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心粘土磚,浪費土地,耗費能源;節能磚,變廢為寶,建筑節能。兩者優劣分明。然而,記者近日在采訪時卻發現,實心粘土磚市場正在不斷擴大,而節能磚生產企業卻面臨關門的危險,到底是什么令他們的命運發生交錯?
近日,記者在位于合肥雙鳳開發區的安徽金奧科技有限公司采訪新型墻材的推廣情況時,公司銷售部主管張洋卻向記者表示,由于目前市場粘土磚銷售規模不斷擴大,公司產能不足,虧損嚴重,已經面臨倒閉的窘境。張洋說,我們就1條線,從過年到現在也只生產了4萬立方米,貨賣不掉。本來準備上生產線的地方,現在都把改成貨場堆貨了。
記者調查了解,在合肥市節能磚生產企業中,像安徽金奧科技有限公司這樣面臨經營窘境的,還真不在少數。節能磚生產企業普遍開工不足,產能一般只利用30%左右,多數企業虧損。當初進入這個行業,經營者看好的是這個行業環保節能,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并且國家和省里都明令禁止實心粘土磚生產,但是目前市場的情況讓他們非常失望。合肥博億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柯建龍說,我們是做新型墻體材料的不含一點土,但是來了這邊投資完以后,發現合肥市場上和文件寫的有點出入。就是說合肥目前市場上還到處都是粘土磚,所以我們想讓政府加大力度管控這種粘土磚,不要讓粘土磚在整個合肥市到處都是。
據省經信委統計,我省目前有7000多家粘土磚生產企業,這些企業對我省環境危害嚴重,已對2萬畝土地造成了嚴重的生態威脅。2008年1月1號起正式頒布執行的《安徽省發展新型墻體材料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設區的市城市規劃區內,禁止建筑工程使用實心粘土磚,限制使用空心粘土磚。合肥市建委文件規定:2009年元月1日起合肥市區、肥東縣所有建筑工地一律禁止使用粘土磚,長豐、肥西推遲半年執行。但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合肥和肥東很多建筑工地至今仍在大量使用粘土磚,很多沒完工的高樓墻體全是紅色的粘土磚。安徽省墻改辦主任劉衛東說,看到實心磚只能說我們的執法力度不夠,合肥的墻改辦執法隊伍就3個人。
粘土磚的禁而不止,使得節能磚幾乎無法在市場生存。安徽金奧科技有限公司銷售部主管張洋和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利用粉煤灰制作的混泥土砌塊,每立方成本最便宜的也要130元到140元左右,市場銷售價在200元左右。而一立方粘土磚的成本大概只有十幾塊錢,市場銷售價在130元到140元左右。粘土磚的市場價和節能磚的成本價相同,這樣的“競爭”怎能公平?張洋說,假冒煤矸石和一些非新型建筑材料價格便宜而搶占了市場,在開發商的眼里利益是最大的,如果兩種之間價格差在他承受的范圍內他肯定選擇質量好的。
在驚人的利益驅使下,很多粘土磚企業開始了“變魔術”。按省墻改辦技(2009)8號文件《關于發展燒結煤矸石墻材制品意見》規定,煤矸石摻比70%以上,粘土摻比30%以下的燒結磚即為新型墻體建材煤矸石磚?!兑庖姟吠瑫r規定:新建、改建、擴建燒結煤矸石墻材制品企業在產能、機械設施、科研、窯體設施等方面均要符合規定,據測算,按省標準新建、改建、擴建一條燒結煤矸石磚生產線需投資3000萬元左右,耗時1-2年。而合肥市今年上半年僅僅幾個月時間就改建成了十幾條生產線,并且都取得了生產許可證,這嚴重違背了正常發展規律,實質這些企業部分或根本沒有實施改、擴建,在原有基礎上搖身一變,就由粘土磚企業變成煤矸石燒結磚企業。安徽金奧科技有限公司銷售部主管張洋說,第一家假冒的做出來,肯定后面好多人效仿。肥東還是肥西有30多家窯場聯名上訴要求集體改制煤矸石。
