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混凝土載體樁:地基基礎的革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2-04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城市化網
核心提示:混凝土載體樁:地基基礎的革命
  近日,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發布了關于首屆北京市發明專利獎評審結果公示的通知,北京波森特巖土工程有限公司的“混凝土樁的施工方法”位于獲獎項目名單之列。由于其主要技術特征為填料、夯實形成復合載體,故命名為“載體樁”。據悉,“載體樁”技術還獲得了2007年度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何為載體樁?

  載體樁技術由北京波森特巖土工程有限公司率先開創,據公司董事長王繼忠介紹,載體樁是一種全新的施工技術,它改變了傳統的地基基礎處理觀念,選擇下部層位穩定、土性較好的土層作為被加固土層,以樁端土體為研究對象。普通樁的承載力主要來源于樁的側摩阻力,而載體樁的承載力主要來自載體,載體通過反復填入建筑垃圾再以3.5噸重錘提升6米進行自由落體夯實,通過三擊貫入度等指標控制密實度,隨后再夯填一定量的干硬性混凝土,從而由內向外形成干硬性混凝土、填充料和擠密土體形成的載體,使樁端土體得到最優的密實,將上部荷載有效傳遞給下面的持力土層,達到提高承載力的目的。

  技術特性

  載體樁是國家發明專利技術,目前已申請了24項發明專利,形成了載體樁技術的廣泛應用專利技術群,已適合絕大部分結構形式和地質條件的應用需要。公司董事長王繼忠介紹,載體樁的特點和優勢可以用四個詞來概括:優質、環保、節約、高效。

  優質:提高工程質量,減少基礎沉降。載體樁充分調動樁端地基土體的承載力,使樁的承載能力大幅提高,一般是同等樁長的普通灌注樁的3-5倍,從而降低了建筑物的整體沉降和不均勻沉降,有效避免建筑物開裂等質量問題。

  環保:消納建筑垃圾,保護城市環境。以建筑垃圾直接作為建筑材料使用,平均一根樁可消納建筑垃圾1-1.5立方米,一棟六層樓房可消納建筑垃圾約200-350立方米,并且在施工過程中不產生任何其它廢料,環保優勢突出。

  節約:減少基礎投資,降低工程造價。由于有效減少樁的長度,同時以大量建筑垃圾替代鋼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從而減少成型材料消耗,直接降低工程造價。相對于一般的地基處理方法,可為建設單位節約20-30%的基礎投資。

  高效:應用范圍廣泛,有效降低樁數,減少基礎工序,施工機械安全,施工速度快捷。

  應用

  載體樁技術現在已經在全國26省175個城市被推廣使用,主要應用在建筑、鐵路、公路、電力、煤碳、石油、石化等領域,如在萬科項目、北京動車段、北六環、南水北調等千余項工程中得到應用,累計為建設單位節約基礎投資超過5000萬元,創造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優良的質量和經濟合理的造價,受到建設單位和開發商的青睞。隨著社會對載體樁技術的了解,載體樁技術的應用前景會更廣闊。

  載體樁改變了傳統的地基基礎處理觀念,被譽為地基基礎中的一次革命。讓建筑的地基部分既穩固又經濟,同時還能促進循環經濟,實現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如果載體樁能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將大大減少建筑的地基造價,全線降低國內的建筑成本,在我國建筑業掀起一場革命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