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國建筑業協會工程項目管理專業委員會在西安召開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該委員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各地區、有關行業、單位已推薦的理事候選人,以及團體會員單位負責人等270余名代表參會。會議聽取并審議了該委員會第五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修訂了《中國建筑業協會工程項目管理專業委員會管理辦法》,同時選舉產生了第六屆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和副秘書長等人選。中國建設監理協會會長張青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事司司長王寧、中國建筑業協會副會長徐義屏、陜西省建設廳副廳長許龍發、陜西省建筑業聯合會會長高峰等領導,以及各省市建筑業協會、行業協會負責人出席會議。大會由中國建筑業協會秘書長吳濤主持。
徐義屏宣讀了中國建筑業協會《關于同意工程項目管理委員會換屆方案的批復》。陳立軍代表換屆籌備小組作關于修訂《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籌備工作報告》。敖軍代表委員會秘書處作工作報告,圍繞第五屆理事會幾年來在項目經理職業化建設、推進建筑業生產方式深層次變革、構建項目經理和項目管理團隊激勵機制、助推建筑企業參與國際競爭,以及堅持為企業辦會等方面工作進行總結。
工作報告還對下一屆理事會提出多項建議。首先,在當前國家斥巨資投向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時機,應積極發揮項目管理科學方式的重要作用。樹立"大土木、大建設"的觀念,將項目管理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由過去偏重于房屋建設領域,逐漸向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拓展和推進,積極研究和推廣EPC、BOT、CM及其延伸模式的成功經驗。研究采取何種方式運作投資資金、合理分散風險、提高項目運作效率與工程質量、降低投資成本、實現項目投資效益目標是今后項目管理委員會一項艱巨的任務。其次,以信息技術和節能環保技術改造傳統生產方式,推動工程項目管理的優化升級。第三,堅持以服務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興企為己任。第四,項目管理委員會要體現"全行業"的特點和"專業性"的優勢,不斷擴大會員覆蓋面,做到四個"突破":突破會員單位經濟成份的限制,不分所有制吸納各類企業入會;突破產業鏈上下游的限制,廣泛吸納建設單位和勘察設計、建設監理、項目管理、建筑施工企業參會;突破社會組織類型的限制,積極吸收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成員參加協會,以利于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突破以團體會員為主的限制,吸收廣大有志于項目管理事業的社會各界同仁參加。第五,進一步加強服務型、自律型、和諧型、創新型秘書處的建設。
與上述建議相對應的是,《中國建筑業協會工程項目管理專業委員會管理辦法(審議稿)》也進行了相關修訂并在會上獲得通過。總體上未做大的調整,但總條款數由原20條增加到34條。同時,由于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改革一直與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緊密結合,在管理辦法修改中增加了企業經營管理相關業務內容。
本屆理事會選舉產生了233名理事、111名常務理事,70%以上均來自企業。大會一致推舉毛如柏、張基堯、鄭一軍為第六屆理事會名譽會長;推選16位政府主管部門、協會領導和管理學科專家為第六屆理事會顧問;張青林當選為第六屆理事會會長,吳濤當選為常務副會長,葉浩文等15名副會長均來自企業。在充分考慮地域分配基礎上,結合國家當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整體部署,吸收了鐵路、公路等企業的副會長人選。秘書長由敖軍擔任,副秘書長共7名。
新當選會長張青林對新一屆理事會的工作,提出了"三個一"的要求:一是堅持一個"理念",即有為才有位的理念,以此促進委員會的可持續發展;二是把握一個"主題",即把大力提升項目生產力作為新的歷史時期項目管理的主要任務,引領中國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發展方向;三是當好一個"家",在更廣泛范圍內凝聚工程項目管理的推進者、領導者和實踐者,把委員會建設成為項目管理者的家園。