已領證煤矸石燒結磚企業為節省成本,同時因生產設備、科研和產能限制等方面原因,根本不具備條件,按有關文件規定的摻合比例對煤矸石燒結磚進行生產,只能降低煤矸石摻合比,實際煤矸石摻合比只達到20-25%,根本就是粘土磚,但就是這樣的磚卻打著新型建材——煤矸石燒結磚的旗號在市場廣泛銷售;同時已領證煤矸石燒結磚企業還自行調整產品結構,小部分生產低含量不合格煤矸石燒結磚,大部分生產粘土磚,因同為燒結工藝,外觀相同,極大地方便了他們掛羊頭賣狗肉,披著煤矸石燒結磚外衣,大量傾銷粘土磚;無燒結煤矸石磚生產許可證企業還以金錢收買有煤矸石燒結磚生產許可證企業,掛牌銷售粘土磚,可謂是花樣百出,合肥新型建材市場被嚴重擾亂。安徽省墻改辦主任劉衛東說,粘土磚的磚販子跟某一個新型墻材企業關系不錯,我幫你銷售,你再給我提供新型墻材證書,我有證書給你一個復印件,他拿這個復印件到處亂票,他就賣他的磚的時候他講我就是這個磚,我有新型墻材證書的。所以前一段時間合肥市新型墻材證書是滿天飛,磚販子是滿地跑。這樣就擾亂了市場,影響了我們禁實限粘的推進,也加大了我們執法的難度。
8月2號,面對惡劣的市場競爭,實在無法再維持下去的合肥市35家新型墻材生產企業自發聯名向有關部門提交了一份《強烈要求政府加強“禁粘”力度,強化打擊假冒偽劣新型建材生產銷售報告》,報告希望通過政府有效的控制,把“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安徽金奧科技有限公司銷售部主管張洋表示,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對領取合格證的企業重新進行檢測。
張洋說,這種檢測希望能夠公平公正,不要摻雜太多水分。打比方說到淮南進了多少噸的煤矸石,然后根據他的配方摻雜量。如果說生產出來的產品是在100噸重,煤矸石摻70%就算70噸,他今天進了50噸煤矸石,很明顯還有20噸在哪地方弄的?,F在政府監管只是看你檢測個合格,合格就發證,也不管生產部門銷售多少。
記者從省墻改辦了解到,省墻改辦已經開始對合肥新型墻材企業反映的問題進行了調查,很快會對市場進行整頓。安徽省墻改辦主任劉衛東說,我們一方面要求各地一定要加強新型墻體材料產品證書的管理,一方面我們要求加強市場的監管,特別是加強建筑工地的監管。不要在市場造成魚目混珠,擾亂了市場。
粘土磚使用歷史悠久,改變起來確實很難,所以非常需要政府推動,政府出臺禁令的意義也在于此。另外,只有落實禁令,新型墻體材料企業才能夠快速擴大生產規模。目前市場上節能磚無奈遭遇“假李逵”,究其根本原因,還是相關部門監管不到位造成的。我們希望有關單位能夠真正把禁令落實到位,加大監管力度,給新型墻體材料企業以最有力的保護和支持。
近日,記者在位于合肥雙鳳開發區的安徽金奧科技有限公司采訪新型墻材的推廣情況時,公司銷售部主管張洋卻向記者表示,由于目前市場粘土磚銷售規模不斷擴大,公司產能不足,虧損嚴重,已經面臨倒閉的窘境。張洋說,我們就1條線,從過年到現在也只生產了4萬立方米,貨賣不掉。本來準備上生產線的地方,現在都把改成貨場堆貨了。
記者調查了解,在合肥市節能磚生產企業中,像安徽金奧科技有限公司這樣面臨經營窘境的,還真不在少數。節能磚生產企業普遍開工不足,產能一般只利用30%左右,多數企業虧損。當初進入這個行業,經營者看好的是這個行業環保節能,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并且國家和省里都明令禁止實心粘土磚生產,但是目前市場的情況讓他們非常失望。合肥博億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柯建龍說,我們是做新型墻體材料的不含一點土,但是來了這邊投資完以后,發現合肥市場上和文件寫的有點出入。就是說合肥目前市場上還到處都是粘土磚,所以我們想讓政府加大力度管控這種粘土磚,不要讓粘土磚在整個合肥市到處都是。
據省經信委統計,我省目前有7000多家粘土磚生產企業,這些企業對我省環境危害嚴重,已對2萬畝土地造成了嚴重的生態威脅。2008年1月1號起正式頒布執行的《安徽省發展新型墻體材料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設區的市城市規劃區內,禁止建筑工程使用實心粘土磚,限制使用空心粘土磚。合肥市建委文件規定:2009年元月1日起合肥市區、肥東縣所有建筑工地一律禁止使用粘土磚,長豐、肥西推遲半年執行。但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合肥和肥東很多建筑工地至今仍在大量使用粘土磚,很多沒完工的高樓墻體全是紅色的粘土磚。安徽省墻改辦主任劉衛東說,看到實心磚只能說我們的執法力度不夠,合肥的墻改辦執法隊伍就3個人。
