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二季度外貿展望:GDP有望反彈 CPI漸近底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5-1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陶瓷信息報
核心提示:二季度外貿展望:GDP有望反彈 CPI漸近底部
  一季度中國出口趨穩給市場帶來的樂觀預期,或將隨著甲型H1N1流感等外部沖擊在短期內落空。我國出口產品的“土豆效應”難敵需求下滑,全球經濟再平衡過程將延長貿易從底部回升的周期,拖累貿易復蘇步伐。

  “土豆效應” 難敵需求下滑

  自2008年11月我國出口出現負增長以來,今年2月份達到最大降幅25.73%。但受益于出口商品彈性以及出口退稅等扶持政策,出口快速下降勢頭在3月份明顯減緩,市場也隨之出現對于出口降幅逐漸趨緩的良好預期。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達到49.1%,逼近50%的擴張臨界點。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此前在美國也表示,4月份前20天的數據顯示,中國外貿衰退有所減緩。

  不過,專家認為,我國出口產品具有“土豆效應”的特征,即在經濟不景氣時期消費者舍棄高端產品轉向中低端產品。這會推高中國低端出口產品的銷量,但在外需嚴重受挫的情況下,出口回升的力度十分有限。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李健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二季度,我國出口將繼續呈現總體下降態勢,但降幅將有所縮小,“從去年基數看,進出口高點主要出現在二、三季度,因此進出口同比在今年二、三季度轉為正值的可能性很小。”

  甲型H1N1流感 出口雪上加霜

  從全球范圍看,全球貿易萎縮漸近底部,但V型反彈仍然難現。加之甲型H1N1流感等外部沖擊,出口企穩的預期短期內或將進一步落空。

  發達國家的進口跌幅已到40年來的低谷,最近的數據顯示發達國家進口下滑可能已經接近底部,但在底部徘徊的風險猶存。

  中金公司報告認為,這輪全球貿易萎縮程度已較亞洲金融危機和互聯網泡沫破滅時更為嚴峻。因此從底部回升至危機前水平的周期可能比以往更漫長。

  就短期而言,各國防范甲型H1N1流感的措施勢必會導致全球貿易在短期內進一步萎縮。對照2003年第二季度SARS集中爆發期間的外貿表現看,出口和進口在短期內都出現了明顯的惡化。不過當前全球貿易形勢今非昔比,預計我國出口進一步萎縮的可能性更大。

  目前受甲型H1N1流感影響最大的兩大經濟體——墨西哥和美國,都是我國重要的貿易伙伴。1~3月份,對美出口占我國總出口比重的18.5%。墨西哥目前是我國對拉美地區最大的出口貿易伙伴,其中,墨西哥25.8%的進口來自中國。其他出現疫情的發達經濟體經濟活動的收縮,也會對我國出口產生影響。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