吳濤在總結講話中指出,這次會議任務明確,重點突出,是項目管理委員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一次重要會議,也是新一屆理事會謀劃發展、開拓創新的大會。他希望新一屆理事會緊緊抓住行業協會發展的良好機遇,緊貼行業改革發展走勢,以推進工程項目管理優化升級為己任,在更廣泛的工作領域內有所作為。大會特別向錢福培、鄺培潤、范魁元、夏友斌頒發了榮譽證書,感謝他們為工程項目管理事業發展和委員會工作作出的突出貢獻。
徐義屏宣讀了中國建筑業協會《關于同意工程項目管理委員會換屆方案的批復》。陳立軍代表換屆籌備小組作關于修訂《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籌備工作報告》。敖軍代表委員會秘書處作工作報告,圍繞第五屆理事會幾年來在項目經理職業化建設、推進建筑業生產方式深層次變革、構建項目經理和項目管理團隊激勵機制、助推建筑企業參與國際競爭,以及堅持為企業辦會等方面工作進行總結。
工作報告還對下一屆理事會提出多項建議。首先,在當前國家斥巨資投向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時機,應積極發揮項目管理科學方式的重要作用。樹立"大土木、大建設"的觀念,將項目管理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由過去偏重于房屋建設領域,逐漸向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拓展和推進,積極研究和推廣EPC、BOT、CM及其延伸模式的成功經驗。研究采取何種方式運作投資資金、合理分散風險、提高項目運作效率與工程質量、降低投資成本、實現項目投資效益目標是今后項目管理委員會一項艱巨的任務。其次,以信息技術和節能環保技術改造傳統生產方式,推動工程項目管理的優化升級。第三,堅持以服務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興企為己任。第四,項目管理委員會要體現"全行業"的特點和"專業性"的優勢,不斷擴大會員覆蓋面,做到四個"突破":突破會員單位經濟成份的限制,不分所有制吸納各類企業入會;突破產業鏈上下游的限制,廣泛吸納建設單位和勘察設計、建設監理、項目管理、建筑施工企業參會;突破社會組織類型的限制,積極吸收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成員參加協會,以利于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突破以團體會員為主的限制,吸收廣大有志于項目管理事業的社會各界同仁參加。第五,進一步加強服務型、自律型、和諧型、創新型秘書處的建設。
與上述建議相對應的是,《中國建筑業協會工程項目管理專業委員會管理辦法(審議稿)》也進行了相關修訂并在會上獲得通過。總體上未做大的調整,但總條款數由原20條增加到34條。同時,由于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改革一直與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緊密結合,在管理辦法修改中增加了企業經營管理相關業務內容。
本屆理事會選舉產生了233名理事、111名常務理事,70%以上均來自企業。大會一致推舉毛如柏、張基堯、鄭一軍為第六屆理事會名譽會長;推選16位政府主管部門、協會領導和管理學科專家為第六屆理事會顧問;張青林當選為第六屆理事會會長,吳濤當選為常務副會長,葉浩文等15名副會長均來自企業。在充分考慮地域分配基礎上,結合國家當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整體部署,吸收了鐵路、公路等企業的副會長人選。秘書長由敖軍擔任,副秘書長共7名。
新當選會長張青林對新一屆理事會的工作,提出了"三個一"的要求:一是堅持一個"理念",即有為才有位的理念,以此促進委員會的可持續發展;二是把握一個"主題",即把大力提升項目生產力作為新的歷史時期項目管理的主要任務,引領中國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發展方向;三是當好一個"家",在更廣泛范圍內凝聚工程項目管理的推進者、領導者和實踐者,把委員會建設成為項目管理者的家園。
吳濤在總結講話中指出,這次會議任務明確,重點突出,是項目管理委員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一次重要會議,也是新一屆理事會謀劃發展、開拓創新的大會。他希望新一屆理事會緊緊抓住行業協會發展的良好機遇,緊貼行業改革發展走勢,以推進工程項目管理優化升級為己任,在更廣泛的工作領域內有所作為。大會特別向錢福培、鄺培潤、范魁元、夏友斌頒發了榮譽證書,感謝他們為工程項目管理事業發展和委員會工作作出的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