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川渝經濟區水泥發展與需求的探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4-0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重慶市水泥協會 馬澤民
核心提示:川渝經濟區水泥發展與需求的探討
  1997年3月14日,重慶市由四川省轄市正式成為中央直轄市。目前,重慶市幅員面積8.2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四川省的17%),常駐人口2839萬(相當于四川省的35%)。重慶地位雖然變了,但與四川唇齒相依、山水相連無力改變。重慶市(除了大庫區外)與四川省都是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和民族地區于一體,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全面建小康,加快城鎮化進程任務繁重(城鎮人口比例:重慶為50.5%、四川為37.4%)。古人云:“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物流成本高,川渝經濟區水泥市場相對封閉、獨立。去年5月12日,汶川發生了強烈地震,致使水泥需求旺盛,但“地震并沒有破壞四川水泥生產體系”,地震中損毀的水泥產能250萬噸(濕法100萬噸、立窯110萬噸、其他40萬噸),只占全省總產能的3.2%,占受災地區水泥產能的8.5%。災后重建中,國家又明文規定四川省落后水泥產能延長3年淘汰。初識省情與市情,這對探討川渝經濟區水泥發展與需求很有必要。

  昨天——落后居多需調整結構

  1.2008年川渝水泥企業基本情況。

  分析:①川渝地區淘汰落后水泥產能還有較大空間;

 ?、诖ㄓ逅嗫偭空既珖嗫偭康?.82%,利潤總額占全國水泥利潤的14.87%。

  2.2007年~2008年重慶市“一圈兩翼”水泥產量、消費量情況。

  說明:“一圈兩翼”系指“一小時經濟圈”(23個區縣);“兩翼”分別指“渝東北翼”(11個區縣)和“渝東南翼”(少數民族地區、6個區縣)。

  分析:①2007年,“一小時經濟圈”水泥產量及消費量分別占全市的75.3%和76.9%;

 ?、?008年,“一小時經濟圈”水泥產量及消費量分別占全市的76.3%和75.2%;

 ?、郾币頌樯綅{庫區,水泥需求增速達21.5%,水泥缺口由2007年的25萬噸上升到2008年的121萬噸,湖北水泥入渝和“一小時經濟圈”水泥輻射填補北翼水泥缺口。

  由此可見:“一小時經濟圈”絕對是重慶市水泥主產區和水泥主消費區。

  今天——產能過剩需控制總量

  2008年,川渝新型干法水泥產能分別為2670萬噸和1940萬噸,在已投產線中小線較多(四川、重慶1200t/d及以下生產線分別為7條和11條),確實需要調整結構、淘汰落后。

  在“統籌城鄉發展實驗區”,擴大內需,增加投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災后重建和市場需求拉動下,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和本土的強勢企業,在川渝大地掀起了爭先恐后建設新型干法水泥的熱潮。

  1.四川省投產、在建、擬建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情況。

  分析:①投產線平均規模為2537t/d;

 ?、谠诮ň€平均規模為3279t/d;

 ?、蹟M建線平均規模為3664t/d。

  2.重慶市投產、在建、擬建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情況。

  分析:①投產線平均規模為1960t/d;

 ?、谠诮ň€平均規模為3636t/d;

 ?、蹟M建線平均規模為4320t/d。

  可以看出:川渝經濟區在建擬建水泥線共81條和49條。若全部建成將新增水泥產能18970萬噸,再加上川渝經濟區2008年水泥產能12000萬噸,則總產能將達到31000萬噸左右,產能過剩毫無懸念。

  3.按照項目投資資金到位是關鍵的標準預測:川渝經濟區在建擬建生產線成功率有多少?

  根據本人多年調研總結:“不差錢”(業主資本金和融資或貸款資金必須按工程進度到位)是建成項目投產的關鍵。

  川渝經濟區在建擬建水泥生產線(產能)成功率預測。

  分析:川渝地區在建擬建水泥生產線(產能)成功率為58.5%。據調查了解:2009年4月~5月,四川將有11條線、32000t/d投產;2009年重慶市至少有11條線、34600t/d投產。

  同時,重慶市為控制水泥總量、優化結構,于2008年12月15日發出了《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關于促進水泥工業結構調整意見的通知》渝辦發(008)353號文件,明確提出了調整目標:

  重慶市水泥工業2008年~2012年調整目標。

  為實現調整目標主要措施:

 ?、僖押藴薯椖?2個月內未開工,核準文件失效;

 ?、趦灮瘏^域布局,“一小時經濟圈”不再核準新型干法水泥項目,其他14個區縣2009年12月31日前暫停核準新型干法水泥項目,以后根據市場需求及全市水泥產能情況確定是否新核準項目;渝東南、渝東北各區縣(自治縣)要結合本地市場和資源條件,合理布局新型干法水泥;

 ?、奂哟筇蕴浜螽a能的力度———只能以淘汰落后產能的方式發展新型干法水泥,不新鋪攤子。

  ④嚴格核準資料要求。項目單位在報送核準申請時,須附可行性研究報告、規劃選址意見書、用地預審意見、環境影響評價批復文件、節能評審批復文件、水泥行業管理意見及35%以上資本金的資信證明、銀行貸款承諾、滿足項目開采30年以上的石灰石及配料資源保證和開采許可證、淘汰落后水泥產能方案等資料。

  5.四川省3年基本完成災后重建并恢復到災前水平需要多少水泥?

  根據2008年9月4日國務院新聞辦就四川汶川地震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所公布的災情實況,預測災后重建所需水泥用量。

  6.到2012年川渝經濟區水泥總產能預測。

  7.川渝經濟區水泥過快發展集中放量市場難以支撐。

  主要體現在:生產所需的原燃材料(煤炭、電力、混合材)、人才技術、資本市場;國定資產投資市場;水泥銷售的區域市場;落后產能退出市場等的支撐力度不夠。

  明天——需求有度盼戰略重組

  1.水泥需求與國民經濟發展、投資關聯度密切。

  2.四川省、重慶市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GDP目標、固定投資額度等增長速度都是由省、市人代會提出的。

  2012年以前,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統籌城鄉發展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城鄉居民收入達到西部地區較高水平,收入差距逐步縮小;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07年下降20%;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三峽庫區長江干流水質達到Ⅱ類。

  到2020年,各項改革全面深化,形成統籌城鄉發展的制度體系,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城鄉居民收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收入差距明顯縮??;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進一步顯著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森林覆蓋率達到45%,三峽庫區長江干流水質穩定保持Ⅱ類。

  根據上述量化指標,在一個區域內每年需求多少水泥,根據數理統計規律分析投資與水泥的相關性,以及按GDP增速與水泥產量增速之間的相關性(彈性系數法),即可預測一定時期內水泥需求量。

  3.固定資產投資結構變化,億元投資水泥消費量呈下降趨勢。

  1998年~2008年四川省、重慶市固定資產投資與水泥消費量關系

  4.2009年~2012年川渝水泥需求預測:四川省和重慶市水泥年平均需求量分別為9000萬噸左右和4300萬噸左右。

  5.川渝水泥市場發展趨勢:2009年水泥生產企業過著“秋天”,有較大盈利;2010年水泥生產企業(特別是第三季度后)“進入夏天”競爭激烈,盈利下降;2011年水泥生產企業“進入寒冬”,競爭慘烈,盈虧難測;2015年前后水泥生產企業戰略重組基本完成,水泥生產企業“進入春天”,正常盈利有序發展。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