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時節,大巴山乍暖還寒,但在南江縣到處可見火熱的勞動場景:田園里農民在忙碌,重點工地建設現場機器在轟鳴,機關里工作井然有秩……
料峭春寒擋不住溫情的腳步。2月4日,當人們還沉浸在濃濃的春節氛圍中時,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仲彬率市委常委、秘書長姚義賢和市委辦、市發改委、市交通局、市規劃和建設局、市國土資源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一行,風塵仆仆趕赴南江,深入鄉村倒房重建戶和項目重點建設工地檢查指導工作。市委書記的到來,大山深處如沐春風,暖意融融。
“我們不但要改善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條件,還要改善老百姓的生產生活觀念。”
上午9時,李仲彬一行來到赤溪鄉空山村察看倒房情況。看著蒲云生老人的小洋房,李仲彬很是高興,握著老人的手親切地拉起了家常:“您家倒房重建國家給了多少補助?修了幾間房呀?”
“政府補助了1.9萬元。這全靠國家的政策好啊!共修了四個口面9間房呢!”老人無限感激。
僅看見兩位老人在家,李仲彬不禁問道:“兒女們沒在家嗎?”
“呵呵,過年回來一大家人呢!現在他們都在忙,有的到地里去了,有的又外出打工了。”
“教育他們要孝順哈,要關心老人,尊重老人,對吧?”
“就是,就是,兒女們都很孝順。”老人滿足地說。
“到屋里看看。”在主人的引領下,李仲彬興致勃勃地察看新居的臥室、廚房和飲用水情況,詳細詢問修房花費、防震及政府補助的具體情況。當村干部和圍在身旁的村民說需要重建房的村民都已在年前全部住進了新居時,李仲彬放心地點了點頭。
歡笑聲中,李仲彬來到了倒房戶文傳彬家。文傳彬兩個兒子的房屋在震災中嚴重受損,國家補助資金后,加上他們在外務工所掙的錢,兄弟倆合伙修了一幢漂亮的三層小洋樓。李仲彬祝福文傳彬老人:家庭和睦,人丁興旺,財源滾滾。
在倒房戶李永成、蔣英家,李仲彬一行進屋圍坐在電烤爐旁。得知他們家修房自籌了8萬多元,國家補助了1.9萬元,李仲彬夸贊他們自力更生做得好:“生活就要像電烤爐一樣紅紅火火!”走出李永成、蔣英的新房,李仲彬對在場的干部群眾說:“從老百姓的精神面貌來看,展現了自立、不等不靠不要的樸實精神。倒房戶的重建,是我們災后重建的重中之重,因為它與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民生問題就解決不好。”在房屋結構上,李仲彬強調,要引導老百姓結合川東北的實際,盡量建具有個性的川北民居,這樣才能與生態和自然融為一體。政府要加強這方面的宣傳引導,提供川北民居建房的多種方案、多種圖紙,供他們選擇,讓老百姓建符合本地自然、本地人文、本地民風民俗的房屋。這是一個魂的問題,文化的魂體現在什么地方?體現在特色,沒有特色的東西是沒有生命力的,沒有魂的東西是沒有生命力的。
李仲彬特別強調,我們不但要改善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條件,更要改善老百姓的生產生活觀念。房屋不是財富的象征,要讓大家消除攀比心理,讓他們樹立經營意識、擴張意識和錢找錢的意識,讓老百姓發家致富。
在南江縣職業中學,李仲彬察看了校區倒房重建工程。他說,學校是孩子們上課、住宿、生活的地方,一定要讓建設的質量經得起歷史檢驗。汶川大地震,很多學校倒塌,造成很多孩子遇難,主要是存在質量問題。在整個建設過程當中,要有完整的體系來保證質量,如果在施工當中發現偷工減料,要嚴肅查處,絕不姑息。
在南江縣重建辦,李仲彬充分肯定了南江重建的工作流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掛圖作戰,量化到人頭、量化到月份,責任到每一個領導、每一個部門的工作方法值得借鑒。對于重建工作,李仲彬要求,要按照省里“兩個加快”和“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以及市委“兩個強力推進”的要求,做好南江災后重建工作和南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對重點企業只能開‘綠燈’,杜絕開‘紅燈’,要保速度、保質量、保安全。”
在南江縣東榆鎮大沙壩,新建的水泥旋窯高高聳立,工地上車輛來往穿梭,忙碌的工人們揮汗如雨。頭戴安全帽,李仲彬一行來到在建廠區現場。
在建的南威水泥公司占地227畝,總投資2.96億元,投產后年生產水泥120萬噸,年創產值4.5億元,將帶動相關產業實現3至5億元的經濟收益。
