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網球中心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北鄰北五環路,東鄰北辰西路,西臨白廟村路。整個項目占地面積16.68公頃;總建筑面積26514平方米,共設置17片比賽場地。其中,中心賽場作為決賽場地,可容納觀眾1萬人,1號賽場可容納觀眾4000人,2號賽場可容納觀眾2000人,2號平臺有7塊預賽場地,每塊場地可容納觀眾200人,總坐席數為17400個。另有練習場6塊。
清水芙蓉盡展建筑本色 混凝土表面不做任何修飾
網球中心的三塊主賽場都采用正十二邊形造型,12個邊就是12個看臺,再配以清水混凝土的灰白色外墻,宛如12片花瓣向空中伸展,形成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里三朵盛開的“蓮花”。
網球中心設計單位——中建國際(深圳)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總設計師鄭方告訴記者,網球中心外飾面設計采用大面積的清水混凝土,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不作任何修飾,強調混凝土的自然表現機理,以混凝土自然狀態直接作為外飾面,很好地體現了建筑與自然和諧設計理念。
清水芙蓉盡展建筑本色 混凝土表面不做任何修飾
網球中心的三塊主賽場都采用正十二邊形造型,12個邊就是12個看臺,再配以清水混凝土的灰白色外墻,宛如12片花瓣向空中伸展,形成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里三朵盛開的“蓮花”。
網球中心設計單位——中建國際(深圳)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總設計師鄭方告訴記者,網球中心外飾面設計采用大面積的清水混凝土,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不作任何修飾,強調混凝土的自然表現機理,以混凝土自然狀態直接作為外飾面,很好地體現了建筑與自然和諧設計理念。

“網球中心設計方案在報審過程中,國際網聯官員認為此方案延續了網球運動的氣氛和傳統,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網球運動中心。”鄭方說。
中心賽場也是網球比賽的決賽賽場,它是三“朵”花里最大的一朵,48根傾角達到42度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懸挑斜梁,斜長約17米,單根自重達到62噸。正是這48根巨大的懸挑斜梁撐起了12瓣花瓣。
讓科技為中網服務
國家網球中心場館主要采取了先進的場地機械通風和自然通風相結合、從有線到無線和從一般功能電話到寬帶網絡業務的全方位通訊、雙向有線電視網絡、數字網絡的安防系統、太陽能光伏發電、智能照明控制等高科技技術。

為降低夏季網球比賽時賽場地面高溫,網球中心在國際上首次引進賽場自然通風設計理念,能有效降低賽場地面溫度5攝氏度左右。
以人為本 體現人文關懷
中心賽場和其余場地根據地面的坡度形成了三個不同高度的活動區域,自西向東形成了三個逐漸升起的切入森林背景的長方形平臺,外側布置預賽場,最高的平臺布置中心賽場和1號賽場。觀眾活動區位于平臺以上,貴賓、運動員、媒體等人員布置在平臺以下,巧妙地適應比賽功能,立體地實現了觀眾和參賽人員的流線分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