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造成惱人的交通擁堵,沒有破壞城市美觀的“開膛破肚”。24日,一臺我國自主研發的頂管機靜悄悄地鉆入地下 14米深處,開建湖北省首個截面最大的頂管電纜隧道工程。
該工程位于武漢市東湖景區龔家嶺村,是省電力公司今年迎峰度夏的重點工程之一,也是500千伏青山變電站向廠前、桂家灣等多座220千伏變電站提供電源的“地下高壓走廊”。
頂管機仿佛一只“鉆地鼠”,“拱土打洞”中,無聲無息地在地心“鉆”出一條可以走人的電纜隧道。設計、承建該工程的省電力勘測設計院介紹,這條隧道長400米,設計直徑3.5米,內部環形敷設8回電纜。
在中心城區,相比傳統的“開膛破肚”施工方式,頂管施工優勢明顯。省電力勘測設計院項目經理方國和估算,如果在城區內明開挖敷設8回線路的管道,綜合成本平均每米3.5萬元,而頂管施工大大減少地面拆遷費用,每米節約近9000元,造價僅需2.6萬至2.7萬元。
方國和說,該工程的新工藝、新探索對中心城區的市政工程建設具有標志性意義。武漢市正處于市政建設高峰期,“鉆地鼠”打地道戰,不影響地面建筑和交通,電纜隧道將來還可以作為城市綜合地下管道,為通訊等線路提供通道。
據悉,頂管施工近期還將應用于武漢其他路段。
何謂頂管法施工
江城人們熟悉開挖過江隧道的盾構機,頂管法施工是繼盾構施工之后發展起來的一種地下管道施工方法。
它不需要開挖管道頂部的土層,能夠穿越公路、鐵路、地面建筑物、地下構筑物以及各種管線等,不需要拆除沿線房屋,不影響上部路面交通,施工速度較快。相比高成本的盾構施工,頂管施工更經濟,更節約。
該工程位于武漢市東湖景區龔家嶺村,是省電力公司今年迎峰度夏的重點工程之一,也是500千伏青山變電站向廠前、桂家灣等多座220千伏變電站提供電源的“地下高壓走廊”。
頂管機仿佛一只“鉆地鼠”,“拱土打洞”中,無聲無息地在地心“鉆”出一條可以走人的電纜隧道。設計、承建該工程的省電力勘測設計院介紹,這條隧道長400米,設計直徑3.5米,內部環形敷設8回電纜。
在中心城區,相比傳統的“開膛破肚”施工方式,頂管施工優勢明顯。省電力勘測設計院項目經理方國和估算,如果在城區內明開挖敷設8回線路的管道,綜合成本平均每米3.5萬元,而頂管施工大大減少地面拆遷費用,每米節約近9000元,造價僅需2.6萬至2.7萬元。
方國和說,該工程的新工藝、新探索對中心城區的市政工程建設具有標志性意義。武漢市正處于市政建設高峰期,“鉆地鼠”打地道戰,不影響地面建筑和交通,電纜隧道將來還可以作為城市綜合地下管道,為通訊等線路提供通道。
據悉,頂管施工近期還將應用于武漢其他路段。
何謂頂管法施工
江城人們熟悉開挖過江隧道的盾構機,頂管法施工是繼盾構施工之后發展起來的一種地下管道施工方法。
它不需要開挖管道頂部的土層,能夠穿越公路、鐵路、地面建筑物、地下構筑物以及各種管線等,不需要拆除沿線房屋,不影響上部路面交通,施工速度較快。相比高成本的盾構施工,頂管施工更經濟,更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