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座落在美麗的長江南岸,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素有“金松滋”之美譽。她年輕,但她成熟,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在此勞作、生息。她生機勃勃,充滿著朝氣。為探秘松滋推廣散裝水泥經驗,筆者近日走進了松滋市散裝水泥管理辦公室。
“服務”這一平淡無實的字眼是松滋散裝水泥管理人員秉承的唯一宗旨。正是通過服務至上這一至勝法寶,積極服務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建設,走出了一條以點帶面、逐步全面推開“禁現”、“推散”的發展新路。三年三大步,2008年10萬噸、2009年17萬噸、2010年可達到19萬噸。散裝水泥使用率近95%以上。
松滋的“禁現”、“推散”不僅是湖北省的一張牌,而且在全國也算得上走在前茅。其做法和經驗值得推廣。這是前不久全國散裝水泥行業協會伍秘書長視察松滋后對該市推廣散裝水泥的做法給予的中肯評價。
推散、用散 全力服務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建設發展雙贏
松滋市散裝水泥辦公室,現有8名工作人員,隸屬于市建設局,主要負責全市散裝水泥的推廣普及、管理等工作。散裝水泥是一項新生事物,但要人們所認同、所接受,需要一個漫長的實踐過程。在普及推廣中,他們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積極宣傳有關方針政策。除此之外,還逐一走訪企業、工地,詳盡講解散裝水泥推廣的重要性,使人們在認知上有質的提高。他們感到了自身的責任:推廣散裝水泥既可以為國家節約不可再生的資源,又有效地保護了人類的生存環境,是一項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他們在開展推散、普散工作中,從生產源頭抓起。經過集思廣益,他們起草了“推散”、“禁現”有關文件,爭取市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該市將原有6家規模小污染大的小立窯水泥廠進行關停爆破,同時扶持有規模講信譽的生產企業擴大在生產。在他們的積極推動下,該市企業自籌資金近3.5億元新建一座年生產120萬噸旋窯水泥廠和一座粉磨站,兩家水泥廠現年生產170萬噸,供散能力可達50萬噸之多。
產品的源頭疏通壯大之后,他們把工作重點轉向提高廣大群眾對散裝水泥的認識上。他們除利用宣傳媒體進行宣傳外,同時組織工作人員深入基層走村串戶進行“地毯式”的宣傳。通過一段時間的宣傳后,已有相當一部分人員的認識有了提高,他們趁火打鐵,在交通條件便利、群眾居住集中、使用水泥量較大的地點免費提供散裝水泥罐和相應配套設施,采取試點供給的辦法摸索經驗,也讓群眾在使用過程中體會到使用散裝水泥的好處,從中得到實惠。
為徹底消除人民群眾認為散裝水泥就是水泥廠包裝袋裝水泥時剩下的一些“落地灰”,好比農民在生產稻谷過程中落下的殼,質量肯定不過關這一擔心。他們在散裝水泥銷售點開展辦墻報及專題講座等多種答疑解惑,請專家給水泥用戶講解水泥生產工藝流程及質量要求,以此消除大家對散裝水泥的偏見。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一段時間的宣傳發動,及以點帶面的作法有意識地加大對用散大戶的扶持和培養,散裝水泥推廣不僅有了量的增長,而且有了質的飛躍,先后在十個鄉鎮安裝了散裝水泥罐近90個。他們除緊扣國家的宏觀政策外,著力抓好服務,確定了以點帶面、逐步推開的原則。定期走訪水泥用戶,為他們算細帳。使散裝水泥用戶充分認識到使用一噸散裝水泥就可節約15-20元的成本,極大地調動了廣大用戶用散熱情,也逐步在全市形成了全社會支持推廣和使用散裝水泥工作的良好氛圍。經過幾年的努力,全市由原來的以點銷售轉變成了直銷網絡模式,在服務新農村建設和“村村通”公路建設中用散率達到了85%,僅修建鄉村公路等新農村建設就使用散裝水泥30萬噸,為工程建設節約了近45萬元。