李仲彬聽取了工地負責人的情況介紹。當得知大年三十工地都沒停工,工人們加班加點搶工期搶進度,確保按期試車點火時,李仲彬很高興,當場表態市縣懸獎公關,并把該企業作為自己的掛聯企業。他要求市、縣相關部門做好服務工作,對重點企業只能開“綠燈”,不準開“黃燈”,杜絕開“紅燈”,要保速度、保質量、保安全,確保3月31日成功試車點火。
李仲彬指出,巴中的災后重建需要大量的水泥,我們的鐵路、高速路、學校、醫院等民生工程的建設也需要大量的水泥,目前我們用的水泥都是從外地買回來的,成本很高,這個市場我們怎么不去占領呢?南威水泥公司的建成投產,不僅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還有很強的社會效應和政治效應。
來到南江縣城市污水處理廠,只見工地上機聲轟鳴,一片繁忙景象。該工程自去年6月20日開工以來,已完成場地平整13000平方米,開挖土方21000立方米,基礎回填68500立方米,澆筑混凝土6710立方米,制安鋼筋385噸,完成綜堤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500萬元。
李仲彬說,污水處理一定要在技術和質量上動腦筋,不能做一種擺設,這邊進去,那邊直排出來。不管從法律層面來講還是從道德層面來講,不能干沒有良心的事。建設速度要加快,質量要保證,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尤其要經得起老百姓的檢驗。今后巴河的水、南江的水變清了,老百姓就滿意了。
“說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我們一定要齊心協力唱好南江春天的故事。”
關于下一步工作,李仲彬強調,第一、加快推進災后重建。盡管我們的災后重建工作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這項工作還要進一步細化、深化,還要進一步落實。災后重建這項工作是老百姓關注的焦點、熱點和難點,我們要知難而上。加快推進災后重建,就要按照已經制定好的規劃扎扎實實地推進,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全體上下齊心協力整合資源抓好落實。南江掛圖作戰的做法很好,但關鍵是要看最后的作戰效果。
第二、大力實施民生工程。一是就業促進工程,對南江來講,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有一些企業可以解決一些就業,還有基礎設施建設也可以解決一些就業。二是扶貧解困工程。這方面任務很重,扶貧解困還是解決“四難”的問題,要把老百姓的“四難”問題解決好。當然還涉及到其他貧困群體。三是教育助學工程,要做到應免盡免。“兩免一補”在個別鄉鎮、個別地區還存在問題,這需要市、縣進一步做好工作,一定要做到應免盡免。四是社會保障工程。這是一個系統工程,省里面的文件說得很清楚,特別是城鄉保障、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等問題,一定要靜下心來認真研究。因為社會保障是社會穩定的一個前提。五是醫療衛生工程。對于南江來講,農民的參合率提高了,關鍵是要農民看病更加方便,還要進一步降低門檻,簡化辦事程序。六是百姓的安居工程,要量力而行,要結合實際,把這項工程做好。七是道路暢通工程,特別要解決好村道路暢通的問題,不能強行攤派,要尊重老百姓的意愿,自建自管。八是環境治理工程,要抓好鄉鎮、村社、農戶環境整治。
第三、培育壯大特色產業。要結合實際,哪些產業能夠壯大、哪些產業不能培育壯大,哪些是特色產業、哪些不是特色產業,這些要心中有數。對于南江來說,旅游是個大產業,要未雨綢繆,數年以后,大交通一形成,它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就會顯現出來。
說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我們一定要齊心協力唱好南江春天的故事。
料峭春寒擋不住溫情的腳步。2月4日,當人們還沉浸在濃濃的春節氛圍中時,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仲彬率市委常委、秘書長姚義賢和市委辦、市發改委、市交通局、市規劃和建設局、市國土資源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一行,風塵仆仆趕赴南江,深入鄉村倒房重建戶和項目重點建設工地檢查指導工作。市委書記的到來,大山深處如沐春風,暖意融融。
“我們不但要改善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條件,還要改善老百姓的生產生活觀念。”
上午9時,李仲彬一行來到赤溪鄉空山村察看倒房情況。看著蒲云生老人的小洋房,李仲彬很是高興,握著老人的手親切地拉起了家常:“您家倒房重建國家給了多少補助?修了幾間房呀?”
