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向前推進,商品混凝土在我國大中城市得到了迅速發展和推廣應用,混凝土攪拌站也得到了高速發展。商品混凝土對保證建設工程的質量,加快工程進度,減少環境污染問題,解決施工擾民和施工現場臟、亂、差問題,緩解城市道路的交通壓力等方面,能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因此,商品混凝土在城市建設中被廣泛使用,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但是,在充滿商機和發展前景看好的背后,混凝土行業發展存在一個嚴重問題:各地混凝土攪拌站“蜂擁而上”,有的地方肆意擴張,商品混凝土攪拌站的過度發展,生產能力已遠遠超過實際需求,以致造成產能過剩。企業為求得生存,又不惜相互壓價、爭搶地盤,行業之間的惡性競爭不斷加劇。目前,一些地方類似混凝土產能過剩,而興建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加速的新聞頻繁見諸報端。盲目發展和無序競爭,已成為混凝土行業健康發展的最大障礙。因此,筆者認為,科學布局、合理規劃、加強調控與指導、規范市場秩序、鼓勵適度競爭、確保商品混凝土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是當前各級政府和散預管理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就江西省吉安市商品混凝土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談點看法。
目前商品混凝土行業發展中存在的新情況新問題
1.部分地方政府和商混企業為了保稅收和爭利益,忽視商混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使攪拌站審批監管流于形式。商混攪拌站的建設一般要經過國土資源、環保、建設、工商、物價、質檢等相關管理監督部門的審批,在這個流程中,涉及到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對混凝土行業起到引導和監督的作用,除市場規律調節作用以外,政府強有力的審批、監督、調節等作用將為商混行業的區域發展保駕護航。但是,由于部分地區政府為了保證稅收,對一些混凝土企業在審批監管方面流于形式,甚至聽之任之。他們只看到稅收,而忽視整個商混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一些企業明知市場份額、利潤空間有限,為了各自利益,卻還削尖了腦袋往里鉆,甚至未經政府批準,擅自建站,先斬后奏。
2.商混行業產能過剩,導致混凝土利潤空間下滑,嚴重威脅到企業生存。以吉安市商混企業為例,近年來,因產能嚴重過剩,各攪拌站為爭得業務,一度壓低銷售價,吉安市混凝土銷售價已從2007年的280~290元/立方米下滑到目前的225~230元/立方米,下降幅度達20%左右,甚至出現比混凝土完全成本價還低的超低價。出現利潤下滑現象多由混凝土企業“扎堆”建站引起,市場供需失衡導致,由此,“僧多粥少”使企業為爭奪訂單,相互壓價,低價出售,最終導致行業利潤空間下滑。超低價必然引發一系列不良的后果。一是低價承接業務會造成企業虧損,若長期以往,不僅會使企業賠本,還將大傷元氣,嚴重影響吉安市商混企業的發展。二是低于成本價銷售。容易出現混凝土核心材料“短斤少量”,導致質量品位下降,使得一些工地因混凝土質量造成事故,返工現象也時有發生。
3.商品混凝土產業鏈之間相互壓價、拖欠貨款、合同糾紛司空見慣。商混企業的無序競爭給一些建設單位提供了可乘之機,他們向攪拌站提出賒賬、墊資等不合理要求,在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們會在結算方式上進行糾纏、扯皮,從而達到拖欠貨款的目的。近年來,吉安市混凝土企業或多或少都受到工程欠款的困擾,而他們在對這種現象深惡痛絕的同時,仍為整個混凝土市場的形式所困,自覺或不自覺地參加到這種無序競爭之中,造成惡性循環。導致該現象出現的原因:一是混凝土位于產業鏈中間環節,上有水泥、砂石、外加劑等主要供應商,下有施工單位,議價本身阻隔較多,再加上地區混凝土市場供求失衡,在轉為買方市場的情況下,為了加大銷量,保證設備正常運轉,不得不被下游施工采購方牽著鼻子走,不僅以低價賣出,還要墊資銷售。