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關注行業現狀 探討行業發展 展望行業未來——我國建筑節能墻體保溫市場發展綜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12-2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北京專威特化學建材有限公司副總裁 穆昊明
核心提示:關注行業現狀 探討行業發展 展望行業未來——我國建筑節能墻體保溫市場發展綜述
  我國建筑節能墻體保溫技術和產品的推廣應用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主推的有珍珠巖、復合硅酸鹽、海泡石和與有機硅復合的外墻保溫砂漿等產品,在北方地區開展墻體保溫節能的前期,這些產品占有較大的市場。1996年,為加快建筑節能發展,我國頒布了第二步節能50﹪的標準。隨著節能標準的提高,上述產品的性能指標已經難以達到標準要求。最重要的是,上述產品的從業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生產設備過于簡陋,生產過程控制要求不嚴格,在施工過程中難以控制質量,致使工程出現的問題較多。至2000年前后,上述產品逐漸退出北方地區的建筑節能市場。近年來,隨著外墻外保溫系統技術和產品的迅速發展,我國墻體保溫節能技術令早于我國開展建筑節能工作幾十年的歐美等發達國家刮目相看。
  
  一.我國建筑節能外墻外保溫市場的現狀
  
  歷經多年的發展,我國建筑節能外墻外保溫市場已發展成為種類繁多、技術構造多樣、產品需求量巨大的一個產業。市場上推廣應用的系統有發泡聚苯板(EPS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機械固定發泡聚苯板鋼絲網架板外墻外保溫系統、膠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統、發泡聚苯板現澆混凝土外墻外保溫系統、擠塑聚苯板(XPS板)外墻外保溫系統、膠粉聚苯顆粒復合型外墻外保溫系統、聚氨酯(現澆、噴涂和板類)外墻外保溫系統、膨脹?;⒅橥鈮ν獗叵到y、墻體自保溫系統以及復合保溫系統和保溫裝飾一體化系統等。

  有關方面的信息表明,聚苯板(EPS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膠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統和擠塑聚苯板(XPS板)外墻外保溫系統是市場上應用量最多的系統,基本上占據國內外墻外保溫市場75﹪以上的份額。另外,機械固定發泡聚苯板鋼絲網架板外墻外保溫系統、發泡聚苯板現澆混凝土外墻外保溫系統和聚氨酯(現澆、噴涂和板類)外墻外保溫系統大約占據20﹪的市場份額,其他系統總量約占5﹪。
  
  據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涉及與建筑節能外墻外保溫系統產品有關的生產和銷售企業全國達到8000家(不含原材料供應企業),而在2001年前,全國該領域的從業企業保守的數據不到500家。據對2008年全國建筑節能外墻外保溫市場情況分析,整個市場形成的總產值在500億–600億元(人民幣,下同)之間,年產值最大企業的銷售額約為3.2億元(其中包含該企業其他輔助產品的銷售);極少數企業的年銷售額達到2億–3億元,年銷售額1億–2億元的企業數不到2%。,年銷售額5000萬–1億元的企業不到3﹪,超過80﹪的企業的銷售額在700萬–3000萬元。也就是說,以現行聚苯板(EPS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100元/平方米計算(包括飾面層的價格),按照達到2億元的銷售額,外墻外保溫施工面積為200萬平方米;按照達到1億元的銷售額,外墻外保溫施工面積為100萬平方米;按照達到5000萬元的銷售額,外墻外保溫施工面積為50萬平方米。更多企業的年銷售量在10萬–30萬平方米之間。在數千家從業企業中,真正具備技術開發實力的企業數量不到10﹪,企業原創技術產品不多,擁有專利技術或者說技術產品已經通過省部級科技成果鑒定的企業的數量更少。
  
  從上述的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外墻外保溫節能的企業盡管數量多,但整體規模偏小的問題突出,巨頭企業不多,整體技術研發實力不足。雖然外墻外保溫系統技術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但從推廣使用的情況來看,存在的最明顯的問題有開裂、空鼓、脫落、滲水、防火等。這些問題的出現,給快速發展的行業市場敲響了警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從技術研發的角度看,在數以千計的墻體保溫(主要指外墻外保溫)企業中,從業時間超過10年的企業數量不到5﹪,超過80﹪的企業是在2003年或者2004年后才開始涉足。在超過10年的從業企業中,多數企業的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強,而在上述80﹪的企業中,僅有極少數的企業擁有一定的技術開發和創新能力,大多數企業的技術負責人和管理者都是從相關的企業離職后開始單干,這樣一種衍生出的經營形式,基本上缺乏獨立的研發能力,大多還停留在模仿國內外的技術和產品,缺少對技術的基礎理論、構造措施原理和系統形成機理的研究,所謂的“系統”產品根本算不上是系統,一旦市場出現低價競爭,或者為節約成本,他們只能簡化產品構造,以犧牲產品的性能為代價,使工程質量得不到保證。這些問題出現后,有人將根源歸結于行業市場進入門檻低,很多不具備條件的企業同臺競爭造成。
  
