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保障保障房的質與量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6-0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建設報
核心提示:保障保障房的質與量
  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通報了今年一季度全區建筑市場暨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層級監督檢查情況,部分保障性住房質量情況堪憂。

  抽查的45個項目中包括保障性住房項目20個。從督查情況看,部分保障性住房存在施工質量不高、安全隱患較多、質量保證資料缺失較多等現象,而其中,建材部品出現質量問題成為本次督查中發現的重要問題之一。

  “質”需多方承擔責任

  5年建設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萬套的任務已經下達,下一步,是如何解決質量的問題。

  5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考察北京保障房工地時強調,保障房要講規模,講質量,講配套。溫家寶特別強調,所謂質量,就是從設計、施工、監理到驗收都要堅持“質量第一”的理念,要確保每根鋼筋的使用、每塊混凝土的澆注、每個門窗的安裝都要達到安全要求。

  據了解,各地方政府已密集出臺保障房質量控制文件,期望從政策引導、工程監管及健全處罰退出機制等多渠道,確保保障房工程質量。如長春市近日下發了《關于加強保障性住房和回遷房工程質量管理的通知》,對保障房質量控制鏈條上的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環節逐一提出約束性要求。而上海市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協會則發起了《上海市住宅建設質量公約》。湖北省與安徽省也各自出臺了保障房質量管理辦法及建設導則。

  事實上,在保障房“質量保衛戰”中,除了開發商、施工單位、監理方之外,材料供應商也承擔重要角色。

  國資委日前下發的《關于積極參與保障性住房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建材企業要努力保障各地對保障性住房建設所需建材的供應,提供質優價廉的材料,推廣使用新型節能建材。要根據保障性住房的特點,合理優化設計方案,努力做到功能齊全、布局合理、節能環保、經濟適用。

  作為國家的重點工程,保障房建設產生了巨大的市場,但要想爭取這一市場,就必須有足夠的誠信。此前,北京市就啟動了建材產品質量誠信企業評優活動,首批27家企業獲評A級產品質量誠信單位,北京也將在保障房建設等項目中強制推行A級建材產品。如此看來,保障性住房的門檻,其實并不低,責任與利潤將在保障房建設中得到統一。

  “量”給企業帶來良機

  挑戰中總伴隨著機遇。在過了本應該很容易通過的“質量關”后,對于企業來說將大有天地。

  一方面,2011年,國家投入建設保障性住房1000萬套,有望拉動3.5萬億元左右的相關投資,水泥、玻璃、陶瓷、涂料、地板、五金、家具、燈飾等建材部品和裝飾、設備供應商都有望分享這一市場。由于政府在保障房建設中的主導作用,以及有可能出現的集中采購模式,相關產業鏈上下游關系因此更為緊密。

  另一方面,專家指出,綠色建筑是建筑發展的趨勢,尤其是綠色保障性住房上,政府應該制定一些激勵措施,加大投入。而目前,各地政府正在以保障性住房建設為契機,推動住宅產業化和綠色保障房建設。《北京市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及兩限房建設技術導則》就規定,廉租房裝修要一次到位,達到入住條件;經濟適用房應裝修一次到位,兩限房宜裝修一次到位,并積極采用新能源,實現保障房的綠色節能。上海市政府則鼓勵保障房要安裝太陽能。對保障性住房建設標準更高的深圳市要求所有新建保障性住房必須按照綠色建筑標準建設,并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和使用綠色再生建材產品。

  此前,北新建材借助國家級住宅產業化基地的優勢,參與了保障房建設的配套服務工作,并與大同市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關系,提供了包括輕質節能產品系統、外墻外保體系、節能門窗系統、節能采暖系統、環保涂料、靜音管道、外墻及屋面系統等在內的完整的建材體系,為政府和企業之間的合作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模式。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