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和印度工程院院士、國際混凝土材料科學和工程領域著名學者、美國西北大學教授S.P.Shah應邀造訪浙江三獅集團,就現代混凝土最新技術應用方面進行了專題講座,并參觀了浙江三獅杭州西子混凝土有限公司。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名譽會長呂祖良,南方水泥副董事長兼浙江三獅集團董事長姚季鑫、總經理駱曉華、副總經理郜建新,中國建材集團教授級高工潘雪雯陪同訪問。杭州西子混凝土公司總經理余慧敏介紹了西子混凝土公司的發展狀況。南方水泥總裁肖家祥、常務執行副總裁張劍星會見了Shah。
杭州混凝土行業的發展始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經過15年的持續發展,特別是2000年后由于房地產業的高速發展、城市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任務加劇,市場需求有所提高,推動了杭州混凝土行業的高速發展。杭州西子混凝土公司創建于1993年,混凝土年產量100萬立方米,是目前杭州最大的混凝土公司之一。2008年,浙江三獅加盟中國建材后,對企業發展戰略進行了調整,由從事水泥行業發展轉變為“3+1”的發展模式,即重點發展混凝土攪拌業務,依托中國建材集團發展新型建材、新型房屋;依托南方水泥,重點發展煤炭業務、商貿業務、置業項目。浙江三獅集團計劃加大在混凝土領域的投資,到2015年年底混凝土產能達到1000萬立方米。
Shah是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先進水泥基材料研究中心的創始人和主任,在科學研究和專業教育方面取得了豐碩的創新成果,做出了卓越貢獻,在世界上受到廣泛贊譽。他致力于改善水泥混凝土這一傳統材料的脆性,引入納米技術,開發、研究、應用具有韌性、綠色、耐久性好的現代水泥基新型復合材料。其創新科技成果包括斷裂力學在混凝土中的應用、纖維增強混凝土、高強混凝土(HSC)、高性能混凝土(HPC)和自密實混凝土(SCC)、納米技術在混凝土中的應用等。他在國際專業刊物上共發表了400余篇科研論著,出版了3部專著,為中國培養了12位碩士、博士,指導了赴美國西北大學的21位訪問學者。這些學者在不同崗位上,為中國混凝土材料和結構領域的科研、工程和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
杭州混凝土行業工程技術與管理人員通過此次與Shah教授的深入交流,增進了對美國混凝土行業前沿技術的了解,為推動自密實混凝土和納米混凝土技術運用明確了方向。Shah還先后應邀訪問了浙江大學和浙江工業大學,作了學術報告和技術交流,并被聘為兩校的客座教授和名譽教授。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名譽會長呂祖良,南方水泥副董事長兼浙江三獅集團董事長姚季鑫、總經理駱曉華、副總經理郜建新,中國建材集團教授級高工潘雪雯陪同訪問。杭州西子混凝土公司總經理余慧敏介紹了西子混凝土公司的發展狀況。南方水泥總裁肖家祥、常務執行副總裁張劍星會見了Shah。
杭州混凝土行業的發展始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經過15年的持續發展,特別是2000年后由于房地產業的高速發展、城市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任務加劇,市場需求有所提高,推動了杭州混凝土行業的高速發展。杭州西子混凝土公司創建于1993年,混凝土年產量100萬立方米,是目前杭州最大的混凝土公司之一。2008年,浙江三獅加盟中國建材后,對企業發展戰略進行了調整,由從事水泥行業發展轉變為“3+1”的發展模式,即重點發展混凝土攪拌業務,依托中國建材集團發展新型建材、新型房屋;依托南方水泥,重點發展煤炭業務、商貿業務、置業項目。浙江三獅集團計劃加大在混凝土領域的投資,到2015年年底混凝土產能達到1000萬立方米。
Shah是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先進水泥基材料研究中心的創始人和主任,在科學研究和專業教育方面取得了豐碩的創新成果,做出了卓越貢獻,在世界上受到廣泛贊譽。他致力于改善水泥混凝土這一傳統材料的脆性,引入納米技術,開發、研究、應用具有韌性、綠色、耐久性好的現代水泥基新型復合材料。其創新科技成果包括斷裂力學在混凝土中的應用、纖維增強混凝土、高強混凝土(HSC)、高性能混凝土(HPC)和自密實混凝土(SCC)、納米技術在混凝土中的應用等。他在國際專業刊物上共發表了400余篇科研論著,出版了3部專著,為中國培養了12位碩士、博士,指導了赴美國西北大學的21位訪問學者。這些學者在不同崗位上,為中國混凝土材料和結構領域的科研、工程和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
杭州混凝土行業工程技術與管理人員通過此次與Shah教授的深入交流,增進了對美國混凝土行業前沿技術的了解,為推動自密實混凝土和納米混凝土技術運用明確了方向。Shah還先后應邀訪問了浙江大學和浙江工業大學,作了學術報告和技術交流,并被聘為兩校的客座教授和名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