普散、用散 著眼務實再上新高,打造硬環境
“散裝人”不能只局限于工作現狀與業績,市散裝水泥管理辦公室主任易遠高去年被中國散裝水泥協會授予從事發展散裝水泥工作二十年最高特殊榮譽獎之后;沒有以榮養人,而是帶領散裝水泥管理辦公室全體工作人員積極投身于城市大發展、大建設的推散服務大潮中,以城區龍頭企業為支柱,以大型基建工地為依托,開辟出了一方嶄新的用散天地。
隨著新的市場的擴大,原有的運輸能力已遠遠不能適應現在需要。作為行使散裝水泥行業管理的職能機構,他們積極的發動社會力量,先后籌集資金1200多萬元,添置各類大型運輸車輛及儲存罐,其中20立方4臺、50立方25臺運輸車輛、水泥儲存罐近220多個,很好的解決了送貨運輸緊缺不匹配瓶頸。我市現有大型預制廠110家,年銷散裝水泥4萬噸,新型材料廠9家,年銷散裝水泥3萬噸,鄉村供散直銷點90個,年銷散裝水泥2萬噸,城市建設年用散8萬噸,全年為國家節約再生資源費近80萬元。同時扶植建設年生產20萬立方商混砼企業一家。
從工程上馬到建設,他們實行全程跟蹤服務,工程拓展到哪里,他們的散裝水泥罐就立在哪里;投資者的廠房建設在哪里,他們的散裝水泥就運輸到哪里。他們全力支持工地用散,使工程預算平均每一噸散裝水泥就要節約20元,不僅節約了大量資金,而且有效地保護了資源。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從2006年成立至今已連續5年被評為湖北省先進單位,多次受到省廳、荊州建委及松滋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短短幾年間,松滋市兩路一中心,白云邊廣場、北湖游園、濱江花園、鑫泰國際、云中麗景等一批批造型別致、輝宏壯觀的現代化建筑如雨后春筍般的聳立起來;哪一處建設工地都可見到松滋“散裝人”服務的身影,哪一幢建筑樓房都有松滋“散裝人”流下的汗水。是他們的努力,使松滋散裝水泥推廣“推散”、“禁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服務”這一平淡無實的字眼是松滋散裝水泥管理人員秉承的唯一宗旨。正是通過服務至上這一至勝法寶,積極服務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建設,走出了一條以點帶面、逐步全面推開“禁現”、“推散”的發展新路。三年三大步,2008年10萬噸、2009年17萬噸、2010年可達到19萬噸。散裝水泥使用率近95%以上。
松滋的“禁現”、“推散”不僅是湖北省的一張牌,而且在全國也算得上走在前茅。其做法和經驗值得推廣。這是前不久全國散裝水泥行業協會伍秘書長視察松滋后對該市推廣散裝水泥的做法給予的中肯評價。
推散、用散 全力服務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建設發展雙贏
松滋市散裝水泥辦公室,現有8名工作人員,隸屬于市建設局,主要負責全市散裝水泥的推廣普及、管理等工作。散裝水泥是一項新生事物,但要人們所認同、所接受,需要一個漫長的實踐過程。在普及推廣中,他們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積極宣傳有關方針政策。除此之外,還逐一走訪企業、工地,詳盡講解散裝水泥推廣的重要性,使人們在認知上有質的提高。他們感到了自身的責任:推廣散裝水泥既可以為國家節約不可再生的資源,又有效地保護了人類的生存環境,是一項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他們在開展推散、普散工作中,從生產源頭抓起。經過集思廣益,他們起草了“推散”、“禁現”有關文件,爭取市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該市將原有6家規模小污染大的小立窯水泥廠進行關停爆破,同時扶持有規模講信譽的生產企業擴大在生產。在他們的積極推動下,該市企業自籌資金近3.5億元新建一座年生產120萬噸旋窯水泥廠和一座粉磨站,兩家水泥廠現年生產170萬噸,供散能力可達50萬噸之多。
