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項目相繼擱淺
由于金融危機傳導的滯后效應,2008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未受到明顯影響,全年仍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但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隨著金融危機的深化和擴散,一些國家的當地銀行破產,當地貨幣匯率急挫,外資撤離,石油、礦產價格暴跌,業主支付能力下降,對我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的影響開始逐步顯現。
例如,中國建筑總公司承建的有“俄羅斯曼哈頓”之稱的“莫斯科城”項目,因資金短缺被迫停工,據說至少要停工半年。而該項目竣工日期為2010年第四季度,比原定2010年第一季度的竣工時間晚了半年。復工時間可能是在若干月,或是金融危機過后。
在新加坡,由于美國重要投資銀行的紛紛破產,整個拆借市場的貨幣基金撤掉了2000多億美元,導致我國企業與美國通用在新加坡談判的項目因通用方面正逐步撤出資金而擱淺。
上海電氣電站集團的業務主要集中在電力奇缺的印度、越南、印尼等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正逐步擴大。在印度,近幾個月來,一些業主資金能力發生問題,部分業主推遲支付項目款,放緩工程進度,與新業主談判的項目被重新議價,還有一些項目被取消;在印度尼西亞,一個合作伙伴因股票大量縮水,被無限期停牌,資金鏈恐怕發生斷裂;在越南,政府決定停建大量工程項目,壓縮投資,電氣電站集團在越南的市場開拓很難有大的進展。
由于業主發生資金問題,致使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一些國外的工程項目的應收款未到帳。2008年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000萬元人民幣的未到帳。該集團因此受到影響的項目達2億~3億元人民幣。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港灣)在阿聯酋的兩個工程項目也因業主資金支付出現困難而暫停施工,另一個已經授標的市政工程項目也放緩了進度。
不僅如此,由于合作伙伴破產,致使供應鏈斷裂,令我國企業陷入窘境。以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公司為例,由于在該公司的供應鏈里,部分浙江的材料和設備供貨商受金融危機波及而倒閉,企業轉而尋找其他合作伙伴,對企業的采購成本和周轉速度極其不利。
與此同時,境外項目融資難度加大,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由于抗風險能力弱,金融政策更加緊縮。以越南為例,上海外經集團在越南的項目由于越方財政部取消為項目擔保,導致中標并已開展勘察和設計的項目被中止。
簽約開工屢見不鮮
雖然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對中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的業務發展帶來一定的沖擊,但由于中國“走出去”的對外承包工程企業,經過多年的歷練,具備了在國際市場競爭的一定優勢,所以一些項目“合同簽約、順利竣工”的現象仍屢見不鮮。
2009年2月21日,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港灣)和巴政府簽署了關于在巴基斯坦聯合成立疏浚公司的諒解備忘錄。
3月11日,中建總公司在多家國際知名承包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簽約美國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大橋改造項目。項目金額為4.07億美元,是我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在歐美發達國家市場取得的重要突破。
3月31日,印度尼西亞泗水—馬都拉海峽大橋主橋合龍,這是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所屬中路公司負責設計施工總承包的東南亞最大跨海大橋。
中國的承包工程企業,之所以在金融危機肆虐的國際背景下,未受到猛烈沖擊,得益于我國企業的施工質量、項目本身以惠及當地百姓為原則。
以蘇丹麥羅維大壩為例,3月3日,由中國水電集團和中國水電對外公司聯營中標、中國水電集團建設施工的非洲最大的水電工程———蘇丹麥洛維大壩工程首批兩臺發電機組投產發電,慶典儀式在麥洛維大壩工地舉行,“向中國政府和人民問好”、“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中蘇友誼萬歲”的親切標語,隨處可見。
據悉,麥洛維大壩全長9.7公里,是蘇丹乃至非洲目前最大水電工程項目,也是蘇丹水電開發史上一個里程碑。
正如中國水電對外公司總經理陸國俊在接受采訪時所言,“麥洛維大壩工程是一項兼具發電、灌溉和生態三大功能的世紀工程,綜合效益可觀。它將為蘇丹經濟騰飛奠定堅實的基礎。”
據商務部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24.3億美元,同比增長32.6%。新簽合同額335.5億美元,同比增長57.5%。合同金額5000萬美元以上項目101個,合計273億美元,占新簽合同總額的81.4%。而上年同期簽訂合同金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項目僅為70個。