粘土磚的禁而不止,使得節能磚幾乎無法在市場生存。安徽金奧科技有限公司銷售部主管張洋和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利用粉煤灰制作的混泥土砌塊,每立方成本最便宜的也要130元到140元左右,市場銷售價在200元左右。而一立方粘土磚的成本大概只有十幾塊錢,市場銷售價在130元到140元左右。粘土磚的市場價和節能磚的成本價相同,這樣的“競爭”怎能公平?張洋說,假冒煤矸石和一些非新型建筑材料價格便宜而搶占了市場,在開發商的眼里利益是最大的,如果兩種之間價格差在他承受的范圍內他肯定選擇質量好的。
在驚人的利益驅使下,很多粘土磚企業開始了“變魔術”。按省墻改辦技(2009)8號文件《關于發展燒結煤矸石墻材制品意見》規定,煤矸石摻比70%以上,粘土摻比30%以下的燒結磚即為新型墻體建材煤矸石磚?!兑庖姟吠瑫r規定:新建、改建、擴建燒結煤矸石墻材制品企業在產能、機械設施、科研、窯體設施等方面均要符合規定,據測算,按省標準新建、改建、擴建一條燒結煤矸石磚生產線需投資3000萬元左右,耗時1-2年。而合肥市今年上半年僅僅幾個月時間就改建成了十幾條生產線,并且都取得了生產許可證,這嚴重違背了正常發展規律,實質這些企業部分或根本沒有實施改、擴建,在原有基礎上搖身一變,就由粘土磚企業變成煤矸石燒結磚企業。安徽金奧科技有限公司銷售部主管張洋說,第一家假冒的做出來,肯定后面好多人效仿。肥東還是肥西有30多家窯場聯名上訴要求集體改制煤矸石。
已領證煤矸石燒結磚企業為節省成本,同時因生產設備、科研和產能限制等方面原因,根本不具備條件,按有關文件規定的摻合比例對煤矸石燒結磚進行生產,只能降低煤矸石摻合比,實際煤矸石摻合比只達到20-25%,根本就是粘土磚,但就是這樣的磚卻打著新型建材——煤矸石燒結磚的旗號在市場廣泛銷售;同時已領證煤矸石燒結磚企業還自行調整產品結構,小部分生產低含量不合格煤矸石燒結磚,大部分生產粘土磚,因同為燒結工藝,外觀相同,極大地方便了他們掛羊頭賣狗肉,披著煤矸石燒結磚外衣,大量傾銷粘土磚;無燒結煤矸石磚生產許可證企業還以金錢收買有煤矸石燒結磚生產許可證企業,掛牌銷售粘土磚,可謂是花樣百出,合肥新型建材市場被嚴重擾亂。安徽省墻改辦主任劉衛東說,粘土磚的磚販子跟某一個新型墻材企業關系不錯,我幫你銷售,你再給我提供新型墻材證書,我有證書給你一個復印件,他拿這個復印件到處亂票,他就賣他的磚的時候他講我就是這個磚,我有新型墻材證書的。所以前一段時間合肥市新型墻材證書是滿天飛,磚販子是滿地跑。這樣就擾亂了市場,影響了我們禁實限粘的推進,也加大了我們執法的難度。
8月2號,面對惡劣的市場競爭,實在無法再維持下去的合肥市35家新型墻材生產企業自發聯名向有關部門提交了一份《強烈要求政府加強“禁粘”力度,強化打擊假冒偽劣新型建材生產銷售報告》,報告希望通過政府有效的控制,把“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安徽金奧科技有限公司銷售部主管張洋表示,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對領取合格證的企業重新進行檢測。
張洋說,這種檢測希望能夠公平公正,不要摻雜太多水分。打比方說到淮南進了多少噸的煤矸石,然后根據他的配方摻雜量。如果說生產出來的產品是在100噸重,煤矸石摻70%就算70噸,他今天進了50噸煤矸石,很明顯還有20噸在哪地方弄的?,F在政府監管只是看你檢測個合格,合格就發證,也不管生產部門銷售多少。
記者從省墻改辦了解到,省墻改辦已經開始對合肥新型墻材企業反映的問題進行了調查,很快會對市場進行整頓。安徽省墻改辦主任劉衛東說,我們一方面要求各地一定要加強新型墻體材料產品證書的管理,一方面我們要求加強市場的監管,特別是加強建筑工地的監管。不要在市場造成魚目混珠,擾亂了市場。
粘土磚使用歷史悠久,改變起來確實很難,所以非常需要政府推動,政府出臺禁令的意義也在于此。另外,只有落實禁令,新型墻體材料企業才能夠快速擴大生產規模。目前市場上節能磚無奈遭遇“假李逵”,究其根本原因,還是相關部門監管不到位造成的。我們希望有關單位能夠真正把禁令落實到位,加大監管力度,給新型墻體材料企業以最有力的保護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