“政府補助了1.9萬元。這全靠國家的政策好啊!共修了四個口面9間房呢!”老人無限感激。
僅看見兩位老人在家,李仲彬不禁問道:“兒女們沒在家嗎?”
“呵呵,過年回來一大家人呢!現在他們都在忙,有的到地里去了,有的又外出打工了。”
“教育他們要孝順哈,要關心老人,尊重老人,對吧?”
“就是,就是,兒女們都很孝順。”老人滿足地說。
“到屋里看看。”在主人的引領下,李仲彬興致勃勃地察看新居的臥室、廚房和飲用水情況,詳細詢問修房花費、防震及政府補助的具體情況。當村干部和圍在身旁的村民說需要重建房的村民都已在年前全部住進了新居時,李仲彬放心地點了點頭。
歡笑聲中,李仲彬來到了倒房戶文傳彬家。文傳彬兩個兒子的房屋在震災中嚴重受損,國家補助資金后,加上他們在外務工所掙的錢,兄弟倆合伙修了一幢漂亮的三層小洋樓。李仲彬祝福文傳彬老人:家庭和睦,人丁興旺,財源滾滾。
在倒房戶李永成、蔣英家,李仲彬一行進屋圍坐在電烤爐旁。得知他們家修房自籌了8萬多元,國家補助了1.9萬元,李仲彬夸贊他們自力更生做得好:“生活就要像電烤爐一樣紅紅火火!”走出李永成、蔣英的新房,李仲彬對在場的干部群眾說:“從老百姓的精神面貌來看,展現了自立、不等不靠不要的樸實精神。倒房戶的重建,是我們災后重建的重中之重,因為它與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民生問題就解決不好。”在房屋結構上,李仲彬強調,要引導老百姓結合川東北的實際,盡量建具有個性的川北民居,這樣才能與生態和自然融為一體。政府要加強這方面的宣傳引導,提供川北民居建房的多種方案、多種圖紙,供他們選擇,讓老百姓建符合本地自然、本地人文、本地民風民俗的房屋。這是一個魂的問題,文化的魂體現在什么地方?體現在特色,沒有特色的東西是沒有生命力的,沒有魂的東西是沒有生命力的。
李仲彬特別強調,我們不但要改善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條件,更要改善老百姓的生產生活觀念。房屋不是財富的象征,要讓大家消除攀比心理,讓他們樹立經營意識、擴張意識和錢找錢的意識,讓老百姓發家致富。
在南江縣職業中學,李仲彬察看了校區倒房重建工程。他說,學校是孩子們上課、住宿、生活的地方,一定要讓建設的質量經得起歷史檢驗。汶川大地震,很多學校倒塌,造成很多孩子遇難,主要是存在質量問題。在整個建設過程當中,要有完整的體系來保證質量,如果在施工當中發現偷工減料,要嚴肅查處,絕不姑息。
在南江縣重建辦,李仲彬充分肯定了南江重建的工作流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掛圖作戰,量化到人頭、量化到月份,責任到每一個領導、每一個部門的工作方法值得借鑒。對于重建工作,李仲彬要求,要按照省里“兩個加快”和“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以及市委“兩個強力推進”的要求,做好南江災后重建工作和南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對重點企業只能開‘綠燈’,杜絕開‘紅燈’,要保速度、保質量、保安全。”
在南江縣東榆鎮大沙壩,新建的水泥旋窯高高聳立,工地上車輛來往穿梭,忙碌的工人們揮汗如雨。頭戴安全帽,李仲彬一行來到在建廠區現場。
在建的南威水泥公司占地227畝,總投資2.96億元,投產后年生產水泥120萬噸,年創產值4.5億元,將帶動相關產業實現3至5億元的經濟收益。
李仲彬聽取了工地負責人的情況介紹。當得知大年三十工地都沒停工,工人們加班加點搶工期搶進度,確保按期試車點火時,李仲彬很高興,當場表態市縣懸獎公關,并把該企業作為自己的掛聯企業。他要求市、縣相關部門做好服務工作,對重點企業只能開“綠燈”,不準開“黃燈”,杜絕開“紅燈”,要保速度、保質量、保安全,確保3月31日成功試車點火。