產品的源頭疏通壯大之后,他們把工作重點轉向提高廣大群眾對散裝水泥的認識上。他們除利用宣傳媒體進行宣傳外,同時組織工作人員深入基層走村串戶進行“地毯式”的宣傳。通過一段時間的宣傳后,已有相當一部分人員的認識有了提高,他們趁火打鐵,在交通條件便利、群眾居住集中、使用水泥量較大的地點免費提供散裝水泥罐和相應配套設施,采取試點供給的辦法摸索經驗,也讓群眾在使用過程中體會到使用散裝水泥的好處,從中得到實惠。
為徹底消除人民群眾認為散裝水泥就是水泥廠包裝袋裝水泥時剩下的一些“落地灰”,好比農民在生產稻谷過程中落下的殼,質量肯定不過關這一擔心。他們在散裝水泥銷售點開展辦墻報及專題講座等多種答疑解惑,請專家給水泥用戶講解水泥生產工藝流程及質量要求,以此消除大家對散裝水泥的偏見。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一段時間的宣傳發動,及以點帶面的作法有意識地加大對用散大戶的扶持和培養,散裝水泥推廣不僅有了量的增長,而且有了質的飛躍,先后在十個鄉鎮安裝了散裝水泥罐近90個。他們除緊扣國家的宏觀政策外,著力抓好服務,確定了以點帶面、逐步推開的原則。定期走訪水泥用戶,為他們算細帳。使散裝水泥用戶充分認識到使用一噸散裝水泥就可節約15-20元的成本,極大地調動了廣大用戶用散熱情,也逐步在全市形成了全社會支持推廣和使用散裝水泥工作的良好氛圍。經過幾年的努力,全市由原來的以點銷售轉變成了直銷網絡模式,在服務新農村建設和“村村通”公路建設中用散率達到了85%,僅修建鄉村公路等新農村建設就使用散裝水泥30萬噸,為工程建設節約了近45萬元。
普散、用散 著眼務實再上新高,打造硬環境
“散裝人”不能只局限于工作現狀與業績,市散裝水泥管理辦公室主任易遠高去年被中國散裝水泥協會授予從事發展散裝水泥工作二十年最高特殊榮譽獎之后;沒有以榮養人,而是帶領散裝水泥管理辦公室全體工作人員積極投身于城市大發展、大建設的推散服務大潮中,以城區龍頭企業為支柱,以大型基建工地為依托,開辟出了一方嶄新的用散天地。
隨著新的市場的擴大,原有的運輸能力已遠遠不能適應現在需要。作為行使散裝水泥行業管理的職能機構,他們積極的發動社會力量,先后籌集資金1200多萬元,添置各類大型運輸車輛及儲存罐,其中20立方4臺、50立方25臺運輸車輛、水泥儲存罐近220多個,很好的解決了送貨運輸緊缺不匹配瓶頸。我市現有大型預制廠110家,年銷散裝水泥4萬噸,新型材料廠9家,年銷散裝水泥3萬噸,鄉村供散直銷點90個,年銷散裝水泥2萬噸,城市建設年用散8萬噸,全年為國家節約再生資源費近80萬元。同時扶植建設年生產20萬立方商混砼企業一家。
從工程上馬到建設,他們實行全程跟蹤服務,工程拓展到哪里,他們的散裝水泥罐就立在哪里;投資者的廠房建設在哪里,他們的散裝水泥就運輸到哪里。他們全力支持工地用散,使工程預算平均每一噸散裝水泥就要節約20元,不僅節約了大量資金,而且有效地保護了資源。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從2006年成立至今已連續5年被評為湖北省先進單位,多次受到省廳、荊州建委及松滋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短短幾年間,松滋市兩路一中心,白云邊廣場、北湖游園、濱江花園、鑫泰國際、云中麗景等一批批造型別致、輝宏壯觀的現代化建筑如雨后春筍般的聳立起來;哪一處建設工地都可見到松滋“散裝人”服務的身影,哪一幢建筑樓房都有松滋“散裝人”流下的汗水。是他們的努力,使松滋散裝水泥推廣“推散”、“禁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