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最早出現于歐洲。到20世紀70年代,世界混凝土行業的發展進入黃金時期。現在美國和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混凝土生產國。我國的混凝土生產發展比較遲緩。20世紀70年代后期我國才開始建立混凝土攪拌站。由于攪拌站生產的混凝土能夠實現生產的高度專業化和集中化從而為建筑工程中節省水泥及其砂石材料,有助于提高工程質量,改進施工組織,減輕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節省施工用地,改善勞動條件,減少環境污染,同時,推廣這種混凝土還是推廣散裝水泥的重要先導措施,所以這種混凝土生產的經濟效益、社會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十分明顯。我國已經決定大力推廣這一產業。
在這種大環境下,大連市的混凝土企業迅速發展起來。截至到2004年年初,大連市僅參加混凝土協會的企業就達到43家,而且很多企業的銷售額在這幾年里都有大幅度增長。目前我們大連市的混凝土企業都在按照6%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稅,因此,該行業企業不核算進項稅額。此外,從我們目前一段時間的接觸來看,混凝土行業企業的會計核算特點主要有:
1.該行業企業會計核算比較粗糙,沒有完善的倉庫保管制度,原材料入庫單、領用單和產成品入庫單、出庫單的記載并不能夠真實、全面地反映企業的生產情況和存貨保管情況,因此企業的產品生產成本、銷售成本的核算問題較大。而且該行業企業生產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水泥、砂、石料等體積很大,但單位價值很低,而且這些原材料的使用頻率較高,所以盡管這些材料的賬面庫存數量較大,但該行業企業基本不做這些原材料的實物盤點,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也只是知道這些原材料的大致數量。在分配水、電、人工工資等費用時,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也只是根據生產的大致情況分配,根本無法做到準確核算。
2.在計算成品混凝土運輸車駕駛員的工資時,各個企業基本都是根據駕駛員運送成品混凝土到工地時,由對方單位接貨人簽收的接貨單的數量,計算駕駛員的送貨次數和駕駛員應得的工資。
3.混凝土的配方由實驗室掌握,混凝土的具體生產和運送由調度人員安排。財務人員大多只是在事后記賬、核算。
4.有些企業沒有足夠的運輸車和運送泵,需要外租車輛和運送泵。但為規避稅收,出租車輛和運送泵的單位和個人大多不開具發票給各企業,相應各企業也大多不在賬簿上核算這些外租車輛和運送泵的租金,不過這些外租車輛和運送泵發生的年檢費用、汽油費、橋路的通過費用仍在各企業賬簿上核算。
三、混凝土行業可能存在的問題
混凝土行業可能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不及時結轉銷售收入,推遲繳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在收回貨款之前,企業往往不開具發票,不計銷售收入,待收到款時,方才入賬,計提銷項稅額。由于混凝土企業的客戶多是建筑開發商,而目前多數建筑開發商的信譽并不好,不能及時結算混凝土的價款,很多甚至用開發的房子抵償貨款,或是干脆賴賬,這樣混凝土企業的經營風險比較大。為了轉嫁這種風險,混凝土企業可能會采取不及時結轉銷售收入的方法,推遲繳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用稅金彌補經營中的損失。
2.運輸車和運送泵較多的企業可能會對外出租運輸車和運送泵,而不核算出租收入,也不做進項稅金的劃分。
3.以不合格發票,列支成本、費用。由于原材料中的沙子、石子等,有時是從個人或非正規的單位取得,或者是為了低價購入這些原材料,混凝土企業可能會以一些不合格發票入賬,列支成本、費用,少繳企業所得稅。外租車輛和運送泵并支付租金時,也可能會出現這種問題。
4.水、電、人工工資等費用的分配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生產情況,在跨季期或是跨年度生產的情況下,直接影響產品的生產成本、銷售成本,以及對生產數量的認定。
四、混凝土行業的檢查思路
遼寧省幾年來對混凝土行業進行了檢查,取得了一些經驗,確定了一些檢查思路。這些思路的主要內容是:
(一)取得企業的相關單據,從中發現疑點,發現真實的銷售數量。如果企業的出庫票、出門票、接貨單齊全,可以用這些單據記載的數量與賬簿上的銷售數量核對,如有差額,再通過詢問有關人員,結合其他證據發現問題。
