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看徐工并購風波:在效率與安全之間求平衡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6-1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中國證券報》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
核心提示:看徐工并購風波:在效率與安全之間求平衡

      凱雷投資公司收購徐工機械85%股權一事,因為G三一執行總裁向文波的指責而引起社會的極大關注。外資可不可以控股國內行業龍頭企業?專家表示,要分行業具體分析,但當務之急是盡快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政策,以積極應對跨國公司的戰略并購。

      反對外資控股國內龍頭企業的觀點認為,跨國公司控股并購我國企業后,通過對我國產業尤其是戰略性產業的控制,有可能壟斷或圖謀壟斷國內一些產業,進而制定壟斷價格和瓜分市場策略,這樣顯然會破壞市場競爭秩序,損害消費者利益。與此針鋒相對的觀點是,即使外資不進來,國內這些壟斷或具有壟斷潛力的企業,同樣不會輕易放棄誘人的壟斷利潤而顧及消費者利益。

      業內人士指出,對于外資并購應采取的態度是,既不能放任,也不必視為“洪水猛獸”。保護具有戰略性地位的產業不能泛化,更不應隨便地把某些個案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同時,保護也應有個“度”,也應講究保護的策略和方法,尤其是不應以“保護”之名損害經濟發展的效率。總體上,應堅持自主、互利原則,以積極的姿態應對跨國公司戰略并購。

      跨國公司并購是當前國際資本流動的新趨勢,也是目前我國吸引外資的主要形式。近年來,《關于向外商轉讓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有關問題的通知》、《利用外資改組國有企業暫行規定》和《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等一系列涉及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法規和辦法相繼出臺。這標志著我國政策的閘門已經打開,外資并購中國企業不存在任何制度性障礙,外資可以并購的目標企業涵蓋多種組織形式與所有制形態的中國上市公司、國有企業以及民營企業。

      分析人士指出,對于涉及國計民生或國家安全的戰略性行業,有關部門可以通過制定產業目錄,提高外資進入這些關鍵行業的門檻,并建立國家對外資控制行業資產的審查機制和經濟安全預警機制,以及時防范潛在的風險。對于戰略性產業和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企業,在外資實施并購重組的過程中,須通過專項評估、論證和審議。對于并購戰略性行業龍頭企業的行為,應嚴格把關,劃定合作底線,將行業發展的主動權和控制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時,不應給予外資“超國民待遇”,而是給國內外企業創造一個平等競爭、高效發展的經濟社會環境。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