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現代元素是現代散裝水泥產業成長的新引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7-0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轉載
核心提示:現代元素是現代散裝水泥產業成長的新引擎
  日前詮釋散裝水泥并冠以現代產業或現代產業鏈的提法,頻繁在媒體和官方文件中露臉,可謂是吉兆頻現,人們終于開始把著眼點轉到了關注整體產業發展上來!這如同絲絲細雨滋潤著這塊久旱干裂的土地,也在業界內外激起了一圈圈漣漪。
  
  充滿濃厚懷舊情結的人們不禁會問,散裝水泥坎坎坷坷搞了五十多年,如今究竟是什么魔力孕育并催生了現代散裝水泥產業哪?動力之源來自何方?我們還是堅持用事實說話,那些發生在身邊的熟悉的現象,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訴說著:憑借科學發展的思路引領,給原來傳統水泥行業體系注入鮮活的“現代元素”,不僅為構建現代散裝水泥產業輸送了卓越理念和強大動力,同時也挑戰原有的行業市場秩序,重新確立現代產業的游戲規則,進而成為推動產業發育成長的發動機。
  
  扮靚現代散裝水泥產業的現代“精靈”?
  
  筆者一貫認為,現代散裝水泥產業是一個以現代化元素為支撐的、集水泥制造、現代物流、終端使用和公共產品服務為一體的產業體系,從本人對現代散裝水泥產業的描述中可以找到注腳:(1)以清潔生產、節能環保為控制機制的生產制造單元;(2)以全流程散裝化為載體的現代物流體系;(3)以預制構件產品子產業、預拌混凝土產品子產業、預拌砂漿產品子產業、外加新材料產品子產業、水泥制造和散裝機械設備產品子產業、科技研發子產業等為分支的眾多子產業;(4)以管理信息化(包括電子商務)及網絡通訊技術為平臺的新管理手段;(5)以資源再生綜合利用為目標的循環經濟模式;(6)以NGO、NPO(非政府、非營利組織)為中介的完善公共產品社會服務系統。之所以如此解構、定義這個大集群系統的產業單元輪廓,是想剝開長期籠罩在水泥行業上的“那層薄薄的霧氣”,讓人們更清晰地看到“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未來”。
  
  由此可見,在這個現代產業波瀾起伏的美麗浪花上,領銜起舞的不是別的什么,正是一群印著知識科技符號的現代精靈,它們決不是在“玩酷”和趕時髦,而是用神奇的魅力制造了傳統水泥行業的蛻變,并著力勾畫出現代散裝水泥產業的本質和輪廓。諸如,在產品制造方面,采用節能環保工藝技術,全程散裝化的裝備技術,循環經濟模式的資源再生綜合利用等等;在產品開發方面,使用預制構件產品、預拌混凝土產品業、預拌砂漿產品、外加新材料產品開發技術等等;在軟科學的管理方面,實行企業管理創新模式、現代物流管理、電子商務運營方式、全面質量管理(TQM)、信息化及及網絡通訊技術應用等等;在產業環境方面,產品價值資源依賴專項服務附加值,現代技術服務、以NGO、NPO(非政府、非營利組織)為中介的完善公共產品社會服務系統的構建。與傳統水泥行業比較,現代散裝水泥產業體系肯定是一種現代服務占相當比重、知識科技含量更高一些的產業體系,才能達成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目標,因而具有更多的“現代元素”乃屬必然。
  
  先看看現代散裝水泥產業那些吸引眼球的靚點吧!靚點之一:水泥生產及終端產品制造技術高科技含量工藝過程的現代化;靚點之二:從產品遠投到終端使用環節的全程循環經濟模式產業化;靚點之三:全行業、全流程普遍應用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的信息網絡化;靚點之四:采用“一體化+專業化”經營組織形式和先進管理模式的集約化;靚點之五:“兩高兩低一自主”的產業形態促進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綠色化”;靚點之六:提升整體產業現代素質,實現了社會化、規?;?、產業化。最終所有產業要素都要歸結到市場運營層面上,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最佳資源利用產出率和優化投資回報率。
  
  現代元素拉動散裝水泥產業的動力何在?
  