  業內專家對此十分擔憂。也曾有專家將國內存在的這個普遍現象歸結到了管理部門和科研單位。有人分析說,在目前眾多擁有國家級或者省部級資質的科研機構中,能夠較系統地開展墻體保溫研究的機構并不多,即使有,這些開展研究的科研機構投入的專項資金和精力也十分有限,他們占有很多技術上的優勢資源,但沒有發揮出技術的優勢。要知道,現在市場缺少的就是類似這樣的科研機構來開展關于墻體保溫領域在技術共性方面的研究,而共性的技術對推動整個行業發展的作用十分明顯。墻體保溫市場目前面臨的開裂、空鼓、脫落、滲水、防火等問題,須要較全面又系統地開展共性技術研究和分析。外墻外保溫系統產品中采用不同的材料在集成不同的外墻外保溫系統時,要考慮系統產品在受力、溫差、結構、耐久等方面的綜合性能。只有經過全面的技術分析和系統技術驗證,才能使一些具有發展潛力的新技術不斷完善,在這些產品還處于試用階段時,就能通過分析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做到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術攻關,才能最終確保系統質量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從施工情況看,現在不少施工企業在承接外墻外保溫工程時根本不去仔細了解工藝做法,不去評估工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只要有工程項目就敢承接,本身在技術方面懵懵懂懂,再加上施工過程中的不重視,質量問題接踵而至。早些年在北京市場上出現過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只按自己的理解,擅自設計、施工外墻外保溫系統,最終釀成外墻外保溫系統被大風刮掉的事件。另外,一些施工企業根本不顧及采用的產品是否已經經過外墻外保溫系統大型耐候性試驗,是否通過系統技術評估或者論證,就大量采購使用。這些都是非常危險的做法。北京如此,其他開展外墻外保溫推廣工作要晚于北京市多年的地區,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辦法也就不言而喻?,F在,很多外墻外保溫的施工都是由非專業施工隊伍完成,施工組織不規范,再加上監理環節不嚴格,也很難保證工程的質量。近年來國內外墻外保溫市場發生的質量事故,很多都與施工有很大的關系,有些發生事故的工程,給人們留下的傷痕和教訓值得深思。除此之外,有些出現問題的工程與采用的材料優劣、與系統的工藝構造等都有密切的關系。
  
  二.行業市場的發展出路和解決問題的措施
  
  事實上,對于出現質量問題的工程,有很多即使通過一定的渠道進行調查也難以分辨責任。大家都呼吁從源頭上把好質量關口。怎樣把好關口,很多人都很茫然。工程出了問題,首先想到的是材料問題,再想到的就是施工問題。有人說材料沒有問題,是施工不規范造成的;施工方說完全按照標準和規范的要求操作,是材料本身的問題。一環套一環,最后有人把目光瞄向設計。對于一項具體的工程,選用什么樣的外墻外保溫系統最初是由工程設計方根據投資方的要求進行設計,如果設計方完全按照實際工程的應用要求進行設計了,系統仍然出現了問題,原因就在施工或者材料本身(只能這樣邏輯推理下去)。對于錯中復雜的問題工程現象,在目前的狀況下的確很難分清是非。有關專家表示,要想使外墻外保溫市場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必須做好產品應用技術理論研究、產品試驗檢測和系統技術驗證、技術標準規程和規范的建設以及工程驗收等方面的工作。
  
  有關領導曾明確表示,做好外墻外保溫系統的節能工作,是關系到建筑節能順利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從規范工作思路,加強技術研究等方面著手,所有從業人員,要認真去了解行業現狀,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在技術、工藝、標準、施工、管理等方面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目前,行業的發展正處于一個盲目發展的階段,很多人、很多企業都不了解墻體保溫技術,多數企業都只從價格成本方面考慮,應用到市場的產品在成本上面是能省就省,把整個市場做亂了,大家對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防水問題、防火問題、技術指標問題存有很多意見。

