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本建筑大師安藤忠雄設計的上海建筑文化中心前天上午在嘉定區馬陸鎮奠基。這座三層、總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的小體量建筑周圍是一片葡萄種植園,基地前還有一條小河穿越而過,而這一片未經雕琢的田園風光也令安藤忠雄心生感動――“基地周圍草木茂盛,一條小河緩緩流過,美麗的農村風景在眼前慢慢鋪開。”他在設計方案中這樣寫道。
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代表矢也正隆說,正是這一優越的地理條件為安藤的設計創造了建筑和環境相融合的可能,“不破壞整個的田園氛圍,將建筑和周圍的景觀融為一體是我們的設計目標。”早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安藤的這一新作仍然沿用了其鐘愛的混凝土外觀,建筑形態為南北兩個長方形的盒狀,十分簡單,而內部空間卻頗具層次感。其中一棟伸展出來的大屋檐,將室外空間和咖啡廳構成一體化的同時,也構成了融于自然的開放式廣場。另一棟圖書館的內部,是以標志性的三角形書庫和中庭為中心,環繞配置了閱覽、展示等功能空間。展示空間將經常舉辦講座和演講會等活動,它的西側從地下一層開始挑空,在地下與咖啡廳相連。而最為令人驚艷的是圖書館頂部的三角形天窗,“日光將從頂部射入,透射在部分珍貴的圖書上。”矢也正隆說。
據悉,上海建筑文化中心由文筑國際發起成立,該中心在建成后將成為國內第一家建筑文化傳播基地。其中除了展覽空間、畫廊和建筑師工作室以外,還將有一個專門的建筑圖書館,藏書量在15萬冊到20萬冊之間。“雖然中國現在是世界上建筑量最大的國家,但大眾對于建筑的研究卻十分貧乏。”建筑圖書館館長、同濟大學建筑系副教授李翔寧表示,“在建成之后,我們還將致力于對于當代建筑的研究資料的收集,包括建筑師的草圖、模型和方案介紹書等。”

安藤的這一新作仍然沿用混凝土外觀,建筑形態為兩個長方形盒狀,內部空間卻頗具層次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