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成都水泥巨頭欲聯手限產穩價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12-21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成都商報
核心提示:成都水泥巨頭欲聯手限產穩價
  同一型號水泥均價只是去年的六折

  上周,拉法基、峨勝、蘭豐等成都水泥市場主力廠家老總一行10余人,遠赴浙江向同行取經——如何在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避免價格大幅波動?

  “同行給出建議,由大企業帶頭、有計劃性地生產。”昨日,一位取經歸來的水泥廠負責人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大家已經達成了限產穩價的一致意見,但誰來帶頭還不好說。”

  尷尬背后,折射的是四川水泥大擴產后廠家的艱難處境。

  水泥企業遭遇上下游夾擊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水泥供不應求,致使資本蜂擁而至。如今,隨著四川各地新建或擴建的水泥廠相繼投產,這些曾經賺得盆滿缽滿的老板們境況已經大不如從前。

  12月3日,西部水泥網舉辦了“2010年第四屆中國水泥營銷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的10多家水泥廠商參會。各廠商雖然各懷心思,但都一臉凝重,“限產”的呼聲此起彼伏。國內知名水泥營銷專家劉德昌教授說,去年年底,成都PO42.5R散裝水泥均價還保持在450元/噸,但今年年初,各水泥廠急于降低庫存,開打“價格戰”,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到6月中旬,個別企業先后降價達10余次,同類型水泥價格跌至265元/噸,相當于去年的六折價。四川水泥業出現自2006年以來新型干法旋窯首次停產的現象,川東地區水泥廠虧損嚴重。

  都江堰三家水泥零售商證實了上述說法。以他們所售的拉法基PO32.5R水泥為例,歷史最高售價達700多元/噸,而現在只有450元/噸左右,“每噸只能賺40元左右,這已經是今年最好的行情了。”

  “今年以來煤炭價格上漲約20%,人工成本大增,下游用戶又在抵制漲價。”前述水泥廠負責人說,水泥廠的日子已經大不如從前。就在12月3日當天,同一個賓館同一層樓,當水泥廠都在談聯手限產穩價時,一墻之隔的成都市混凝土單位卻在商議,如何聯合采購抵制水泥廠漲價。

  聯手限產需要行業“自律”

  “浙江前幾年因水泥產能大幅增加,頻頻爆發價格戰,企業拼得兩敗俱傷,多次行走在虧損邊緣。”劉德昌說,業界稱之為“浙江現象”,如今,業界都很擔心四川水泥行業重蹈覆轍。

  今年以來,浙江在水泥行業推出了“節能限產”的措施,導致當地水泥價格穩步回升,目前已經站到了500元/噸之上,讓四川的同行羨慕不已。不僅如此,該省還將繼續限產,成都商報記者掌握的信息顯示,明年,該省擬讓全省全年回轉窯的運轉率控制在75%左右,要求各企業實際停產時間90天,其中全年統一停窯時間控制在75天。

  “若成都的大企業也能夠有計劃性地限產,不盲目擴產,整個市場的供求將趨于平衡,價格也能穩住。”前述負責人透露,前往浙江取經的幾大廠商已達成了限產穩價的一致意見,但目前誰來帶頭還未定。據稱,參與取經的廠家在成都占據80%以上的市場。

  劉德昌稱,目前成都水泥市場的供應已完全過剩,“目前成都及周邊的產能已達5900萬噸,但成都水泥市場2011年的需求為2100萬~2300萬噸,形勢不容樂觀。”他說,由于峨勝、拉法基、亞東、川煤集團、星船城、海螺、中聯等大型企業的總產能約占全省的40%,產業集中度低,“限產穩價”的措施難以起到效果,不僅如此,若協調不好,明年可能是四川水泥行業最糟糕的一年。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