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25日,交通運輸部規劃司副司長李興華在交通運輸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09年交通運輸部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模將力爭達到1萬億元。投資方向不僅包括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和農村公路,同時也將包括沿海港口、內河港口航道以及交通運輸樞紐等附屬設施的建設。李興華表示,在這一萬億元的投資總額中,預計高速公路的投資將達到4000億元~5000億元,農村公路將達到2000億元。不久前,交通運輸部召開農村公路建設領導小組第6次會議,分析了當前農村公路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對2009年農村公路工作做出了總體安排。計劃2009年全國新改建農村公路30萬公里。面對中央投資公路建設的巨大投資計劃,工程機械制造商能否搶得先機?
充分認清形勢抓好技術創新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筑路機械分會理事長姬光才認為,這次中央政府啟動4萬億元的投資,公路占了很大一塊。交通運輸部出臺了包含在建公路和規劃公路項目、農村公路和可能提前開工的公路建設項目總投資規模為4.8億元人民幣,預計末來3年每年公路建設投資9000億元。公路建設特別是高速公路建設必將迎來新一輪高潮。這將給我國路面機械工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我國是制造業的大國,不是強國,總體水平不高,許多領域仍處于國際產業分工價值低端。創造能力較弱,自主核心知識產權少,跨國經營企業和國際著名品牌少。同美國、德國發達國家相比,優勢是價格低、數量多,缺點是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
姬光才強調,路面機械不同于飛機、高精密儀器、計算機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蕊片、大型石化裝備、超精密加工設備等產品,沒有太多高、精、尖的技術,因此,我國的路面機械產品在技術性能上一般都能趕上世界先進水平,也有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技術亮點。但總的來看我國的路面機械產品總是在耐用性和可靠性方面存在差距,提高耐用性和可靠性是面對危機時今后要注意的重點。為此企業需要提高加工能力,借助目前國家稅改優勢,增添必要的加工設備,更換和淘汰落后設備,并注意改進管理方式,提高職工技術能力。從2007年和2008年兩年的進出口情況看,我國路面機械出口勢頭很好,產品在性價比上很有優勢,包括歐美地區的用戶都很歡迎,但最擔心的問題是售后服務跟不上。因此需要培養懂外語的售后服務人員,或在境外組建服務公司。
價格戰影響贏利能力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路面與壓實機械分會理事長吳竟吾介紹,我國路機行業是工程機械行業中盈利較差的行業。路面與壓實機械行業的生產企業近年的經濟效益也都比較差,尤其是壓路機生產企業,不僅中小型企業經濟效益不好,即使是年銷售產品上千臺的大型企業如徐工科技、一拖洛建、廈工三明等也都贏利不多。一些介入路面與壓實機械的大型企業如山推股份、中聯重科、鼎盛天工和常林股份等,路面與壓實機械產品的效益也都比其他產品的效益差。路面與壓實機械生產企業普遍感到贏利艱難。
他認為,導致路面與壓實機械行業盈利能力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產品原材料價格上漲,成本增高以及打價格戰等影響了贏利能力。
路面與壓實機械行業是一個市場規模不大的行業,近年來進入這個行業的企業不斷增加,使行業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有的企業不是靠技術、產品質量和企業管理水平進行競爭,而是依靠降低產品價格來擴大市場。個別企業甚至采用不正當手段,搞惡性競爭,結果使產品價格越來越低。即使在原材料價格和管理費用不斷上漲的情況下,產品價格也難以相應上調。因為大家都投鼠忌器,擔心價格上調會影響自己的市場份額,這種現象在壓路機行業特別明顯。例如由于壓路機產品價格實在太低,多數企業不得不在2008年4月和7月對產品適當提價,經過兩次提價之后,有的壓路機產品才恢復到1994年的價格。由此可見,搞價格競爭使產品價格偏低到了何等程度。目前在路面與壓實機械的出口產品中,也存在著打價格戰的現象,由于相互壓價,使產品價格壓得很低,得利的卻是國外經銷商,所以無序的價格競爭是贏利能力的殺手。