李仲彬指出,巴中的災后重建需要大量的水泥,我們的鐵路、高速路、學校、醫院等民生工程的建設也需要大量的水泥,目前我們用的水泥都是從外地買回來的,成本很高,這個市場我們怎么不去占領呢?南威水泥公司的建成投產,不僅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還有很強的社會效應和政治效應。
來到南江縣城市污水處理廠,只見工地上機聲轟鳴,一片繁忙景象。該工程自去年6月20日開工以來,已完成場地平整13000平方米,開挖土方21000立方米,基礎回填68500立方米,澆筑混凝土6710立方米,制安鋼筋385噸,完成綜堤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500萬元。
李仲彬說,污水處理一定要在技術和質量上動腦筋,不能做一種擺設,這邊進去,那邊直排出來。不管從法律層面來講還是從道德層面來講,不能干沒有良心的事。建設速度要加快,質量要保證,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尤其要經得起老百姓的檢驗。今后巴河的水、南江的水變清了,老百姓就滿意了。
“說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我們一定要齊心協力唱好南江春天的故事。”
關于下一步工作,李仲彬強調,第一、加快推進災后重建。盡管我們的災后重建工作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這項工作還要進一步細化、深化,還要進一步落實。災后重建這項工作是老百姓關注的焦點、熱點和難點,我們要知難而上。加快推進災后重建,就要按照已經制定好的規劃扎扎實實地推進,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全體上下齊心協力整合資源抓好落實。南江掛圖作戰的做法很好,但關鍵是要看最后的作戰效果。
第二、大力實施民生工程。一是就業促進工程,對南江來講,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有一些企業可以解決一些就業,還有基礎設施建設也可以解決一些就業。二是扶貧解困工程。這方面任務很重,扶貧解困還是解決“四難”的問題,要把老百姓的“四難”問題解決好。當然還涉及到其他貧困群體。三是教育助學工程,要做到應免盡免。“兩免一補”在個別鄉鎮、個別地區還存在問題,這需要市、縣進一步做好工作,一定要做到應免盡免。四是社會保障工程。這是一個系統工程,省里面的文件說得很清楚,特別是城鄉保障、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等問題,一定要靜下心來認真研究。因為社會保障是社會穩定的一個前提。五是醫療衛生工程。對于南江來講,農民的參合率提高了,關鍵是要農民看病更加方便,還要進一步降低門檻,簡化辦事程序。六是百姓的安居工程,要量力而行,要結合實際,把這項工程做好。七是道路暢通工程,特別要解決好村道路暢通的問題,不能強行攤派,要尊重老百姓的意愿,自建自管。八是環境治理工程,要抓好鄉鎮、村社、農戶環境整治。
第三、培育壯大特色產業。要結合實際,哪些產業能夠壯大、哪些產業不能培育壯大,哪些是特色產業、哪些不是特色產業,這些要心中有數。對于南江來說,旅游是個大產業,要未雨綢繆,數年以后,大交通一形成,它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就會顯現出來。
說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我們一定要齊心協力唱好南江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