  欲求此題之解,我們必須把目光投放到企業這個市場主體上來,因為它們才是名副其實的主宰者,那才是奇跡發生的地方。在世界最近的二十多年管理潮流中,唯有企業再造(BPR)、智力資本和產業集群的重要思想,這三朵浪花最為引人入勝,它從根本上改變了組織運行模式和產業構建,或許為我們尋找現代散裝水泥產業的動力源頭提供了一個向導。
  
  ---來自于現代產業的創新性。創新是現代產業成長的第一推動力,現代散裝水泥產業更不例外。當今全球業界的產業創新表現為: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技術創新,推動了清潔生產;粉磨新技術及新裝備的開發應用創新,大幅度提高產品質量;節能減排的應用技術創新,把運營成本和生態成本降到最低限度;處理和利用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創新,在生產制備階段摻入工業尾礦、煤矸石、風積沙、粉煤灰等廢渣,在熟料煅燒階段加入污泥、垃圾、可替代燃料等廢物,在水泥粉磨階段摻入冶煉廢渣、粉煤灰、脫硫石膏等廢渣;在低溫余熱發電階段進行技術創新,節約單位能耗;在散裝水泥現代物流階段進行技術創新,拉動供應產業鏈;在水泥終端產品制造技術上,預制構件、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等提升品牌和市場占有率,等等。
  
  說到這,千萬別忽略了一點:理念創新。在一定意義上講,它既是構建現代散裝水泥產業的開路先鋒,又是具有決定意義的革命性“酵素”,也是對傳統行業模式現實遺產的繼承、否定和發展,或者說是完成了一次“創造性破壞”。大前研一說過:“實際上,這種舍棄以往的錯誤概念和習慣的事情,就和矯正打高爾夫球的揮桿動作一樣,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過程”。通過多維度的理念創新、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砸碎束縛傳統水泥行業身上的枷鎖,化解現代產業發展中的瓶頸,也使長期固守在人們心中的思維定勢云消霧散,更多的人開始思索按照老路子走下去行不行?技改后沒有市場創新中不中?靠原有組織模式能不能突破市場風險的瓶頸?忽視終端預制、預拌產品能否解決產品多樣化滿足個性需求等等問題?結論就擺在眼前,傳統水泥行業早就束手無策,肯定是一個“憋死牛”,只有靠現代散裝水泥產業來完成新的使命。
  
  ---來自于現代產業的知識性。物以稀為貴。從市場角度解析,知識性能夠造成資源稀缺,這是新知識向產業滲透形成優勢資源的奧秘。人們往往容易陷入這樣的誤區,以為知識性不過是某種手段或工具,其實在知識經濟的大背景下,知識性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現代散裝水泥產業的新資源,況且是具有脫胎換骨、生死存亡決定意義的優勢資源。憑借著注入這塊新資源,才有可能激活傳統水泥行業老樹新芽、煥發出勃勃生機。現代產業的知識性表現在對資源依賴的優化方面,在傳統水泥主導行業格局的今天,為什么水泥產品價格與國際價格差距之大,望洋興嘆,業內人士習慣于歸咎行業內無序競爭的表面現象,卻忽略了一個最本質的東西,那就是過去的水泥產品等于賣資源,而不是賣技術、賣管理、賣品牌,賣文化附加值,在市場上難以形成相對壟斷和稀缺。既然水泥行業進入門檻如此之低,清一色的大路貨,看來賺錢相對比較容易一些,競爭者怎么會視而不見、甘心讓別人撈個盆滿缽滿哪!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速,知識含量決定市場話語權也得到強化。當知識和技術進步開始主導水泥產業的經濟活動時,市場競爭就由單一的價格比拼升級到產業競爭層面上來。在這樣的市場格局中,其他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在內,只不過是一個稟賦條件的比較優勢之一,諸如土地、建筑物、工廠和設備等有形資產,都不過是表現為資金形態而已,而不再是競爭制勝的決定性要素。同時,還要客觀看到知識性在市場機制中強大的杠桿功能,產生放大財富的“酵素”效應。
  
