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淺析我國部分欠發達地區推散措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9-0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施攀峰
核心提示:淺析我國部分欠發達地區推散措施
  2009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也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十分繁重。堅持科學發展觀統領,堅持節約資源基本國策,以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宗旨,加快欠發達地區散裝水泥的發展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保護型社會的重要舉措,對保護環境和生態以及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目前在我國散裝水泥的目前的發展狀況是“局部過剩,整體不足”。區域差異化嚴重,例如:經濟發達地區和經濟落后地區的差異,東部和中西部地區的差異。我國幅員遼闊,各區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差異很大,我國東部地區占全國39%的人口所產生的經濟總量約占全國的60%,幾乎是中西部經濟總量的1.5倍。我國是水泥生產和消費大國,2008年全國人均水泥消費量1054公斤,東部為1275公斤、中部為958公斤、西部為876公斤。東部地區水泥產量 占全國總產量的 48%;散裝水泥供應量占全國總量的56%。2008年東部平均水泥散裝率達到56.79%;而西部為33.28%。雖然近幾年散裝水泥區域發展差異呈現逐步減小趨勢,但是東快西慢的不協調發展格局仍沒有根本改觀。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不難看出,我國的散裝水泥的普及率還是存在不平衡的態勢,如何扭轉這種態勢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以政策為導向,加強宣傳。

  21世紀是信息化社會,信息的獲取靠的是大力宣傳。同樣,一個行業的成長,宣傳是基礎,培訓是提高,監管是保障。所以,要更好的推廣散裝水泥,就要打好宣傳這個“基礎”,把宣傳工作做到位。

  多形式深入宣傳,提高認識,達成共識。要充分利用各地報紙、電臺、電視臺以及網絡進行宣傳使用散裝水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社會影響面不斷擴大;要以貫徹落實政策法規為內容,加強宣傳,擴大影響。通過各種媒體大力宣傳國家以及各省市政策法規,從政策的高度向社會宣傳發展散裝水泥是建設兩型社會的重要舉措;要充分利用建設系統、散裝辦職工,深入建設工地、施工現場進行講解宣傳散裝水泥與袋裝水泥的經濟核算比,使廣大市民充分認識到使用散裝水泥的各種好處。

  二、從抓重點項目入手,興建預拌混凝土企業。

  發展預拌混凝土是國家的產業導向,大力發展預拌混凝土將為散裝水泥提供更大的空間,也是發展散裝水泥的必然趨勢。為適應現代化城市建設和城市環境的需要,推動建筑施工技術的進步,加快部分欠發達地區現代化城市的建設步伐,只用大力發展預拌混凝土企業,實現混凝土商品化,才能推進和鞏固散裝水泥使用量的保證。

  而要在這些欠發達地區興建預拌混凝土企業,其首要的是要保證有一定的市場,要保證混凝土的市場銷售情況,當地散裝辦可以從抓市政重點項目入手,這樣一來不僅為發展散裝水泥提供了市場機遇,也為加快散裝水泥企業發展創造了條件。

  三、瞄準農村市場,廣設農村銷售網點。

  隨著中央建設新農村相關政策的出臺,農民脫貧致富建新房、康莊大道村村通等新農村建設項目,為發展散裝水泥提供了市場機遇。廣大散裝水泥工作者在設立農村銷售網點時注重篩選的重要性,要對交通方便的鄉、鎮水泥制品企業進行篩選,讓企業在生產水泥制品的同時兼營銷售散裝水泥,同時散裝辦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共同出資或無償提供散裝流動罐、獎勵積極供散者等,調動廣大企業的積極性,共同為推動我國新農村建設作貢獻。

  發展散裝水泥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需要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因為其工作比較單一,因此在開展工作時必須找準突破口,找到結合點,需要與時俱進的開展工作。散裝水泥的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水泥工業現代化和建筑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發展散裝水泥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讓我們每一位散裝人都能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實施“走出去,請進來”戰略,力促我國散裝水泥事業整體又好又快發展。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