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萬榮縣地處晉西南黃土高原,是黃河與汾河的交匯處。位居黃河由北而南經陜西潼關浩蕩東去的大臂彎里,自古就是一塊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皇天后土。這里也是全國主要的混凝土外加劑生產基地,其生產規模和市場占有率可以說是“三分天下有其二”。
改革開放以來,萬榮經濟發展迅猛。工業上,磁材、醫藥、化工建材、金屬鎂、焦化、農副產品加工六大主導產業基本形成。特別是混凝土外加劑產業,在政府的鼓勵推動和企業家們的不懈努力下,更是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增長較快,對縣域經濟的帶動作用越加顯著,成為萬榮縣域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支生力軍。
產業興起 萬榮領先
混凝土外加劑自20世紀30年代被發現以來,不斷得到發展和應用,其研究開發促進了混凝土性能的多樣化,促進了混凝土新技術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技術經濟意義。混凝土外加劑的特點是品種多、摻量小,而在混凝土改性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它的質量控制、應用技術、品種選擇較之其他工程材料更為重要。
了解萬榮的人都知道,萬榮縣雖然是個財政小縣,但萬榮的老百姓并不貧窮。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混凝土外加劑產業。2007年,山西省外加劑年會在萬榮召開,縣委書記衛孺牛當選山西省外加劑協會名譽會長。“哪里有建筑工程,哪里就有萬榮人”已成為外加劑領域的共識。
孫建榮,萬榮外加劑行業的領軍人物,山西桑穆斯建材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在他的帶領下,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現已成為“中國建材[17.68 0.57%]聯合會混凝土外加劑分會重點監控企業”,產品先后在京九鐵路、首都國際機場、石太高速鐵路等國家重點工程中應用。
孫建榮說,萬榮外加劑有穩居行業領先地位的實力。主要體現在市場占有量和產品質量兩個方面。全國有668家規模以上企業,由萬榮人經營的占60%以上,產量占全國的40%。萬榮的外加劑產品能穩居市場霸主位置,主要是由于產品質量穩定,并能根據市場需要不斷研制開發新的品種,保證產品始終處于領先位置。僅北京就有外交部大樓、京津高速公路、國家大劇院、中央電視臺、奧運會主場館“鳥巢”工程等。其次,萬榮外加劑企業的發展空間廣闊。孫建榮認為,外加劑行業目前仍處于朝陽產業。這有兩大理由: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發展中國家的特征之一,同時,今年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國家加大了基礎建設投資力度,這也是商機。二是從目前市場調查情況看,在建筑領域使用外加劑的僅占80%左右,還有20%的市場空間有待開發。隨著國家法規的日益完善和人們對外加劑的認識,外加劑的市場需求會日益旺盛。
政府重視 因勢利導
多年來,萬榮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外加劑產業的發展,始終把外加劑產業當做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產業來抓。同時,為了促進外加劑產業的更快發展,讓更多的萬榮人投身于這一產業,加快農民致富步伐,萬榮縣還組織人員分赴北京、廣州、西安等地,采取會議座談、問卷調查、實地考察等形式,對萬榮外加劑產業進行了調查摸底。調查結果顯示,萬榮的外加劑產業總體上講,生產運行良好,發展勢頭強勁,開拓空間廣闊。但也存在著急需解決的矛盾和問題。
參與調查的有關人員反映了萬榮的混凝土外加劑行業目前存在的三大突出問題:一是企業規模過小,缺乏競爭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的實力。萬榮的外加劑總量雖占市場份額70%左右,但這些份額全是由各個小廠生產總和起來的。在全國的外加劑企業中,生產規模和銷售總量排在前十名的,沒有萬榮的一家企業。二是無序競爭。在眾多的外加劑企業中,沒有任何管理機構和自律章程,各個企業從各自利益出發,市場競爭無序,特別是個別企業不考慮長遠利益,帶來無窮后患。