而上游原材料供應商,拿水泥來說,水泥較混凝土在運輸和儲存等方面存在一定優勢,并不完全受混凝土企業牽制,充其量只是減少銷量,或縮短銷售期限,對產品本身沒有什么影響,因此,作為中間商品的混凝土企業兩頭受氣。二是由于混凝土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在質量、供貨數量的認定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難度,再加上人為因素,導致混凝土買賣合同糾紛在逐年增多。而由于混凝土的買賣與建筑業密切相關,很多建筑施工企業又都是跨地域施工,一旦發生糾紛,管轄法院的確定往往給當事人帶來很多困擾。
4.無序競爭使大量生產能力閑置,造成設備資源的巨大浪費。在無序競爭條件下,各商混企業都得不到足夠的訂單,大量的生產能力無法發揮。據統計,吉安市城區商混企業個數由原來的3家發展到現在的6家,吉安市城區歷年混凝土需求量從來沒有超過90萬立方米,今年1~8月,只用了27萬立方米混凝土,而吉安市城區攪拌站的年產設計能力已達150萬立方米。這說明吉安市商混企業實際生產能力只發揮出18%,有82%的生產能力被迫閑置浪費。目前在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氛圍下,商混企業設備能力閑置和浪費同樣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大問題。
解決商混企業盲目發展和市場無序競爭的對策
1.科學布局,合理規劃,力促商混行業健康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產品供大于求或供不應求,都屬于正常的經濟現象。但商混行業嚴重的產能過剩,這就涉及到行業規劃問題,若任其發展后果不堪設想。混凝土是最基本的建筑材料,關系百年建筑質量,關系百姓安居樂業,關系相關行業產銷平衡。因此,各級政府和散預管理部門應積極采取措施,嚴格按照科學的產業政策辦事,切實加強對商混行業的規劃和調控,結合當地經濟發展進程和基礎建設需求,制定出本地區混凝土行業發展規劃。為了防止攪拌站分布過于集中,要充分發揮各個攪拌站的區位優勢。在滿足城市重點建設區域需求的基礎上,按照“既要保證城市建設需要,又要防范過度競爭”的原則,合理設置攪拌站的布點。同時,根據當地混凝土攪拌站規劃要求,提出本區域混凝土攪拌站的生產能力和數量控制目標,主要內容包括未來5年本區域混凝土攪拌站控制數量,各年度的實施目標和保證措施。
2.嚴把審批關,制定行業準入制度,引導本區域商混行業平衡發展。新攪拌站設立前有工商、國土、規劃等部門審批,最后有建設部門資質審批。因此,各地散預管理部門、建設、發改委、環保等部門應當按照當地混凝土攪拌站布點方案規劃要求,層層把關,嚴格控制攪拌站的新建項目,建立由散預、建設、規劃、發改委、工商、環保、國土等部門在攪拌站建設項目審批和日常執法方面的聯動機制,杜絕不符合布點規劃方案要求的新建攪拌站項目上馬,各自做好把關工作,嚴格按規定辦事,凡未取得規劃用地手續的生產經營場所,建設、房管、工商等一律不予辦理相關許可或登記,一律不予供電供水。對未能獲得攪拌站資質、違法經營預拌混凝土的攪拌站要依法查處,對向無資質的攪拌站采購預拌混凝土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也應依法查處。同時,必須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制定嚴格的行業準入制度。因為混凝土市場需求較大,行業以外的人看來可能有很大利潤空間,所以多數人都想進去分一杯羹。問題是準入門檻低,新建攪拌站很容易,有些投資商為降低投資成本,連基本的實驗室配置都不完備。目前對過度發展地區應嚴格控制規模,暫緩審批,特別是對違法占地、未批先建、違規生產的企業應進行整頓,停止其資質審批,確保商混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3.加強調控與指導、規范市場秩序,創造商混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要解決商混企業盲目發展和市場無序競爭問題,各級散預管理部門要在有關部門的協調下,積極開展工作。一是及時深入了解商混行業的發展動態,為保護建設單位和商混企業雙方利益,建立和完善商混價格信息發布體系定期發布預算指導價格,避免大幅度壓價競爭,規范市場行為,以維護商混市場的正常運轉和進一步發展。