(二)根據企業攪拌站電腦控制程序中記錄的生產數量與實現銷售的數量核對。由于混凝土不耐保存,一般在攪拌后很短的時間內就必須銷售出去,否則就要成為廢品,因此攪拌站電腦控制程序中記錄的生產數量與實現銷售的數量不會相差太多。如果電腦記錄數量可信的話,就可以它為依據,對照已經實現的銷售數量,從中發現疑點。
(三)通過原材料投入情況,反算出成品數量。因為每種型號的混凝土的配方大致相同,我們可以通過企業耗用的原材料,例如水泥和外加劑的數量,推算出混凝土成品的數量,再與銷售數量比對,尋找差異。
(四)根據其支付的款項推算出銷售數量。例如企業沒有運輸車或運送泵,需要租用車輛或機器。我們就可以根據其支付的租金與運送單價,推算出運送的數量,與其銷售數量比對,看是否存在差異。
(五)詢問實驗室和調度人員,檢查相關的實驗數據和管理記錄,從中找到疑點,發現真實的生產和銷售數量。
(六)檢視企業的實際運營車輛和相關運營費用,推算其真實的業務內容和工作量,推算運送的數量。
(七)通過檢查上道環節的或下道環節的企業,取得混凝土企業經營的真實數據,再與企業會計賬簿相核對。例如,我市混凝土企業的主要水泥供應商是華能小野田公司,我們就可以從那里獲得企業購入水泥的真實數量;我們也可以通過檢查建筑開發商,取得企業銷售混凝土的真實數量。
下面的幾個案例就是上述經驗和思路的具體應用。
案例一:大連某混凝土有限公司偷稅案
通過核對貨物發送單、工程決算書、出庫單和銷售收入賬簿,我們發現大連某混凝土有限公司發送單記錄的送貨數量大于銷售收入記錄,經過進一步核實,該企業承攬了施工工程,因未收到銷貨款,未及時結轉銷售收入。依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和《稅收征收管理法》,我們對該公司做出了補稅,加收滯納金和罰款的處理決定。
案例二:大連某混凝土有限公司偷稅案
經檢查大連某混凝土有限公司銷售費用記賬憑證,發現該公司向外單位租用泵車,未取得租用發票,而用其他票據計入當期產品銷售費用,造成少繳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依據《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和《稅收征收管理法》,我們對該公司做出了補稅,加收滯納金和罰款的處理決定。
案例三:大連某混凝土有限公司虛列成本偷稅案
通過檢查該公司的成本、費用記賬憑證,發現該公司存在以下問題:
1.在2001年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金額征收年度1月列支了屬于2000年 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年度的費用;
2.取得不合法發票虛列費用;
3.購買原材料未取得合法單據,就將原材料全部轉入成本;
4.該公司存在超過兩年以上預收賬款。
依據《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和《稅收征收管理法》,我們對該公司做出了補稅,加收滯納金和罰款的處理決定。
在這種大環境下,大連市的混凝土企業迅速發展起來。截至到2004年年初,大連市僅參加混凝土協會的企業就達到43家,而且很多企業的銷售額在這幾年里都有大幅度增長。目前我們大連市的混凝土企業都在按照6%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稅,因此,該行業企業不核算進項稅額。此外,從我們目前一段時間的接觸來看,混凝土行業企業的會計核算特點主要有:
1.該行業企業會計核算比較粗糙,沒有完善的倉庫保管制度,原材料入庫單、領用單和產成品入庫單、出庫單的記載并不能夠真實、全面地反映企業的生產情況和存貨保管情況,因此企業的產品生產成本、銷售成本的核算問題較大。而且該行業企業生產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水泥、砂、石料等體積很大,但單位價值很低,而且這些原材料的使用頻率較高,所以盡管這些材料的賬面庫存數量較大,但該行業企業基本不做這些原材料的實物盤點,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也只是知道這些原材料的大致數量。在分配水、電、人工工資等費用時,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也只是根據生產的大致情況分配,根本無法做到準確核算。
2.在計算成品混凝土運輸車駕駛員的工資時,各個企業基本都是根據駕駛員運送成品混凝土到工地時,由對方單位接貨人簽收的接貨單的數量,計算駕駛員的送貨次數和駕駛員應得的工資。
3.混凝土的配方由實驗室掌握,混凝土的具體生產和運送由調度人員安排。財務人員大多只是在事后記賬、核算。
4.有些企業沒有足夠的運輸車和運送泵,需要外租車輛和運送泵。但為規避稅收,出租車輛和運送泵的單位和個人大多不開具發票給各企業,相應各企業也大多不在賬簿上核算這些外租車輛和運送泵的租金,不過這些外租車輛和運送泵發生的年檢費用、汽油費、橋路的通過費用仍在各企業賬簿上核算。
三、混凝土行業可能存在的問題