三是資金周轉困難。這個問題在北京的企業中尤為突出。據調查,這些外加劑企業每年周轉次數在2-6次之間,如果取平均數每年周轉4次,以年產值1億元計算,企業也需要流動資金2500萬元,如僅周轉兩次,就需流動資金5000萬元。大量的資金滯留在周轉環節,又沒有有效的融資手段,使企業不能滿負荷生產,大量的生產設備又處在閑置狀態。
萬榮縣委書記衛孺牛曾說:“萬榮精神核心就是一個‘能’字,擴展開來就是‘我能行’,再擴展開來就是‘我一定能行’。”萬榮人的這種精神,表現在行為上,就是12個字——“大氣靈性、倔強愛逗、自信實誠”。
正是憑借著這種非比尋常的精神特質,勤勞智慧的萬榮人在外加劑這個看似很小的產業中做出了大文章,使外界認識了山西、認識了萬榮。
“為了最大程度地減少金融危機對萬榮縣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促進外加劑企業健康發展,縣委、縣政府采取各種有效措施,確保產業健康、良性發展。今年,雖然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我們萬榮縣的財政不降反升。這主要得益于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切實發揮優勢行業帶動作用,充分調動非公企業生產積極性的結果。”陪同記者采訪的萬榮縣工商聯主席張錦輝向記者說道。
萬榮縣委書記衛孺牛、縣長張汪尤高度重視外加劑產業的發展和其在縣域經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堅持每月到重點企業進行調研,了解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時研究解決。縣委統戰部長黃梅芳帶領縣工商聯一班人,還多次深入外加劑企業現場辦公,對于能立即解決的問題,當場解決;短期內解決不了的,制定出具體的措施,限期解決。
據了解,去年以來,萬榮縣共爭取到中央投資6365.5萬元,有效緩解了經濟發展的資金壓力。充分發揮中小企業擔保公司的作用,給黃騰公司、凱迪公司兩個外加劑企業各爭取到貸款2000萬元。通過省經貿委立項,為康特爾公司爭取到電力需求專項資金100萬元。縣工商聯成立了企業維權中心,聘請3名長期法律顧問,為外加劑企業發展提供盡可能的支持和幫助。當他們了解到國家將投入4萬億元巨額資金拉動經濟增長的政策后,迅速抓住這一發展機遇,主動深入各外加劑企業提供信息,為他們出謀劃策、鼓勁加油。黃騰化工公司、桑穆斯化工公司、凱迪建材化工公司等化工企業立即擴大生產規模,增加了產品型號和數量,企業逆勢而動、順勢而為,實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如今,“將萬榮真正打造成全國外加劑之鄉”已成為萬榮上下共同的奮斗目標。
改革開放以來,萬榮經濟發展迅猛。工業上,磁材、醫藥、化工建材、金屬鎂、焦化、農副產品加工六大主導產業基本形成。特別是混凝土外加劑產業,在政府的鼓勵推動和企業家們的不懈努力下,更是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增長較快,對縣域經濟的帶動作用越加顯著,成為萬榮縣域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支生力軍。
產業興起 萬榮領先
混凝土外加劑自20世紀30年代被發現以來,不斷得到發展和應用,其研究開發促進了混凝土性能的多樣化,促進了混凝土新技術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技術經濟意義。混凝土外加劑的特點是品種多、摻量小,而在混凝土改性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它的質量控制、應用技術、品種選擇較之其他工程材料更為重要。
了解萬榮的人都知道,萬榮縣雖然是個財政小縣,但萬榮的老百姓并不貧窮。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混凝土外加劑產業。2007年,山西省外加劑年會在萬榮召開,縣委書記衛孺牛當選山西省外加劑協會名譽會長。“哪里有建筑工程,哪里就有萬榮人”已成為外加劑領域的共識。
孫建榮,萬榮外加劑行業的領軍人物,山西桑穆斯建材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在他的帶領下,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現已成為“中國建材[17.68 0.57%]聯合會混凝土外加劑分會重點監控企業”,產品先后在京九鐵路、首都國際機場、石太高速鐵路等國家重點工程中應用。