二是在混凝土市場的發展過程中,要善于將宏觀調控這只“有形的手”與市場這只“無形的手”相結合,堅持市場調節與政府調控相結合,堅持統籌規劃與突出重點相結合;要從有利于建設兩型社會、有利于上下游產業協調發展、有利于提高行業整體運行效率的高度,及時調整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產能布局,創造混凝土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三是對混凝土攪拌站實行備案管理制度。設立的攪拌站應符合當地混凝土攪拌站布點原則和總體要求,向當地散預管理機構提出申請,經散預管理部門對混凝土生產企業和產品申報材料進行審核確認,并對其進行公示和備案。引導混凝土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避免盲目投資造成資源浪費,同時要詳細制定行業指導目錄。具體是把行業分成3類,即鼓勵性、限制性與淘汰性的,特別對那些沒有合法資質或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企業,要堅決將它們拒之門外或淘汰出局。
4.加強行業自律,鼓勵商混企業之間開展競爭。解決無序競爭問題的最好辦法,一是加強行業自律,成立混凝土協會,制定《行業公約》,共同執行有關部門發布的預拌混凝土指導價格,并限制波動幅度,以此作為各企業共同遵守的價格。同時還可對企業間存在的無序競爭現象制定出種種制約措施,以及各企業自律行為,并共同遵守。一旦出現破壞公約行為,按照規定進行處罰。同時還可成立預拌混凝土營銷中心,統一價格、集中簽約。二是通過競爭提高行業的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同時使競爭維持在適度、有序的范圍之內,反對不正當競爭,避免出現惡性競爭。化解商混行業與建筑行業的矛盾與摩擦,最大限度地減少用戶在服務方面的投訴,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協同發展,共同繁榮,將混凝土價格恢復到合理價位,杜絕賒賬、墊資的現象,實行混凝土現金交易。
5.加強先進技術的應用及創新,不斷拓展和延伸商混行業的產業鏈。鼓勵商混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加快預拌混凝土的技術進步,重點在機制砂技術的生產與應用研究、新型高性能外加劑應用推廣等領域有所突破,并形成以商混企業為主體,高校、科研機構為支撐,政府部門相協調的技術創新體系。同時,為了提高商混企業競爭力,使企業利潤最大化,要不斷拓展和延伸商混行業產業鏈條,水泥、粉磨站、砂石、混凝土外加劑、商品混凝土一體化已成為今后商混企業的發展趨勢,由于商混行業存在市場墊資大、原材料使用大的特點,隨著產業鏈的延伸,整個商混行業將分工細化,使商混行業更加專業化,有利于提高整個行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競爭力。
目前商品混凝土行業發展中存在的新情況新問題
1.部分地方政府和商混企業為了保稅收和爭利益,忽視商混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使攪拌站審批監管流于形式。商混攪拌站的建設一般要經過國土資源、環保、建設、工商、物價、質檢等相關管理監督部門的審批,在這個流程中,涉及到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對混凝土行業起到引導和監督的作用,除市場規律調節作用以外,政府強有力的審批、監督、調節等作用將為商混行業的區域發展保駕護航。但是,由于部分地區政府為了保證稅收,對一些混凝土企業在審批監管方面流于形式,甚至聽之任之。他們只看到稅收,而忽視整個商混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一些企業明知市場份額、利潤空間有限,為了各自利益,卻還削尖了腦袋往里鉆,甚至未經政府批準,擅自建站,先斬后奏。