應對危機首先提高贏利能力
吳竟吾認為,在金融危機面前,首先應加大技術創新,進一步提高現有產品的質量和技術含量。要提高贏利能力,不能單純靠提高產品價格,必須在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的前提下,相應提高產品利潤,真正做到優質優價,貨真價實。對現有的中、低檔產品,要進一步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同時加大技術創新,提高技術含量。而現有的國產高端產品,價格比國外產品低很多,要努力縮小與國外產品的技術水平差距,以爭取獲得較大的利潤空間。其次,要提高新產品開發起點和贏利能力。路面與壓實機械是專業性強、使用面窄、市場小、品種較多的專用型產品,不是量大面廣的通用型產品。所以我們要充分認識路面與壓實機械的這些特點,提高新產品開發起點,敢于做世界一流產品,敢于向世界名牌挑戰。在開發新產品時要注意在保證產品技術水平不低于國外產品的前提下,使產品的價格也不與國外產品相差太大。目前我們開發的許多新產品,技術性能和主要配套件與國外產品一樣,但價格相差很大,一般比國外產品價格低1/3~1/2.特別是一些國外開發生產時間不太長的產品,如路面銑刨機、瀝青路面冷再生機和瀝青路面冷再生設備等,我們更要特別注意應提高其開發起點和盈利能力。
回歸理性競爭打好服務牌
廈工三明重型機器有限公司鄭玉和認為,企業以利潤生存,以產品質量開拓市場、贏得用戶,這是市場競爭的基點,也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需求。企業競爭的理性回歸,將是規范市場競爭的首要條件。
作為國內路面機械制造企業,應該不斷提升產品技術含量,提高產品質量,完善產品種類,厚積薄發,為路面機械的技術發展貢獻應有的能力。同時,各制造企業還應該在營銷方式上加強規范,全面提高產品的服務水平,加強商務條款的控制,使得產品保持合理的利潤,形成良性循環,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企業進行市場細分,揚長避短,進入相關市場領域,從而在該領域占領先機,取得競爭優勢,是企業獲取新的利潤增長點和企業新發展的良好選擇。
鄭玉和表示,現在企業正向“后市場”延伸。對于整個工程機械行業而言,進入后市場時代的標志是核心市場從產品轉移到服務。增值服務永遠能吸引客戶,它使用戶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效益。同時,提高自然資源的再利用率,并使企業獲得利潤新的增長點。企業只有在營銷思路上的拓展,服務理念上的提升,組織架構上的建立,人力資源的培訓等方面,順勢而為,推陳出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領先優勢。
充分認清形勢抓好技術創新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筑路機械分會理事長姬光才認為,這次中央政府啟動4萬億元的投資,公路占了很大一塊。交通運輸部出臺了包含在建公路和規劃公路項目、農村公路和可能提前開工的公路建設項目總投資規模為4.8億元人民幣,預計末來3年每年公路建設投資9000億元。公路建設特別是高速公路建設必將迎來新一輪高潮。這將給我國路面機械工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我國是制造業的大國,不是強國,總體水平不高,許多領域仍處于國際產業分工價值低端。創造能力較弱,自主核心知識產權少,跨國經營企業和國際著名品牌少。同美國、德國發達國家相比,優勢是價格低、數量多,缺點是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
姬光才強調,路面機械不同于飛機、高精密儀器、計算機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蕊片、大型石化裝備、超精密加工設備等產品,沒有太多高、精、尖的技術,因此,我國的路面機械產品在技術性能上一般都能趕上世界先進水平,也有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技術亮點。但總的來看我國的路面機械產品總是在耐用性和可靠性方面存在差距,提高耐用性和可靠性是面對危機時今后要注意的重點。為此企業需要提高加工能力,借助目前國家稅改優勢,增添必要的加工設備,更換和淘汰落后設備,并注意改進管理方式,提高職工技術能力。從2007年和2008年兩年的進出口情況看,我國路面機械出口勢頭很好,產品在性價比上很有優勢,包括歐美地區的用戶都很歡迎,但最擔心的問題是售后服務跟不上。因此需要培養懂外語的售后服務人員,或在境外組建服務公司。
