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散裝化是我國從50年代起就實行的一項重要方針。經過多年的推動與發展,我國散裝水泥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目前,專業化的散裝水泥產、運、儲、用等環節構成的產業和技術鏈已初具規模,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三位一體”的散裝水泥發展格局已逐步形成,發展模式也更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為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全國散裝水泥總體發展水平不高,與新型工業化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求還有較大距離。
近年來,我國散裝水泥規模持續增長。到2008年末,全國散裝水泥供應量已達到6.36億噸,是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的66倍;全國平均散裝率達到45.82%,比1978年的14.8%提高了31個百分點。“十五”時期到“十一五”這幾年是散裝水泥發展最快的時段,全國散裝水泥供應量每年平均增長24.58%,水泥散裝率平均每年提高3.35%,實現了散裝水泥量、率的同步快速增長。目前散裝水泥物流設施設備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全國散裝水泥綜合運輸能力達6.4億噸,綜合發放能力6.07億噸,比“十五”初期的2001年分別增長了352%和252%。農村發展散裝水泥取得新的進展,全國各地已建立農村散裝水泥銷售網點近5000家,2008年銷售散裝水泥1.07億噸。
預拌混凝土工作成績顯著,預拌砂漿工作逐步推進。2004年,商務部會同建設部等有關部門出臺了《關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的通知》,要求在全國124個中心城市禁止在施工現場攪拌混凝土。目前全國混凝土“禁現”城市已達到300多個,全國預拌混凝土年供應量達6億多立方米,已建立規模化的現代混凝土生產企業近3000家;集中使用散裝水泥達到2億多噸,占散裝水泥總使用量的37%,對推動散裝水泥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來,我國散裝水泥規模持續增長。到2008年末,全國散裝水泥供應量已達到6.36億噸,是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的66倍;全國平均散裝率達到45.82%,比1978年的14.8%提高了31個百分點。“十五”時期到“十一五”這幾年是散裝水泥發展最快的時段,全國散裝水泥供應量每年平均增長24.58%,水泥散裝率平均每年提高3.35%,實現了散裝水泥量、率的同步快速增長。目前散裝水泥物流設施設備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全國散裝水泥綜合運輸能力達6.4億噸,綜合發放能力6.07億噸,比“十五”初期的2001年分別增長了352%和252%。農村發展散裝水泥取得新的進展,全國各地已建立農村散裝水泥銷售網點近5000家,2008年銷售散裝水泥1.07億噸。
預拌混凝土工作成績顯著,預拌砂漿工作逐步推進。2004年,商務部會同建設部等有關部門出臺了《關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的通知》,要求在全國124個中心城市禁止在施工現場攪拌混凝土。目前全國混凝土“禁現”城市已達到300多個,全國預拌混凝土年供應量達6億多立方米,已建立規模化的現代混凝土生產企業近3000家;集中使用散裝水泥達到2億多噸,占散裝水泥總使用量的37%,對推動散裝水泥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