2.商混行業產能過剩,導致混凝土利潤空間下滑,嚴重威脅到企業生存。以吉安市商混企業為例,近年來,因產能嚴重過剩,各攪拌站為爭得業務,一度壓低銷售價,吉安市混凝土銷售價已從2007年的280~290元/立方米下滑到目前的225~230元/立方米,下降幅度達20%左右,甚至出現比混凝土完全成本價還低的超低價。出現利潤下滑現象多由混凝土企業“扎堆”建站引起,市場供需失衡導致,由此,“僧多粥少”使企業為爭奪訂單,相互壓價,低價出售,最終導致行業利潤空間下滑。超低價必然引發一系列不良的后果。一是低價承接業務會造成企業虧損,若長期以往,不僅會使企業賠本,還將大傷元氣,嚴重影響吉安市商混企業的發展。二是低于成本價銷售。容易出現混凝土核心材料“短斤少量”,導致質量品位下降,使得一些工地因混凝土質量造成事故,返工現象也時有發生。
3.商品混凝土產業鏈之間相互壓價、拖欠貨款、合同糾紛司空見慣。商混企業的無序競爭給一些建設單位提供了可乘之機,他們向攪拌站提出賒賬、墊資等不合理要求,在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們會在結算方式上進行糾纏、扯皮,從而達到拖欠貨款的目的。近年來,吉安市混凝土企業或多或少都受到工程欠款的困擾,而他們在對這種現象深惡痛絕的同時,仍為整個混凝土市場的形式所困,自覺或不自覺地參加到這種無序競爭之中,造成惡性循環。導致該現象出現的原因:一是混凝土位于產業鏈中間環節,上有水泥、砂石、外加劑等主要供應商,下有施工單位,議價本身阻隔較多,再加上地區混凝土市場供求失衡,在轉為買方市場的情況下,為了加大銷量,保證設備正常運轉,不得不被下游施工采購方牽著鼻子走,不僅以低價賣出,還要墊資銷售。而上游原材料供應商,拿水泥來說,水泥較混凝土在運輸和儲存等方面存在一定優勢,并不完全受混凝土企業牽制,充其量只是減少銷量,或縮短銷售期限,對產品本身沒有什么影響,因此,作為中間商品的混凝土企業兩頭受氣。二是由于混凝土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在質量、供貨數量的認定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難度,再加上人為因素,導致混凝土買賣合同糾紛在逐年增多。而由于混凝土的買賣與建筑業密切相關,很多建筑施工企業又都是跨地域施工,一旦發生糾紛,管轄法院的確定往往給當事人帶來很多困擾。
4.無序競爭使大量生產能力閑置,造成設備資源的巨大浪費。在無序競爭條件下,各商混企業都得不到足夠的訂單,大量的生產能力無法發揮。據統計,吉安市城區商混企業個數由原來的3家發展到現在的6家,吉安市城區歷年混凝土需求量從來沒有超過90萬立方米,今年1~8月,只用了27萬立方米混凝土,而吉安市城區攪拌站的年產設計能力已達150萬立方米。這說明吉安市商混企業實際生產能力只發揮出18%,有82%的生產能力被迫閑置浪費。目前在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氛圍下,商混企業設備能力閑置和浪費同樣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大問題。
解決商混企業盲目發展和市場無序競爭的對策
1.科學布局,合理規劃,力促商混行業健康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產品供大于求或供不應求,都屬于正常的經濟現象。但商混行業嚴重的產能過剩,這就涉及到行業規劃問題,若任其發展后果不堪設想。混凝土是最基本的建筑材料,關系百年建筑質量,關系百姓安居樂業,關系相關行業產銷平衡。因此,各級政府和散預管理部門應積極采取措施,嚴格按照科學的產業政策辦事,切實加強對商混行業的規劃和調控,結合當地經濟發展進程和基礎建設需求,制定出本地區混凝土行業發展規劃。為了防止攪拌站分布過于集中,要充分發揮各個攪拌站的區位優勢。在滿足城市重點建設區域需求的基礎上,按照“既要保證城市建設需要,又要防范過度競爭”的原則,合理設置攪拌站的布點。同時,根據當地混凝土攪拌站規劃要求,提出本區域混凝土攪拌站的生產能力和數量控制目標,主要內容包括未來5年本區域混凝土攪拌站控制數量,各年度的實施目標和保證措施。