價格戰影響贏利能力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路面與壓實機械分會理事長吳竟吾介紹,我國路機行業是工程機械行業中盈利較差的行業。路面與壓實機械行業的生產企業近年的經濟效益也都比較差,尤其是壓路機生產企業,不僅中小型企業經濟效益不好,即使是年銷售產品上千臺的大型企業如徐工科技、一拖洛建、廈工三明等也都贏利不多。一些介入路面與壓實機械的大型企業如山推股份、中聯重科、鼎盛天工和常林股份等,路面與壓實機械產品的效益也都比其他產品的效益差。路面與壓實機械生產企業普遍感到贏利艱難。
他認為,導致路面與壓實機械行業盈利能力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產品原材料價格上漲,成本增高以及打價格戰等影響了贏利能力。
路面與壓實機械行業是一個市場規模不大的行業,近年來進入這個行業的企業不斷增加,使行業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有的企業不是靠技術、產品質量和企業管理水平進行競爭,而是依靠降低產品價格來擴大市場。個別企業甚至采用不正當手段,搞惡性競爭,結果使產品價格越來越低。即使在原材料價格和管理費用不斷上漲的情況下,產品價格也難以相應上調。因為大家都投鼠忌器,擔心價格上調會影響自己的市場份額,這種現象在壓路機行業特別明顯。例如由于壓路機產品價格實在太低,多數企業不得不在2008年4月和7月對產品適當提價,經過兩次提價之后,有的壓路機產品才恢復到1994年的價格。由此可見,搞價格競爭使產品價格偏低到了何等程度。目前在路面與壓實機械的出口產品中,也存在著打價格戰的現象,由于相互壓價,使產品價格壓得很低,得利的卻是國外經銷商,所以無序的價格競爭是贏利能力的殺手。
應對危機首先提高贏利能力
吳竟吾認為,在金融危機面前,首先應加大技術創新,進一步提高現有產品的質量和技術含量。要提高贏利能力,不能單純靠提高產品價格,必須在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的前提下,相應提高產品利潤,真正做到優質優價,貨真價實。對現有的中、低檔產品,要進一步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同時加大技術創新,提高技術含量。而現有的國產高端產品,價格比國外產品低很多,要努力縮小與國外產品的技術水平差距,以爭取獲得較大的利潤空間。其次,要提高新產品開發起點和贏利能力。路面與壓實機械是專業性強、使用面窄、市場小、品種較多的專用型產品,不是量大面廣的通用型產品。所以我們要充分認識路面與壓實機械的這些特點,提高新產品開發起點,敢于做世界一流產品,敢于向世界名牌挑戰。在開發新產品時要注意在保證產品技術水平不低于國外產品的前提下,使產品的價格也不與國外產品相差太大。目前我們開發的許多新產品,技術性能和主要配套件與國外產品一樣,但價格相差很大,一般比國外產品價格低1/3~1/2.特別是一些國外開發生產時間不太長的產品,如路面銑刨機、瀝青路面冷再生機和瀝青路面冷再生設備等,我們更要特別注意應提高其開發起點和盈利能力。
回歸理性競爭打好服務牌
廈工三明重型機器有限公司鄭玉和認為,企業以利潤生存,以產品質量開拓市場、贏得用戶,這是市場競爭的基點,也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需求。企業競爭的理性回歸,將是規范市場競爭的首要條件。
作為國內路面機械制造企業,應該不斷提升產品技術含量,提高產品質量,完善產品種類,厚積薄發,為路面機械的技術發展貢獻應有的能力。同時,各制造企業還應該在營銷方式上加強規范,全面提高產品的服務水平,加強商務條款的控制,使得產品保持合理的利潤,形成良性循環,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企業進行市場細分,揚長避短,進入相關市場領域,從而在該領域占領先機,取得競爭優勢,是企業獲取新的利潤增長點和企業新發展的良好選擇。
鄭玉和表示,現在企業正向“后市場”延伸。對于整個工程機械行業而言,進入后市場時代的標志是核心市場從產品轉移到服務。增值服務永遠能吸引客戶,它使用戶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效益。同時,提高自然資源的再利用率,并使企業獲得利潤新的增長點。企業只有在營銷思路上的拓展,服務理念上的提升,組織架構上的建立,人力資源的培訓等方面,順勢而為,推陳出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領先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