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初,工業萘結束探底整理行情,開始小幅走暖。由去年年底低位8000元(噸價,下同)起步小幅上揚,成交量也出現了溫和放大的現象,在較為平穩的小漲大穩步伐中迎接春節。截至元月底,國內主流成交價穩定在8300~8400元,月漲幅在4%左右。綜合國內上下游企業開工現狀,春節期間呈現了短暫的休市狀態。基于春節后原料偏緊的預期,以及下游短期消化庫存、降低采購雙重因素的影響,市場有望呈現一個溫和回升的趨勢,并且進入3月份后受需求放大因素影響,不排除重拾前期高點的可能。
上下游春節假期同休市
成本因素使煤焦油企業開工受限。元月份以來,煤炭價格居高不下致使焦化行業成本壓力較大,焦化廠開工率不高。并且又逢春節假期,煤焦油產出量并未因價格上調而出現放大現象,市場成交多為計劃合同正常執行。據了解,國內煤焦油主流成交價在3300~3500元,給深加工企業造成較大的成本壓力,高端價格明顯受到抵制,也是影響煤焦油企業開工放大的原因之一。
天氣因素致下游降負減產。近期,南方一帶的雨雪天氣造成了減水劑企業降負減產,降低了對工業萘的采購量。期間一段時期雖有大單進貨,也只是節日期間的短期備貨行為,大部分采購仍以前期合同進貨,并未見太多的新訂單。其他如精萘、2-萘酚客戶因前期價格較低時備有一定庫存,預計短期內下游采購量不會明顯放大。
貿易商資金回籠因素造成市場春節期間有價無量。市場反饋的信息表明,春節前貿易商為了回籠資金,多以現款交易為主,工業萘價格在小幅提升后出現有價無市狀態。綜合多方因素的影響,形成了短暫的多方休市狀態。
量價配合探底整理回升
產量下降配合行情探底回升。據不完全統計,元月份,90家國內煤焦油深加工企業中有20家以上停產,10家以上開工不足50%,停車和限產企業總產能占國內總能力的50%以上,綜合開工率平均不足60%,產量明顯下降,這也是元月份價格小幅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出貨量轉入庫存促使行情升溫。記者從生產企業了解到,面對原料煤焦油高成本壓力,深加工產品工業萘及相關產品如蒽油、洗油、瀝青等產品短期內無法順利傳導,另考慮到春節后終端產品有待回升的跡象,綜合做出一個平穩看漲的預期。因此,除原計劃合同繼續執行外,暫不洽談大單、遠期合同,適當增大了庫存,降低了市場的流通量,致使中小客戶一波積極采購行情,將去年底的低端價格修復回升,形成平穩回暖的趨勢。
另外,春節前市場成交現狀反應出春節后的定價動向。從多家采購商了解到,高價成交的單子多是零售價,并且大都是小單、短單。從這個現象不難看出,生產企業為了轉嫁高成本,春節前已在低量成交的配合下,營造了一個節后拉升價格的積極氣氛。
行情主流走勢先穩后升
生產廠家春節前庫存陸續入市形成價格打壓。從春節前部分廠家加大庫存來看,春節后企業必定有一個放庫入市的過程,市場供應量會短期放大,這樣必然會對剛剛營造的回升氣氛形成打壓因素,特別是一些貿易商此時更會為了補充春節前低倉位的現狀而推波助瀾,不排除行情的短期震蕩。
下游企業消耗自有庫存量抑制成交量放大。春節后,下游減水劑、精萘、2-萘酚等企業開工不會突然放大,并且春節前曾有一段時期的備貨。因此,入市采購量預計不會突然放大,主要還是以自我消化庫存為主,在成交量不能有效放大的前提下,市場價格也就不會持續升溫。
但是,上游原材料的高價位仍是后市看好的強烈支撐。近期煤炭價格高居不下,制約著焦化企業的開工率,煤焦油的市場供應量短期內不可能大幅提高,價格也不會出現回落,報漲預期仍對市場起著積極作用。