2.嚴把審批關,制定行業準入制度,引導本區域商混行業平衡發展。新攪拌站設立前有工商、國土、規劃等部門審批,最后有建設部門資質審批。因此,各地散預管理部門、建設、發改委、環保等部門應當按照當地混凝土攪拌站布點方案規劃要求,層層把關,嚴格控制攪拌站的新建項目,建立由散預、建設、規劃、發改委、工商、環保、國土等部門在攪拌站建設項目審批和日常執法方面的聯動機制,杜絕不符合布點規劃方案要求的新建攪拌站項目上馬,各自做好把關工作,嚴格按規定辦事,凡未取得規劃用地手續的生產經營場所,建設、房管、工商等一律不予辦理相關許可或登記,一律不予供電供水。對未能獲得攪拌站資質、違法經營預拌混凝土的攪拌站要依法查處,對向無資質的攪拌站采購預拌混凝土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也應依法查處。同時,必須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制定嚴格的行業準入制度。因為混凝土市場需求較大,行業以外的人看來可能有很大利潤空間,所以多數人都想進去分一杯羹。問題是準入門檻低,新建攪拌站很容易,有些投資商為降低投資成本,連基本的實驗室配置都不完備。目前對過度發展地區應嚴格控制規模,暫緩審批,特別是對違法占地、未批先建、違規生產的企業應進行整頓,停止其資質審批,確保商混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3.加強調控與指導、規范市場秩序,創造商混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要解決商混企業盲目發展和市場無序競爭問題,各級散預管理部門要在有關部門的協調下,積極開展工作。一是及時深入了解商混行業的發展動態,為保護建設單位和商混企業雙方利益,建立和完善商混價格信息發布體系定期發布預算指導價格,避免大幅度壓價競爭,規范市場行為,以維護商混市場的正常運轉和進一步發展。二是在混凝土市場的發展過程中,要善于將宏觀調控這只“有形的手”與市場這只“無形的手”相結合,堅持市場調節與政府調控相結合,堅持統籌規劃與突出重點相結合;要從有利于建設兩型社會、有利于上下游產業協調發展、有利于提高行業整體運行效率的高度,及時調整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產能布局,創造混凝土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三是對混凝土攪拌站實行備案管理制度。設立的攪拌站應符合當地混凝土攪拌站布點原則和總體要求,向當地散預管理機構提出申請,經散預管理部門對混凝土生產企業和產品申報材料進行審核確認,并對其進行公示和備案。引導混凝土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避免盲目投資造成資源浪費,同時要詳細制定行業指導目錄。具體是把行業分成3類,即鼓勵性、限制性與淘汰性的,特別對那些沒有合法資質或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企業,要堅決將它們拒之門外或淘汰出局。
4.加強行業自律,鼓勵商混企業之間開展競爭。解決無序競爭問題的最好辦法,一是加強行業自律,成立混凝土協會,制定《行業公約》,共同執行有關部門發布的預拌混凝土指導價格,并限制波動幅度,以此作為各企業共同遵守的價格。同時還可對企業間存在的無序競爭現象制定出種種制約措施,以及各企業自律行為,并共同遵守。一旦出現破壞公約行為,按照規定進行處罰。同時還可成立預拌混凝土營銷中心,統一價格、集中簽約。二是通過競爭提高行業的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同時使競爭維持在適度、有序的范圍之內,反對不正當競爭,避免出現惡性競爭。化解商混行業與建筑行業的矛盾與摩擦,最大限度地減少用戶在服務方面的投訴,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協同發展,共同繁榮,將混凝土價格恢復到合理價位,杜絕賒賬、墊資的現象,實行混凝土現金交易。
5.加強先進技術的應用及創新,不斷拓展和延伸商混行業的產業鏈。鼓勵商混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加快預拌混凝土的技術進步,重點在機制砂技術的生產與應用研究、新型高性能外加劑應用推廣等領域有所突破,并形成以商混企業為主體,高校、科研機構為支撐,政府部門相協調的技術創新體系。同時,為了提高商混企業競爭力,使企業利潤最大化,要不斷拓展和延伸商混行業產業鏈條,水泥、粉磨站、砂石、混凝土外加劑、商品混凝土一體化已成為今后商混企業的發展趨勢,由于商混行業存在市場墊資大、原材料使用大的特點,隨著產業鏈的延伸,整個商混行業將分工細化,使商混行業更加專業化,有利于提高整個行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