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15000億元將投資基礎設施建設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3-1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華建筑報
核心提示: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15000億元將投資基礎設施建設

  2009年3月6日上午10時,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記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財政部部長謝旭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就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對于國內外普遍關注的4萬億元投資問題,張平給出了詳細解釋。張平指出,擴大投資是刺激經濟增長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為了有效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經濟,特別是實體經濟的沖擊,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特別是四季度以后,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擴大內需,包括擴大消費、擴大投資的政策措施。當然在這同時,中央也在積極地穩定出口。

  基礎設施建設將成投資重點

  對于擴大投資方向,張平強調,中央政府一開始提出的投資方向和重點就是非常明確的,這一次的擴大投資一定不去搞一般的加工工業,不去搞重復建設,要把重點鎖定在關注民生、關注“三農”,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做好節能減排工作上,同時也要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求,國家發改委和有關部門認真地進行了研究,按照關注民生、關注“三農”,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節能環保,調整經濟結構的要求,對“十一五”規劃和其他一些中長期專項規劃進行了分析匯總,從去年的四季度開始到2010年底,這兩年多的時間里面有4萬億元的投資規模。

  4萬億不都是中央政府投資

  4萬億元資金的構成是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張平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這4萬億的資金構成是按照現行的投資補助標準和補助政策來計算的。這些錢不都是由中央政府出,有一些還需要地方來承擔,有一些還可以吸收社會投資,包括企業的投資和民間的投資,中央政府的投資是11800億元。張平還舉例說明了投資構成問題,比如對教育、對學校的投資,中央政府對規劃內項目承擔三分之二的投資,地方需要承擔三分之一。比如對民生工程的廉租房建設,中央政府對中部地區每一個平方米補助300元,對西部地區每個平方米補助400元,對東部地區則不給予補助。

  4000億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設

  4萬億元投資的構成為:基礎設施建設,鐵路、公路、機場、水利等等,大體上是15000億元左右;教育、衛生、文化、計劃生育等社會事業方面,大體上是1500億元;民生工程,主要是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房,林區、墾區、煤礦棚戶區改造,大體總的規模是4000億元左右;農村的民生工程包括水、電、路、氣、房,就是農村安全飲水、農村電網改造、農村道路建設、農村沼氣建設、農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大體上是3700億元;節能減排、生態工程大體上是2100億元;調整結構和技術改造,大體上是3700億元左右;汶川大地震重點災區的災后恢復重建10000億元,總的構成是4萬億元。“這4萬億元的構成實際上也是一個安排的過程,根據形勢發展的變化,也會有一些變化。”張平說。

  張平還對4萬億元投資計劃作了幾點說明:第一,這一些項目的確定,都是按照“十一五”規劃,以及其它中長期規劃來選定的;第二,需要中央承擔的11800億元投資,在具體年度的安排中,要經過全國人大的審議批準;第三,這些項目在實施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因為形勢是在不斷變化的,在實施的過程中,可能某一些方面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投入,有一些方面可能還需要做一些調整。

  同時,張平也指出,最近國務院批準了十個重點產業的調整和振興規劃,這十個產業的調整振興規劃有一些項目就要納入到中央給予支持的范疇,要安排一定數量的技術改造貼息資金。所以,在執行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變化。

  “兩個明確”、“兩個嚴格”

  保證投資落實

  當記者問到怎樣來保證這些項目的落實,怎樣保證不出現重復建設,怎樣把這些錢花好時,張平給出了“兩個明確”、“兩個嚴格”的答案。

  張平對“兩個明確”、“兩個嚴格”作了詳細解釋。第一,明確方向,也就是投資的方向。中央一開始的指導思想是非常明確的,不搞一般性的加工工業,不搞重復建設,重點就是民生工程,就是農業,就是基礎設施,就是社會事業,就是節能環保,就是技術進步。第二,明確責任。地方的項目,地方政府是責任主體;中央的項目,中央的部門和中央企業是責任主體。所以在安排的過程中,一定要執行中央的決策部署。

  “兩個嚴格”一個是嚴格審查,一個是嚴格監管。嚴格審查就是要按照規劃、按照產業政策、按照準入標準來審定這些項目。在這同時,有財政部門的審查,有信貸部門的審查,還有土地部門的審查和環保部門的審查。

  嚴格監管,就是對這些資金的使用,對這些項目的安排,一定要加強監管。除了要求各個相關的部門監管之外,為落實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的增長政策,中央成立了24個檢查組,牽頭的是中央紀委和監察部,還有審計署,參與的部門包括了發改委和財政部。

  整個落實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政策過程中,這個檢查組要長住在地方,對中央負責。通過這樣一系列的舉措,既保證安全、合理、有效使用投資,也可避免重復建設,避免“兩高一資”,避免這些資金被截留挪用。

  “從現在檢查的情況、我們調度的情況來看,實施的情況是好的,沒有發現大的問題。”張平說。

  背景資料

  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出臺更加有力的擴大國內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后重建,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國務院出臺的十項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分別為:

  一是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對廉租住房建設支持力度,加快棚戶區改造,實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

  二是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沼氣、飲水安全工程和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完善農村電網,加快南水北調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強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加大扶貧開發力度。

  三是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一批客運專線、煤運通道項目和西部干線鐵路,完善高速公路網,安排中西部干線機場和支線機場建設,加快城市電網改造。

  四是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推進中西部地區特殊教育學校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

  五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快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強重點防護林和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建設,支持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建設。

  六是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支持高技術產業化建設和產業技術進步,支持服務業發展。

  七是加快地震災區災后重建各項工作。

  八是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提高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等標準,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體等社保對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農村低保補助,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和優撫對象生活補助標準。

  九是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減輕企業負擔1200億元。

  十是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合理擴大信貸規模,加大對重點工程、“三農”、中小企業和技術改造、兼并重組的信貸支持,有針對性地培育和鞏固消費信貸增長點。

  初步匡算,實施上述工程建設,到2010年底約需投資4萬億元。為加快建設進度,會議決定,2008年四季度增加安排中央投資1000億元,2009年災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億元,帶動地方和社會投資,總規模達到4000億元。其中4萬億投資分布情況如下: 

  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億元; 

  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3700億元; 

  鐵路、公路、機場、城鄉電網:18000億元; 

  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400億元;

  生態環境:3500億元; 

  自主創新結構調整:1600億元; 

  災后的恢復重建、重災區:10000億元。


2008年原計劃4萬億投資結構圖


調整后的4萬億投資結構圖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