如上海電器集團承攬的19.56億美元博茨瓦納電站項目、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承攬的17.7億美元沙特麥加麥地那高速鐵路項目等。
兩年后市場再起
筆者在采訪中獲悉,目前,金融危機對我國一些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影響尚不突出。以中國港灣為例,目前海外在建的工程項目接近70億美元,受危機影響放緩的項目比例不到10%。該公司總經理孫子宇告訴筆者,從地區分布看,對我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影響最大的是中東地區的阿聯酋,主要是商業項目。
“金融危機對歐美等發達國家地區影響最大,在我國主要對外承包工程市場中,中東歐、獨聯體國家和南亞國家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程度較高,這些市場的風險較大。”不久前,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在對企業進行調研時,眾多企業發出了同一個聲音。
在歐洲中東部地區,過去幾年,該地區的國家經歷了貿易條件鼎盛期的快速膨脹。大規模擴建公共項目,大規模舉債,過分依賴信貸和外資。然而,歐洲中東部地區的外匯儲備卻非常有限,金融海嘯已經陸續將西歐和美國的投資撤回。熱錢撤離,對于歐洲中東部地區來說,猶如釜底抽薪,投資市場迅速下滑。
在獨聯體國家,俄羅斯產業結構單一,GDP的1/3來自能源經濟。油價的暴跌,導致俄經濟開始出現負增長,資金大批外逃、失業現象與日俱增,俄許多大型能源企業都陷入資金鏈中斷、債務沉重的困境;哈薩克斯坦銀行業從西方借貸的大量資本被抽走,導致該國近年來原本如火如荼的建筑業一夜之間蕭條,石油等資源價格的大幅下跌引發原材料出口收入劇減,令哈國經濟雪上加霜,本國貨幣堅戈曾兩天貶值30%;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兩國原本不發達的工業生產再遭受能源危機和訂單減少的打擊。
在南亞地區,印度市場對中國企業政策限制越發嚴厲,巴基斯坦政府財政吃緊,政局動蕩,外部環境惡化。
根據國際權威研究機構GlobalInsight預測,2009年全球建筑業增長率估計小于2%,低于2008年3.8%的增長率,成為2002年以來的最低數值。預計到2011年后,全球建筑業投資增幅才逐漸回升。盡管如此,各地區的情況存在顯著差異。
美國經濟的衰退、次貸危機的爆發等因素使得美國的建筑銷售率和開工率急劇下降,一時難以恢復;歐洲的住宅建筑業發展勢頭逐漸減弱,將在未來兩年持續低迷;中東地區依仗其雄厚的石油儲備和資金積累,大量的長期投資項目仍將繼續;亞太和拉美的新型市場國家基礎設施領域投資仍會有較大幅度增加;非洲國家經濟基礎薄弱,建設投入會受到油價波動和外援資金流向的影響。
無獨有偶,我國的一些企業也與國際權威研究機構GlobalInsight的觀點不謀而合,他們普遍看好中東和拉美地區,認為拉美地區還存在較多的市場機遇,東南亞未來建筑業發展勢頭較好。
由于金融危機傳導的滯后效應,2008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未受到明顯影響,全年仍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但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隨著金融危機的深化和擴散,一些國家的當地銀行破產,當地貨幣匯率急挫,外資撤離,石油、礦產價格暴跌,業主支付能力下降,對我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的影響開始逐步顯現。
例如,中國建筑總公司承建的有“俄羅斯曼哈頓”之稱的“莫斯科城”項目,因資金短缺被迫停工,據說至少要停工半年。而該項目竣工日期為2010年第四季度,比原定2010年第一季度的竣工時間晚了半年。復工時間可能是在若干月,或是金融危機過后。
在新加坡,由于美國重要投資銀行的紛紛破產,整個拆借市場的貨幣基金撤掉了2000多億美元,導致我國企業與美國通用在新加坡談判的項目因通用方面正逐步撤出資金而擱淺。
上海電氣電站集團的業務主要集中在電力奇缺的印度、越南、印尼等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正逐步擴大。在印度,近幾個月來,一些業主資金能力發生問題,部分業主推遲支付項目款,放緩工程進度,與新業主談判的項目被重新議價,還有一些項目被取消;在印度尼西亞,一個合作伙伴因股票大量縮水,被無限期停牌,資金鏈恐怕發生斷裂;在越南,政府決定停建大量工程項目,壓縮投資,電氣電站集團在越南的市場開拓很難有大的進展。
由于業主發生資金問題,致使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一些國外的工程項目的應收款未到帳。2008年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000萬元人民幣的未到帳。該集團因此受到影響的項目達2億~3億元人民幣。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港灣)在阿聯酋的兩個工程項目也因業主資金支付出現困難而暫停施工,另一個已經授標的市政工程項目也放緩了進度。
不僅如此,由于合作伙伴破產,致使供應鏈斷裂,令我國企業陷入窘境。以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公司為例,由于在該公司的供應鏈里,部分浙江的材料和設備供貨商受金融危機波及而倒閉,企業轉而尋找其他合作伙伴,對企業的采購成本和周轉速度極其不利。
與此同時,境外項目融資難度加大,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由于抗風險能力弱,金融政策更加緊縮。以越南為例,上海外經集團在越南的項目由于越方財政部取消為項目擔保,導致中標并已開展勘察和設計的項目被中止。
