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繆昌文等10人被評為江蘇"十大杰出專利發明人"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3-0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揚子晚報網
核心提示:繆昌文等10人被評為江蘇"十大杰出專利發明人"
  4日,江蘇省知識產權局召開全省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會上決定授予繆昌文等10人為“江蘇省第四屆十大杰出專利發明人”榮譽稱號,并予表彰和獎勵。 

  此次獲得“十杰”稱號中的繆昌文是姜堰市大埨人,1974年高中畢業后回鄉勞動,1978年考入東南大學,1985年底赴丹麥科技大學深造。學成回國后,他在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從事混凝土技術科學研究,花了3年時間研究成的JM系列混凝土外加劑項目,廣泛應用于三峽大壩、大亞灣核電站等重點工程,自1996年推廣以來已產生直接經濟效益上億元。 

  1993年,繆昌文自籌資金5.5萬元,帶領項目組一班人很快建起了一條簡易的混凝土外加劑混配生產線,生產自行研發的外加劑,結果當年就盈利50萬元。此時的繆昌文并未陶醉于初嘗勝果的喜悅中,他敏銳地意識到:擁有自主科研成果,依靠自己的企業生產推廣是多么重要。 

  1994年,繆昌文在院領導的支持下,親手創辦了科技產業化基地——江寧道鷺建設材料廠,將其主持完成的“JM系列混凝土增強劑”等6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快速轉化為新型建筑材料。僅僅兩個月,就創造了60萬元的利潤。 

  繆昌文很快將產品推廣應用至全國數十個省、市、自治區的水利、交通、能源、市政、港口和工業與民用建筑的建設工程中。 

  他們首個將國產外加劑推廣應用到我國的核電工程之中,解決了原來國外產品解決不了的問題;長江三峽三期工程采用這一成果,有效解決了大體積混凝土的溫控問題,至今未發現結構性裂縫,被稱為“世界建壩史上的奇跡”;世界最大的斜拉橋——蘇通大橋應用該項成果,解決了306米高的超高索塔一次性泵送混凝土施工和268米超長T型鋼構架無結構裂縫施工以及4萬立方米大體積承臺無裂縫等高端技術難題。 

  江蘇省第四屆十大杰出專利發明人

  1、邢衛紅  南京工業大學高技術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致力于無機膜材料與膜過程研究和產業化工作。 

  2、季靜佳  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太陽電池研發部首席科學家,研究員。主要從事晶體硅太陽電池生產工藝的研究開發工作。 
 
  3、沈其榮  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多年來致力于有機肥料產品的研發和推廣。 

  4、陳 堅  江南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致力于食品和化妝品添加劑的發酵生產技術。 

  5、張志炳  南京大學化工系主任和分離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從事節能減排塔器分離裝備技術的研究開發工作。 

  6、孫偉鋒  東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致力于電子與信息技術領域的研究。 

  7、管瑞良  常熟開關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開關廠)副總經理。他主要從事斷路器裝置、位置狀態信號采集和傳輸裝置以及電磁鐵控制裝置等方面的研究。 

  8、張 合  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他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精確空炸起爆與信息交聯技術、目標探測與精確控制技術、復合探測與仿生探測技術。 

  9、孫田江  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主要致力于藥物新品研發和生產質量等工作。 

  10、繆昌文 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多年來潛心于混凝土外加劑的研究。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