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也是散預事業“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為了進一步學習、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動員全辦黨員干部職工,立足本職崗位,全力推動新余市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事業“三位一體化”發展,為新余市國家新能源科技城建設做貢獻。近日,新余市散預辦組織全辦黨員干部職工,來到韶山參觀學習,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革命圣地——韶山,是毛主席的故鄉。當我們懷著對偉人的敬仰之情,踏上韶山這塊歷史性的土地時,感到心情澎湃,激動萬分。我們首先參觀了毛主席故居,在那棟坐南朝北的“凹”字型農舍,陳列物品中有許多是原物,臥室中的床、書桌和衣柜,堂屋中的方桌和板凳,廚房中的大水缸和碗柜,農具室中的石磨、水車和大木耙等,都曾留下過毛澤東的印跡。呼吸著韶山清新、濕潤的空氣,我們在肅穆的氛圍中想到她的濡養偉人,頓感韶山的神奇、偉大。在博物館,我們緬懷了老一輩革命先驅為祖國的解放事業而大無畏的獻身精神,重溫了崢嶸的歷史,那些感動再一次地洗禮著我們的身心,激發了我們的工作熱情。最后,我們來到毛主席銅像廣場,重溫了入黨誓詞,并集體在高大的毛主席銅像前三鞠躬,表達了我們對中國人民偉大領袖的無比崇敬之情。
走進韶山,走進毛主席的故鄉,我們終于親身的感受到了毛主席一生的艱辛,一生的榮耀。古樸的故居,亮堂的博物館,莊重宏偉的毛主席銅像,每個角落無不體現了凝重的歷史,無不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我們重溫了偉人的豐功偉績,重溫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史,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領悟了一種精神──韶山精神。韶山精神教育我們要繼承革命傳統,發揚革命精神,爭取更大光榮。這種精神不僅是革命勝利的根源,同樣也是以人為本,獻身散預事業的力量源泉。
革命圣地——韶山,是毛主席的故鄉。當我們懷著對偉人的敬仰之情,踏上韶山這塊歷史性的土地時,感到心情澎湃,激動萬分。我們首先參觀了毛主席故居,在那棟坐南朝北的“凹”字型農舍,陳列物品中有許多是原物,臥室中的床、書桌和衣柜,堂屋中的方桌和板凳,廚房中的大水缸和碗柜,農具室中的石磨、水車和大木耙等,都曾留下過毛澤東的印跡。呼吸著韶山清新、濕潤的空氣,我們在肅穆的氛圍中想到她的濡養偉人,頓感韶山的神奇、偉大。在博物館,我們緬懷了老一輩革命先驅為祖國的解放事業而大無畏的獻身精神,重溫了崢嶸的歷史,那些感動再一次地洗禮著我們的身心,激發了我們的工作熱情。最后,我們來到毛主席銅像廣場,重溫了入黨誓詞,并集體在高大的毛主席銅像前三鞠躬,表達了我們對中國人民偉大領袖的無比崇敬之情。
走進韶山,走進毛主席的故鄉,我們終于親身的感受到了毛主席一生的艱辛,一生的榮耀。古樸的故居,亮堂的博物館,莊重宏偉的毛主席銅像,每個角落無不體現了凝重的歷史,無不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我們重溫了偉人的豐功偉績,重溫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史,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領悟了一種精神──韶山精神。韶山精神教育我們要繼承革命傳統,發揚革命精神,爭取更大光榮。這種精神不僅是革命勝利的根源,同樣也是以人為本,獻身散預事業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