簽約開工屢見不鮮
雖然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對中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的業務發展帶來一定的沖擊,但由于中國“走出去”的對外承包工程企業,經過多年的歷練,具備了在國際市場競爭的一定優勢,所以一些項目“合同簽約、順利竣工”的現象仍屢見不鮮。
2009年2月21日,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港灣)和巴政府簽署了關于在巴基斯坦聯合成立疏浚公司的諒解備忘錄。
3月11日,中建總公司在多家國際知名承包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簽約美國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大橋改造項目。項目金額為4.07億美元,是我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在歐美發達國家市場取得的重要突破。
3月31日,印度尼西亞泗水—馬都拉海峽大橋主橋合龍,這是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所屬中路公司負責設計施工總承包的東南亞最大跨海大橋。
中國的承包工程企業,之所以在金融危機肆虐的國際背景下,未受到猛烈沖擊,得益于我國企業的施工質量、項目本身以惠及當地百姓為原則。
以蘇丹麥羅維大壩為例,3月3日,由中國水電集團和中國水電對外公司聯營中標、中國水電集團建設施工的非洲最大的水電工程———蘇丹麥洛維大壩工程首批兩臺發電機組投產發電,慶典儀式在麥洛維大壩工地舉行,“向中國政府和人民問好”、“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中蘇友誼萬歲”的親切標語,隨處可見。
據悉,麥洛維大壩全長9.7公里,是蘇丹乃至非洲目前最大水電工程項目,也是蘇丹水電開發史上一個里程碑。
正如中國水電對外公司總經理陸國俊在接受采訪時所言,“麥洛維大壩工程是一項兼具發電、灌溉和生態三大功能的世紀工程,綜合效益可觀。它將為蘇丹經濟騰飛奠定堅實的基礎。”
據商務部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24.3億美元,同比增長32.6%。新簽合同額335.5億美元,同比增長57.5%。合同金額5000萬美元以上項目101個,合計273億美元,占新簽合同總額的81.4%。而上年同期簽訂合同金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項目僅為70個。
如上海電器集團承攬的19.56億美元博茨瓦納電站項目、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承攬的17.7億美元沙特麥加麥地那高速鐵路項目等。
兩年后市場再起
筆者在采訪中獲悉,目前,金融危機對我國一些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影響尚不突出。以中國港灣為例,目前海外在建的工程項目接近70億美元,受危機影響放緩的項目比例不到10%。該公司總經理孫子宇告訴筆者,從地區分布看,對我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影響最大的是中東地區的阿聯酋,主要是商業項目。
“金融危機對歐美等發達國家地區影響最大,在我國主要對外承包工程市場中,中東歐、獨聯體國家和南亞國家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程度較高,這些市場的風險較大。”不久前,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在對企業進行調研時,眾多企業發出了同一個聲音。
在歐洲中東部地區,過去幾年,該地區的國家經歷了貿易條件鼎盛期的快速膨脹。大規模擴建公共項目,大規模舉債,過分依賴信貸和外資。然而,歐洲中東部地區的外匯儲備卻非常有限,金融海嘯已經陸續將西歐和美國的投資撤回。熱錢撤離,對于歐洲中東部地區來說,猶如釜底抽薪,投資市場迅速下滑。
在獨聯體國家,俄羅斯產業結構單一,GDP的1/3來自能源經濟。油價的暴跌,導致俄經濟開始出現負增長,資金大批外逃、失業現象與日俱增,俄許多大型能源企業都陷入資金鏈中斷、債務沉重的困境;哈薩克斯坦銀行業從西方借貸的大量資本被抽走,導致該國近年來原本如火如荼的建筑業一夜之間蕭條,石油等資源價格的大幅下跌引發原材料出口收入劇減,令哈國經濟雪上加霜,本國貨幣堅戈曾兩天貶值30%;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兩國原本不發達的工業生產再遭受能源危機和訂單減少的打擊。
在南亞地區,印度市場對中國企業政策限制越發嚴厲,巴基斯坦政府財政吃緊,政局動蕩,外部環境惡化。
根據國際權威研究機構GlobalInsight預測,2009年全球建筑業增長率估計小于2%,低于2008年3.8%的增長率,成為2002年以來的最低數值。預計到2011年后,全球建筑業投資增幅才逐漸回升。盡管如此,各地區的情況存在顯著差異。
美國經濟的衰退、次貸危機的爆發等因素使得美國的建筑銷售率和開工率急劇下降,一時難以恢復;歐洲的住宅建筑業發展勢頭逐漸減弱,將在未來兩年持續低迷;中東地區依仗其雄厚的石油儲備和資金積累,大量的長期投資項目仍將繼續;亞太和拉美的新型市場國家基礎設施領域投資仍會有較大幅度增加;非洲國家經濟基礎薄弱,建設投入會受到油價波動和外援資金流向的影響。
無獨有偶,我國的一些企業也與國際權威研究機構GlobalInsight的觀點不謀而合,他們普遍看好中東和拉美地區,認為拉美地區還存在較多的市場機遇,東南亞未來建筑業發展勢頭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