  個別人認為,外墻外保溫系統從北往南,從西向東,不同地區采用什么樣的系統,都有一定的技術講究,不能像想象的那樣怎么說就怎么做,要從應用技術的角度推廣產品。有人說,在南方地區做內保溫就可以了,不需要做外墻外保溫。這種說法能否從理論上得到解釋,有些人就解釋不清楚。做外墻內保溫或做外墻外保溫,全國各地都有,很多人都在關注這個問題,他們都是工作的具體執行者,但對發展墻體保溫能夠提出具有戰略意義的建議并不多?,F在,有很多企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技術理論和工藝構造措施等研究成果,在行業市場具有一定代表性,尤其是企業提供的一些試驗數據,對推動行業的發展,引領同行業的投資方向都有一定的指導作用。行業市場如何持續發展,怎樣在產品方面開展技術創新,行業市場上的各相關企業務必加強技術交流,不論提出的建議是否正確,不要怕有爭議,沒有爭議的技術上升不到一個新的臺階,就不會有新的突破,形不成業內的共識,也就證明該類技術的發展前景不會很大。國內這些年在推廣應用外墻外保溫技術發展道路上,很多技術的演變或多或少都是在爭議的過程中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的。具體到實際的應用市場,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系統產品的市場準入工作。市場準入制是對產品設置的一個包含技術、標準、工藝等方面的門檻,這個門檻提出的旨意是保證產品質量,保證工程質量。對準入市場的材料和產品,要依照具有已通過第三方檢測的測試報告或者通過相關的大型耐候性試驗、抗震試驗、抗風壓試驗、防火試驗等試驗報告和相關的評估報告,政府主管部門依據技術標準要求編制的推廣目錄。在國內部分省市,為了將市場準入工作做到位,針對從業的企業除了要求具備上述要求的技術報告外,對企業的硬件都有規定,有的地方要求企業的注冊資金不能低于200萬元,生產設備要具有流水作業生產線,有環評報告,有一定規模的實驗室。這樣的明文要求,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在某些方面對部分人和部分企業要求苛刻,但這樣的做法在很多方面確實可行,值得一些地方借鑒。
  
  二是強化市場的檢測和質量督導。在此闡述的檢測和督導,不僅局限于產品進場時對產品檢測報告的檢驗和對產品的抽檢以及施工過程中的隨機測試。有一點值得關注,由于目前市場上的相關產品種類繁多,產品的檢測標準和應用標準如何統一。如果產品的標準不統一會影響到產品的應用,進而影響到工程的質量。為了檢驗應用產品的質量,很多地方強化對施工過程的現場檢查,對產品按照一定施工量的比例批次抽檢,計算產品的合格率。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為了檢查各地建筑節能的實施情況,督導各地順利開展節能,每年都要進行一次全國范圍內的節能大檢查,對不合格的工程項目、應用不合格的產品都會公告批評,這種做法對規范行業市場起到了很好的威懾作用。因此,各地完全可以將上述檢測和督導的工作形勢持續開展下去,一定會有好的收益。
  
  三是重視系統產品的性能研究。外墻外保溫系統技術產品中的“系統”,并不是將各類組成材料進行簡單的組合或者疊加。由于外墻外保溫系統產品的特殊性,更注重的是各類組成材料間的相容性和整體性。因此在研究、應用和完善外墻外保溫技術產品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系統。現在外墻外保溫普遍面臨的開裂、空鼓、脫落、滲水和防火等問題,并不完全是因為系統的某個單一因素造成的。如早期開展的系統抗風荷載性能、抗沖擊性能等性能的研究結果顯示,要確保這些性能的優越,可以由系統的某部分或某部分構造來提供或承擔,如果系統的各構造設計不合理,承受荷載后系統不協調,抗沖擊性能不穩定,等等因素最終都會導致系統的整體性能達不到要求,甚至導致系統失去應有的功效。在所有的系統產品性能中,有一個關鍵的大型耐候性試驗,此試驗是整個系統質量保障的關鍵。從2004年到2007年,關于外墻外保溫系統的大型耐候性試驗,全國市場的呼聲特別高。近一段時期以來,市場對外墻外保溫系統的防火安全性問題和外墻外保溫系統的抗震性問題的研究特別多。不能因為2008年發生了地震,以及現在發生的火災事故較多,就重點關注這方面的研究。無論是大型耐候性試驗、抗震性研究、防火試驗等,都是推動外墻外保溫市場發展的一項技術課題。因此,必須全盤考慮系統各方面的技術性能研究。
  
  四是規范設計與施工。設計是工程建設的第一道關口,因此要求設計人員設計采用的外墻外保溫系統必須是已經經過評估鑒定的,并且有完整的檢測報告和技術標準及施工技術規程。作為一名合格的設計師,應深入了解選用的系統產品的性能,只有充分了解產品的性能和使用范圍后,才可在設計圖中正確無誤地體現出使用該類產品的設計圖樣,并按照標準圖集中規定的選材標準設計材料的構成。應該說,設計師在選材方面的決定性因素對保證系統產品的質量發揮著關鍵作用。同時,對與外墻外保溫系統密切相關的施工,施工單位在施工前必須進行系統的專項培訓,必須按照圖紙要求施工,必須按照系統的施工技術規程進行,材料和產品應該按規定進行進場檢驗,務必做好施工環節的市場準入,包括施工資質的準入。早在2004年,國內諸多外墻外保溫系統企業對于產品的包工包料進行過廣泛的討論,施行包工包料的利弊各有說辭,這一討論的問題到現在還在繼續。
  
  不管怎樣,外墻外保溫系統作為專有技術領域,在建筑節能市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能否得到良性發展,與材料供應、生產經營、開發設計、工程施工和管理等方面有密切的關系,任何環節都不能出現紕漏。要關注行業、了解行業、認真做好行業,并能夠付出實際的行動,才能推動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