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秦皇島新使命:兩億噸大港西擴腹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3-1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煤炭網
核心提示:秦皇島新使命:兩億噸大港西擴腹地
  如今,秦皇島港已經全面開始著手“西港東遷”工程。隨著這一工程的進行,秦皇島港也迎來了自身的“華麗轉身”。秦皇島發改委主任徐憲民代表告訴記者,西港東遷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擴展秦皇島港口的雜貨、集裝箱功能。

  據統計,2007年秦皇島港全年吞吐量就達到2.45億噸,成為全球首個2億噸煤炭輸出大港。但和相鄰港口一樣,如何解決雜貨、集裝箱業務“吃不飽”的狀況,這是在向綜合性大港邁進的秦皇島港不容回避的一個現實。

  如今腹地的延伸和爭奪成為關系環渤海港口生存發展的大問題。渤海灣集中了40多個港口,構成了中國最為密集的港口群,港口間競爭的激烈可見一斑。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秦皇島明確提出支持在承德發展內陸港。這無疑對秦皇島港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內陸港就是具有口岸功能、港口功能和貨物集散等功能的現代物流平臺。專家認為,謀建內陸港是港口貨源突圍的必然選擇。

  目前秦皇島港的近鄰——天津港已在內陸地區建立了多個內陸港。在2010年之前,天津港更是要在陜西、四川等省份的14個省會城市或主要集裝箱貨源生成地都建立內陸港。

  秦皇島港也曾有在包括張家口、滿洲里等七八個城市建內陸港的意向。最終率先選定承德,徐憲民透露是得益于“冀東經濟區”框架下的秦承合作,“‘冀東經濟區’的建立使秦皇島在腹地爭奪占得先機?!?

  承德內陸港建立后,可實現和秦皇島港功能對接,不僅承德及其鄰近地區擁有了自己的“出海通道”,外貿進出口成本大大節省,秦皇島港自身的港口功能也得到擴展。

  有代表委員指出,秦承對接,對秦皇島港腹地的延伸可謂關鍵一步,港口的視野將通過承德向西北連接內蒙古西部、陜西、山西北部,向東又可輻射遼寧西部地區。

  交通發力縮短距離

  爭取承秦高速公路、新民航機場項目暑期前開工

  “應該看到,中央擴大內需等一系列重大舉措的出臺,為我們推進鐵路、公路、機場、港口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破解發展空間不足、港口腹地狹小等多年想解決而未解決的瓶頸制約提供了難得機遇。”2月17日,秦皇島市市長朱浩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席話,使得秦皇島港務集團副總經理周忠義代表頗為振奮。

  在秦皇島港,人們喜歡用“唇齒相依”來形容港口和大秦鐵路間的關系。他告訴記者,正是有了我國第一條煤炭運輸專線——大秦鐵路的建設,才有了如今秦皇島港“北煤南運”的主樞紐地位,同時也使之成為世界第一煤炭輸出大港。

  周忠義注意到,目前與秦皇島相鄰的環渤海各港口都掀起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熱潮。根據《山東省2008-2015年鐵路建設規劃》,該省“四縱四橫”的鐵路網主骨架已躍然紙上,而每一條橫向鐵路干線,都相應地與山東省的一個主力大港相連,形成對港口的強大支撐。

  周忠義認為,此次該市在建和謀劃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無疑使秦皇島港在新一輪環渤海港口競爭中,再次占得交通支撐優勢。

  有代表委員把這次秦皇島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形象地形容為“海陸空全面發力”。

  記者了解到,新民航機場已選址昌黎,項目爭取在暑期前開工。目前秦皇島使用的山海關機場系軍民兩用機場,民航規劃和擴建均受到嚴格限制,已無發展空間。而新民航機場建設,進一步打開進出秦皇島的空中通道。

  徐憲民認為,利用這次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機遇,打通困擾該市交通的梗阻,使“血脈”連接成網,暢通無阻。

  雖然海、陸、空各種交通方式都有,但缺少連接京津的快速通道,是長期以來制約秦皇島發展的一個瓶頸。津秦客運專線的建設和京唐城際鐵路的謀劃,將拉近秦皇島與京津兩地時空距離。據介紹,津秦客運專線通車后,津秦全程運營時間將縮短到1小時。京唐城際鐵路實施后,京秦間的時間也將縮至1個半小時。

  記者了解到,承秦高速公路項目也將爭取在暑期前開工。秦皇島正在謀劃至承德的干線鐵路,密切與承德的交通聯系。

  重構產業再辟港區

  “提速”山海關港區建設,力促港城產業升級

  在今年“兩會”上,秦皇島市市委書記王三堂多次指出:“生態環境是秦皇島經濟發展的底線?!庇浾吡私獾?,近年來,該市淘汰落后產能和節能減排的步伐不斷加快。

  “按照‘中國北方先進制造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港口物流集散基地和生態休閑度假中心’產業定位,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構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痹凇墩ぷ鲌蟾妗分?,該市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方向已然清晰。

  “應該看到,金融危機帶來產業格局的重新分工與調整,為我們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提供了重要契機?!痹凇皟蓵鄙?,市長朱浩文強調說。

  而對正謀求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的港城來說,港口優勢無疑已開始轉化為城市臨港產業提升發展的優勢。

  大連海事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劉斌認為,如今環渤海各省市支持自己的龍頭港口發展,目的之一就是提升城市和區域經濟競爭力、對外開放層次和水平,以及在當下國家新一輪重化工發展熱潮中占領臨港經濟高地。

  記者注意到,“加快山海關港區建設”再次被寫進該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在出席“兩會”的許多代表委員看來,山海關港區的建設不僅關系港口未來的發展,同時也為秦皇島抓住這次產業格局重新分工調整的機會,加快臨港產業改造升級提供了一個著力點。

  山海關港區選址在連接華北和東北的秦皇島山海關區,建設分為三期,首期包括兩個3.5萬噸的泊位,后期還將建設5萬噸、10萬噸泊位。

  在規劃中,這里未來將成為臨港加工業、重大裝備制造業基地。記者在這里采訪時看到,雖然新港區還在建設之中,但一些重型裝備制造業已紛紛到緊鄰山海關港區的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落戶”?!斑^去這一類的項目根本都不可能考慮在這里投資?!鼻鼗蕧u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胡英杰代表高興地對記者說:“正是港口的建設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

  哈爾濱動力設備物流有限公司是較早進入這里的企業,企業選址的主要原因就是看中了在建的山海關港區的地緣優勢、水陸便捷的運輸條件。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發電設備單件物體體積龐大,一般商業港口難以達到運輸要求。而新港區為此類重大裝備制造業企業特別量身打造的基礎設施,完全能夠滿足運輸需要。

  胡英杰告訴記者,山海關港區對當地產業影響遠不只于此。目前已經有多家國際、國內知名糧油企業到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落戶。

  對大型糧油企業來說,運輸成本在企業運行成本中占很大比重。山海關港區不僅臨海,同時還緊鄰重要的鐵路樞紐———山海關火車站。企業在這里設廠,能大大減少運輸環節產生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因而頗具吸引力。

  記者了解到,秦皇島高新技術開發區裝備制造業基地逐步成形的同時,目前已經成為了中國北方最大的糧油食品加工基地。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