  ---來自于現代產業的開放性。開放性是現代散裝水泥產業的內在要求,也創造了產業延展空間,徹底打破了傳統水泥行業的封閉系統,把分散在不同部位的各種資源有效整合,展示出一個現代產業體系的擴散效能。以往那種依靠某一產業單元單打獨奏闖天下的運營模式,既無法做到在全球化競爭的條件下控制全部優勢資源,如礦產及水泥初級產品、市場營銷網絡、機械裝備制造、科技研發技術服務等,更難以規避資金運營商巨大的市場風險。舉例說,當水泥生產企業逐步從水泥產品的制造者演變成熟料的第一生產車間,如果離開了產業鏈下游市場能生存下去嗎?同樣一戶散裝水泥終端產品的現代物流企業,如果離開了產業鏈上游市場的生產企業也不可能活得輕松愉快!還有控制終端市場使用散裝水泥的企業,如果離開了產業鏈上游市場傳遞新價值也無法實現利潤最大化!現代散裝水泥產業“海納百川”的開放姿態,推動了要素資源的合理流動,在更廣的空間范圍內實現資源共享,有效形成市場差異化競爭優勢,促進產業空間結構優化調整。
  
  ---來自于現代產業的融合性。如果說,開放性決定了現代散裝水泥產業的擴散功能,那么,融合性則更彰顯了強大的集聚整合效應?,F代散裝水泥產業在產業結構具有很強的融合性優勢,第一表現在信息技術上,對產品生產、物流、服務在內的滲透和嵌入。第二表現在產業鏈上,上下游產業組織之間的相互合作和滲透。第三表現在產業內部的發展戰略和文化理念的滲透和融合。第四表現在企業之間資金、技術、品牌價值的投入和共享。融合產生集聚,集聚實現融合。“化敵為友”、“聚沙成塔”般的產業集聚效應,成為克服市場運營瓶頸的利器?;诋a業鏈的聯系,譬如運輸成本的節約、公共設施成本的分攤、信息溝通的快捷、技術擴散的共享和學習效應,產業優勢進一步驗證了“有容乃大”的哲理。
  
  ---來自于現代產業的可持續性。高質量、高效益和低消耗、低污染,是現代產業體系必然要求。發展現代產業,首先強調與生態環境相協調,力爭所提供產品的全壽命周期內少污染或無污染,把資源消耗降到最低限度且可回收循環利用,總之要用最小的資源代價和環境代價,創造最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F代散裝水泥產業循環經濟增長模式,充分體現了可持續性的本質。
  
  從發展趨勢上判斷,可持續性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水泥產業發展的第一要義,例如,全程散裝化的趨勢,生態水泥生產制造的趨勢,水泥熟料比重降低的趨勢,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的趨勢,替代燃料使用的趨勢,聚合外加功能性材料廣泛應用的趨勢等等,無不表明了這個曾為人類造福又多年遭受詬病的行業,正舊貌換新顏開始展示出可持續的產業前景。據資料載,業內全球排行第一陣容的5家公司,目前水泥中熟料含量為72-79%,正積極開發各種混合材(礦渣、粉煤灰等)的深加工技術,逐步減少熟料比例。全球范圍統計燃料替代率平均為4-17%,歐盟則達40-60%。
  
  現代散裝水泥產業的博弈游戲如何演繹?
  