混凝土行業可能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不及時結轉銷售收入,推遲繳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在收回貨款之前,企業往往不開具發票,不計銷售收入,待收到款時,方才入賬,計提銷項稅額。由于混凝土企業的客戶多是建筑開發商,而目前多數建筑開發商的信譽并不好,不能及時結算混凝土的價款,很多甚至用開發的房子抵償貨款,或是干脆賴賬,這樣混凝土企業的經營風險比較大。為了轉嫁這種風險,混凝土企業可能會采取不及時結轉銷售收入的方法,推遲繳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用稅金彌補經營中的損失。
2.運輸車和運送泵較多的企業可能會對外出租運輸車和運送泵,而不核算出租收入,也不做進項稅金的劃分。
3.以不合格發票,列支成本、費用。由于原材料中的沙子、石子等,有時是從個人或非正規的單位取得,或者是為了低價購入這些原材料,混凝土企業可能會以一些不合格發票入賬,列支成本、費用,少繳企業所得稅。外租車輛和運送泵并支付租金時,也可能會出現這種問題。
4.水、電、人工工資等費用的分配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生產情況,在跨季期或是跨年度生產的情況下,直接影響產品的生產成本、銷售成本,以及對生產數量的認定。
四、混凝土行業的檢查思路
遼寧省幾年來對混凝土行業進行了檢查,取得了一些經驗,確定了一些檢查思路。這些思路的主要內容是:
(一)取得企業的相關單據,從中發現疑點,發現真實的銷售數量。如果企業的出庫票、出門票、接貨單齊全,可以用這些單據記載的數量與賬簿上的銷售數量核對,如有差額,再通過詢問有關人員,結合其他證據發現問題。
(二)根據企業攪拌站電腦控制程序中記錄的生產數量與實現銷售的數量核對。由于混凝土不耐保存,一般在攪拌后很短的時間內就必須銷售出去,否則就要成為廢品,因此攪拌站電腦控制程序中記錄的生產數量與實現銷售的數量不會相差太多。如果電腦記錄數量可信的話,就可以它為依據,對照已經實現的銷售數量,從中發現疑點。
(三)通過原材料投入情況,反算出成品數量。因為每種型號的混凝土的配方大致相同,我們可以通過企業耗用的原材料,例如水泥和外加劑的數量,推算出混凝土成品的數量,再與銷售數量比對,尋找差異。
(四)根據其支付的款項推算出銷售數量。例如企業沒有運輸車或運送泵,需要租用車輛或機器。我們就可以根據其支付的租金與運送單價,推算出運送的數量,與其銷售數量比對,看是否存在差異。
(五)詢問實驗室和調度人員,檢查相關的實驗數據和管理記錄,從中找到疑點,發現真實的生產和銷售數量。
(六)檢視企業的實際運營車輛和相關運營費用,推算其真實的業務內容和工作量,推算運送的數量。
(七)通過檢查上道環節的或下道環節的企業,取得混凝土企業經營的真實數據,再與企業會計賬簿相核對。例如,我市混凝土企業的主要水泥供應商是華能小野田公司,我們就可以從那里獲得企業購入水泥的真實數量;我們也可以通過檢查建筑開發商,取得企業銷售混凝土的真實數量。
下面的幾個案例就是上述經驗和思路的具體應用。
案例一:大連某混凝土有限公司偷稅案
通過核對貨物發送單、工程決算書、出庫單和銷售收入賬簿,我們發現大連某混凝土有限公司發送單記錄的送貨數量大于銷售收入記錄,經過進一步核實,該企業承攬了施工工程,因未收到銷貨款,未及時結轉銷售收入。依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和《稅收征收管理法》,我們對該公司做出了補稅,加收滯納金和罰款的處理決定。
案例二:大連某混凝土有限公司偷稅案
經檢查大連某混凝土有限公司銷售費用記賬憑證,發現該公司向外單位租用泵車,未取得租用發票,而用其他票據計入當期產品銷售費用,造成少繳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依據《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和《稅收征收管理法》,我們對該公司做出了補稅,加收滯納金和罰款的處理決定。
案例三:大連某混凝土有限公司虛列成本偷稅案
通過檢查該公司的成本、費用記賬憑證,發現該公司存在以下問題:
1.在2001年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金額征收年度1月列支了屬于2000年 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年度的費用;
2.取得不合法發票虛列費用;
3.購買原材料未取得合法單據,就將原材料全部轉入成本;
4.該公司存在超過兩年以上預收賬款。
依據《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和《稅收征收管理法》,我們對該公司做出了補稅,加收滯納金和罰款的處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