另外,隨著南方天氣的逐漸改善,減水劑等企業也會陸續開車提產,前期市場價格北高南低的局面將會轉變。在北方略有震蕩、南方平穩回升的氣氛下,展開一輪先穩后升行情。尤其是進入3月份的消費旺季后,行情升溫持續可期,中期行情仍有望沖擊前期高點。
上下游春節假期同休市
成本因素使煤焦油企業開工受限。元月份以來,煤炭價格居高不下致使焦化行業成本壓力較大,焦化廠開工率不高。并且又逢春節假期,煤焦油產出量并未因價格上調而出現放大現象,市場成交多為計劃合同正常執行。據了解,國內煤焦油主流成交價在3300~3500元,給深加工企業造成較大的成本壓力,高端價格明顯受到抵制,也是影響煤焦油企業開工放大的原因之一。
天氣因素致下游降負減產。近期,南方一帶的雨雪天氣造成了減水劑企業降負減產,降低了對工業萘的采購量。期間一段時期雖有大單進貨,也只是節日期間的短期備貨行為,大部分采購仍以前期合同進貨,并未見太多的新訂單。其他如精萘、2-萘酚客戶因前期價格較低時備有一定庫存,預計短期內下游采購量不會明顯放大。
貿易商資金回籠因素造成市場春節期間有價無量。市場反饋的信息表明,春節前貿易商為了回籠資金,多以現款交易為主,工業萘價格在小幅提升后出現有價無市狀態。綜合多方因素的影響,形成了短暫的多方休市狀態。
量價配合探底整理回升
產量下降配合行情探底回升。據不完全統計,元月份,90家國內煤焦油深加工企業中有20家以上停產,10家以上開工不足50%,停車和限產企業總產能占國內總能力的50%以上,綜合開工率平均不足60%,產量明顯下降,這也是元月份價格小幅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出貨量轉入庫存促使行情升溫。記者從生產企業了解到,面對原料煤焦油高成本壓力,深加工產品工業萘及相關產品如蒽油、洗油、瀝青等產品短期內無法順利傳導,另考慮到春節后終端產品有待回升的跡象,綜合做出一個平穩看漲的預期。因此,除原計劃合同繼續執行外,暫不洽談大單、遠期合同,適當增大了庫存,降低了市場的流通量,致使中小客戶一波積極采購行情,將去年底的低端價格修復回升,形成平穩回暖的趨勢。
另外,春節前市場成交現狀反應出春節后的定價動向。從多家采購商了解到,高價成交的單子多是零售價,并且大都是小單、短單。從這個現象不難看出,生產企業為了轉嫁高成本,春節前已在低量成交的配合下,營造了一個節后拉升價格的積極氣氛。
行情主流走勢先穩后升
生產廠家春節前庫存陸續入市形成價格打壓。從春節前部分廠家加大庫存來看,春節后企業必定有一個放庫入市的過程,市場供應量會短期放大,這樣必然會對剛剛營造的回升氣氛形成打壓因素,特別是一些貿易商此時更會為了補充春節前低倉位的現狀而推波助瀾,不排除行情的短期震蕩。
下游企業消耗自有庫存量抑制成交量放大。春節后,下游減水劑、精萘、2-萘酚等企業開工不會突然放大,并且春節前曾有一段時期的備貨。因此,入市采購量預計不會突然放大,主要還是以自我消化庫存為主,在成交量不能有效放大的前提下,市場價格也就不會持續升溫。
但是,上游原材料的高價位仍是后市看好的強烈支撐。近期煤炭價格高居不下,制約著焦化企業的開工率,煤焦油的市場供應量短期內不可能大幅提高,價格也不會出現回落,報漲預期仍對市場起著積極作用。
另外,隨著南方天氣的逐漸改善,減水劑等企業也會陸續開車提產,前期市場價格北高南低的局面將會轉變。在北方略有震蕩、南方平穩回升的氣氛下,展開一輪先穩后升行情。尤其是進入3月份的消費旺季后,行情升溫持續可期,中期行情仍有望沖擊前期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