  博弈要合邏輯,游戲需有規則?;畋膩y跳的、花樣翻新的現代元素,不僅孕育了現代散裝水泥產業,而且在建立與其相適應的游戲規則同時,還導演了一場具有現代意義的博弈戰。如今傳統水泥企業在新市場格局中感到日子不好過了,險阻重重,那是因為正面臨現代產業規則所產生的新市場機制的遭遇戰之中。正如一首歌中唱道:“昨天所有的榮譽,已變成遙遠的回憶。勤勤苦苦已度過半生,今夜中又走入風雨……”
  
  讓我們暫時跳出就事論事的框框,展開思想翅膀飛向戰略轉型的高度,筆者是這樣看待和預測這場競爭博弈游戲的:
  
  這注定是一場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的游戲:守望與蛻變?傳統散裝水泥行業正面對且又無奈的三大挑戰:一是綠色生態增長潮流的挑戰,對此問題嚴重性大家了解較多,不再浪費筆墨;二是終端市場個性化、多樣化需求變化趨勢的挑戰;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要求企業必須有足夠靈活的應對能力, 包括產品、功能、外觀、服務和價格等不同層面的創新,終端使用客戶需要小批量的訂單及定制,快速應時服務,同時既保持競爭靈活性又能大大降低成本。三是組織運行模式變化的挑戰,傳統以控制自然資源的制造為中心的“層級組織”架構,如同一個體型龐大、行動笨拙的“恐龍”,無法適應新環境下現代產業發展的需要,面對勢不可擋的“冰河期”將何去何從?為此,等待傳統水泥行業守望者的只有一個結局:行業萎縮,只有加快完成向現代散裝水泥產業蛻變,才有可能扭轉乾坤,絕地逢生。
  這注定是一場產業角色重新定位的游戲:上帝與仆從?現實水泥市場客戶細分不可避免,真正的話語權已經轉移到終端市場客戶手中。具體說來,終端市場客戶對新價值充滿的新需求和渴望,洞察到他們最需要哪種方式下運作的成長戰略,以及水泥企業能否為終端企業輸送新價值,這是未來水泥企業的利潤之源。過去奉行市場定位的“角色化”正在被無情的更替,產品型企業已經淪落成為終端客戶“上帝”服務的“仆從”,而不再是吆五喝六的“行業老大”。務必清醒認識到,終端客戶的新價值主要體現在個性化需求上,它們早已開列出近乎苛刻的一攬子條件,諸如:排斥上游污染成本的轉移,呼喚綠色產品價值;排斥上游產品的某種缺欠增加本企業成本,需要全面售后技術服務;排斥上游企業把他們當成移庫存貨的堆場,需要零庫存;排斥千篇一律科技附加值低的大路產品,需要產品能滿足項目要求的多樣化、個性化??梢?,傳統水泥行業在“上帝”與“仆從”的抉擇中,無論是出現“錯位”或“越位”,不僅會遲滯現代散裝水泥產業的進程,還會自己給自己準備一杯自殺的“鴆酒”。
  
  這注定是一場新形勢下博弈理念的游戲:競爭與合作?產業開放性和融合性都強調企業之間,既是市場競爭者,更是戰略合作者。現實情況表明,一方面,中國水泥生產規模占世界近一半,但在技術水平、專業化程度、生產方式和營銷模式等方面,明顯落后于發達國家,所以,迫切需要延伸產業鏈,提高集中度,淘汰落后低效,搭建資本運作平臺,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國際競爭力。這就要求企業之間將構成一種新型的競合關系。另一方面,中國水泥行業要完成現代產業轉型,也需要勇敢融合前衛的子產業,走新興工業化之路,依然離不開企業之間的競爭與合作。簡而言之,現代散裝水泥產業平臺中的眾多企業,只能在同一發展戰略背景下生存,千里走單騎的“獨行俠”是很難獲得新價值的!
  