孫建榮說,萬榮外加劑有穩居行業領先地位的實力。主要體現在市場占有量和產品質量兩個方面。全國有668家規模以上企業,由萬榮人經營的占60%以上,產量占全國的40%。萬榮的外加劑產品能穩居市場霸主位置,主要是由于產品質量穩定,并能根據市場需要不斷研制開發新的品種,保證產品始終處于領先位置。僅北京就有外交部大樓、京津高速公路、國家大劇院、中央電視臺、奧運會主場館“鳥巢”工程等。其次,萬榮外加劑企業的發展空間廣闊。孫建榮認為,外加劑行業目前仍處于朝陽產業。這有兩大理由: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發展中國家的特征之一,同時,今年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國家加大了基礎建設投資力度,這也是商機。二是從目前市場調查情況看,在建筑領域使用外加劑的僅占80%左右,還有20%的市場空間有待開發。隨著國家法規的日益完善和人們對外加劑的認識,外加劑的市場需求會日益旺盛。
政府重視 因勢利導
多年來,萬榮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外加劑產業的發展,始終把外加劑產業當做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產業來抓。同時,為了促進外加劑產業的更快發展,讓更多的萬榮人投身于這一產業,加快農民致富步伐,萬榮縣還組織人員分赴北京、廣州、西安等地,采取會議座談、問卷調查、實地考察等形式,對萬榮外加劑產業進行了調查摸底。調查結果顯示,萬榮的外加劑產業總體上講,生產運行良好,發展勢頭強勁,開拓空間廣闊。但也存在著急需解決的矛盾和問題。
參與調查的有關人員反映了萬榮的混凝土外加劑行業目前存在的三大突出問題:一是企業規模過小,缺乏競爭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的實力。萬榮的外加劑總量雖占市場份額70%左右,但這些份額全是由各個小廠生產總和起來的。在全國的外加劑企業中,生產規模和銷售總量排在前十名的,沒有萬榮的一家企業。二是無序競爭。在眾多的外加劑企業中,沒有任何管理機構和自律章程,各個企業從各自利益出發,市場競爭無序,特別是個別企業不考慮長遠利益,帶來無窮后患。
三是資金周轉困難。這個問題在北京的企業中尤為突出。據調查,這些外加劑企業每年周轉次數在2-6次之間,如果取平均數每年周轉4次,以年產值1億元計算,企業也需要流動資金2500萬元,如僅周轉兩次,就需流動資金5000萬元。大量的資金滯留在周轉環節,又沒有有效的融資手段,使企業不能滿負荷生產,大量的生產設備又處在閑置狀態。
萬榮縣委書記衛孺牛曾說:“萬榮精神核心就是一個‘能’字,擴展開來就是‘我能行’,再擴展開來就是‘我一定能行’。”萬榮人的這種精神,表現在行為上,就是12個字——“大氣靈性、倔強愛逗、自信實誠”。
正是憑借著這種非比尋常的精神特質,勤勞智慧的萬榮人在外加劑這個看似很小的產業中做出了大文章,使外界認識了山西、認識了萬榮。
“為了最大程度地減少金融危機對萬榮縣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促進外加劑企業健康發展,縣委、縣政府采取各種有效措施,確保產業健康、良性發展。今年,雖然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我們萬榮縣的財政不降反升。這主要得益于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切實發揮優勢行業帶動作用,充分調動非公企業生產積極性的結果。”陪同記者采訪的萬榮縣工商聯主席張錦輝向記者說道。
萬榮縣委書記衛孺牛、縣長張汪尤高度重視外加劑產業的發展和其在縣域經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堅持每月到重點企業進行調研,了解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時研究解決。縣委統戰部長黃梅芳帶領縣工商聯一班人,還多次深入外加劑企業現場辦公,對于能立即解決的問題,當場解決;短期內解決不了的,制定出具體的措施,限期解決。
據了解,去年以來,萬榮縣共爭取到中央投資6365.5萬元,有效緩解了經濟發展的資金壓力。充分發揮中小企業擔保公司的作用,給黃騰公司、凱迪公司兩個外加劑企業各爭取到貸款2000萬元。通過省經貿委立項,為康特爾公司爭取到電力需求專項資金100萬元。縣工商聯成立了企業維權中心,聘請3名長期法律顧問,為外加劑企業發展提供盡可能的支持和幫助。當他們了解到國家將投入4萬億元巨額資金拉動經濟增長的政策后,迅速抓住這一發展機遇,主動深入各外加劑企業提供信息,為他們出謀劃策、鼓勁加油。黃騰化工公司、桑穆斯化工公司、凱迪建材化工公司等化工企業立即擴大生產規模,增加了產品型號和數量,企業逆勢而動、順勢而為,實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如今,“將萬榮真正打造成全國外加劑之鄉”已成為萬榮上下共同的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