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等作為生產水泥原燃料,不僅可以充分發揮水泥窯處廢優勢,同時又可將企業打造成循環經濟企業。據業內人士介紹,在歐洲,利用水泥生產線消化城市垃圾早已是一個成熟技術,協同處理垃圾是未來我國水泥行業的發展方向。


  瑞士豪瑞集團CEO馬庫斯.阿克曼(左)與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雷前治(右)就今后水泥業協同處理城市垃圾進行交談。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