  當然,這種競合關系是以“戰略、效益、協同、風險”為基本原則,以市場公平的價值互換為前提,通過競合關系實現雙贏共贏。風詭云譎的全球化市場,導致這種現代產業競合游戲注定帶有極高的風險性,既不可能是簡單的以小博大的資本之道,也不會成就“大觀園式”的不講效益和效率的盲目“求大”,誰擁有核心競爭力誰就將成為強者,否則很可能再一次跌入“衰敗螺旋”。
  
  這注定是一場在可持續發展洪流中弄潮的游戲:野蠻與文明?現代散裝水泥產業循環經濟模式將終結原來的“野蠻掠奪式增長”,開啟了綠色文明增長的新里程。主要表現是:其一,新型干法水泥先進工藝,可以安全、高效、經濟地消納利用各種工業廢棄物及城市生活垃圾,利用品種多,適用范圍廣,消納量大,干凈徹底;其二,預制構件、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的終端產品深加工過程,也能消納利用相當一部分的廢棄物。發展綠色節能建筑業肯定離不開水泥制品部件化。著名建筑材料企業拉法基集團,開發利用可替代燃料和原料,配套利用余熱發電,復原工廠周邊植被,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獨樹一幟,可圈可點。綠色文明潮流浩浩蕩蕩,順應者昌,逆行者亡,企業只有不斷超越自我,勇立潮頭,才贏在現代產業王國里保持領袖地位。
  
  這注定是一場現代市場供應配送方式變革的游戲:傳統與現代?原有自給自足的商品供應方式不僅導致成本居高不下,況且難以滿足快速市場需求變化的需要,早就顯得老態龍鐘步履蹣跚。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圖形顯示技術的應用,為現代散裝水泥產業編織起一個快捷、準確、暢通的信息網,使得企業的水泥產業實現網絡化、國際化。此外,水泥散裝化的飛速發展,促進了現代物流的進步,大噸位水泥散裝設備及裝車、計量及銷售的自動化管理,又編織起一個自動化、現代化、及時高效、全面覆蓋的物流網絡,使作業流程更便捷高效、安全可控,奠定了現代產業體系的基礎。現代散裝水泥產業以快速反應、快速協調為手段,企業之間相互依存度高,分工細密,誰也離不開誰!
  
  這注定是一場爭奪現代產業高端優勢的游戲:吃肉與喝湯?企業要贏得競爭優勢,必須不斷推出高品質、多樣化和差別化的產品,提供專業化、規范化和個性化的服務,最終以優越的產品和卓越的服務來占領高端市場。產業鏈高端市場歷來都會給企業帶來盆滿缽滿的利潤回報,是“吃肉的”,而這一塊“肥肉”香不香?往往是由產品和服務的知識含量多寡來決定的。隨著市場競爭模式的變化,企業對知識的依賴度日益增強,知識變得越來越稀缺,逐漸成為是侃價權的主導要素。當知識的生產和轉化嵌入到現代散裝水泥產業中,如同催化劑一樣必將產生劇烈的“化學反應”,進而造就一批掌控戰略價值點的現代產業“領袖”。反觀傳統水泥行業由于過度依賴自然資源,自然會蛻變成了“喝湯的”,企業為爭搶市場的殘羹剩飯,不得已在價格絞殺戰中拼得死去活來,一直掙扎在生存線上,很難成為現代意義上的“領袖級”企業。毫無疑問,在未來國家現代產業體系中,現代散裝水泥產業注定是一場饕餮“盛宴”,誘人的美味佳肴擺在哪里,試看誰能搶先來赴約!
  
  80年前,毛主席曾揮筆寫下一段豪情萬丈的話:“但我所說的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決不是如有些人所謂“有到來之可能”之完全沒有行動意義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種空的東西。它是站在地平線上遙望海中已經看得桅桿尖頭了的一支航船,它是立于高山峻嶺之巔遠看東方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燥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筆者作為系列對話的撰稿人,此刻心中生發出無限的感慨,中國傳統水泥行業不必為“夕陽行業”的名聲而自慚形穢,雙眼迷茫,只要積極擁抱這些現代元素的“藍精靈”,就有機會重新沐浴在燦爛的朝暉里,一個中國特色的現代散裝水泥產業,不正是“看得桅桿尖頭了的一支航船,立于高山峻嶺之巔遠看東方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燥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嬰兒!”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