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舉全力支持鐵路建設紀實
2004年1月,國務院審議通過了我國鐵路史上第一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據這一規劃,到2020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0萬公里,整體路網規模、標準和水平都將有質的飛躍。
消息一經傳開,三秦大地無不歡欣鼓舞,群情激奮。
同年11月,陜西省就召開了全省鐵路建設工作會議。當時的省委主要領導強調,全省上下要充分認識鐵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強加快我省鐵路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顧全大局,主動配合,努力使我省成為全國鐵路建設的最佳施工區之一。
32天之后,也就是12月18日,按照《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鐵道部和陜西省政府正式簽署鐵路建設合作《會談紀要》,達成加快鐵路建設的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確定了投資超過800億元的陜西省鐵路建設“十大重點工程”,從而使陜西一舉成為西部鐵路建設的主戰場,呈現出中心開花、全省聯動的蓬勃發展局面。
這“十大重點工程”分別是:西安至延安鐵路擴能工程,鄭州至西安客運專線,西安經安康至重慶鐵路復線,安康至武漢鐵路復線,西安至平涼鐵路,太原至中衛鐵路,西安經延安至神木鐵路復線,西安鐵路樞紐擴能工程,安康、寶雞和綏德鐵路樞紐建設,陜北能源化工基地鐵路支線建設。
在鐵路建設主戰場拉開后,省委、省政府舉全省之力給予支持,從五個方面狠下功夫。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搞好宣傳教育,動員各方面力量支持鐵路建設。確保每項工作都有分工負責的領導、具體承辦的部門和單位,以妥善處理鐵路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二是對于鐵路建設重點項目,主動與鐵路部門搞好配合,積極開展工作。三是竭盡全力為鐵路規劃項目預留建設條件,把好鐵路建設區域內的土地使用和規劃審批關,依法辦理鐵路建設用地的審批手續。四是努力為鐵路工程建設創造良好環境,提供優質服務。主動加強與鐵路建設單位的聯系與溝通,及時了解并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杜絕亂攤派、亂收費、亂罰款,防止吃、拿、卡、要現象發生。加大鐵路建設沿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力度,堅決打擊各種違法活動。五是千方百計確保工程質量,扎實細致地做好每個環節的工作。
2005年3月18日西安鐵路局正式成立后,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全面承擔起鐵路建設主體責任。他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牢把握歷史機遇,圍繞各項重點工程建設目標,推動鐵路建設快速有序發展。
四年多來,省委、省政府對鐵路建設高度重視。主要領導曾多次到鐵路建設工地了解重點項目建設情況,看望、慰問建設者,并一再強調,我省是一個資源大省,大資源、大產品需要大運輸作支撐。鐵路是節約土地、使用效率高的一種交通方式,是我們在科學發展觀要求下發展交通的重要選擇。要把鐵路建設作為我省基礎設施建設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加大鐵路項目建設力度,為陜西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鐵路運力保障。
為了確保鐵路建設進度,省政府還提出,一把手要作為項目建設第一責任人,積極主動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征地、拆遷等問題,努力為項目建設創造良好的建設環境。要用改革的手段努力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資金短缺問題,運用政策、市場等多種方式,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引導和吸納社會資金投入項目建設。項目建設單位要加快建設進度,同時要始終把生產安全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努力解決好道路建設中的生態環保問題,努力建設安全路、環保路、生態路。
目前,“十大重點工程”部分重點項目已經完成并投入運營,累計完成基本建設投資232.2億元。它們分別是:西延擴能工程新張段2007年6月開通,有力提高了西延鐵路北煤外運能力;延安車站改擴建工程于2007年4月18日正式投用,成為當地“百年不落后”的標志性景觀工程。西安樞紐北環線2006年9月1日較計劃工期提前9個月完成,開通運營后樞紐通過能力提高35%以上。同時,其他建設項目有序推進,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在全省“十大鐵路工程”相繼開工并全面推進的同時,2007年11月24日,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與陜西省省長袁純清再次舉行了加快推進陜西鐵路建設部省會談。在這次會談中,袁純清省長代表陜西省表達了進一步加快鐵路建設發展步伐的強烈愿望。
2008年11月27日,鐵道部對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進行調整,陜西省提出的新“十大鐵路工程”規劃建議及西寶客運專線等全部被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調整規劃。
2008年12月4日,又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省委書記趙樂際、省長袁純清與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在鐵道部舉行高層會晤,雙方一致認為,陜西是我國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加快陜西鐵路建設,對于強化陜西基礎設施、把陜西的各種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早日實現建設西部強省的目標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當日,鐵道部、陜西省在北京簽署了部、省加快陜西鐵路建設會議紀要,此舉,預示著我省鐵路發展將再次迎來新的建設高潮。
2004年1月,國務院審議通過了我國鐵路史上第一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據這一規劃,到2020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0萬公里,整體路網規模、標準和水平都將有質的飛躍。
消息一經傳開,三秦大地無不歡欣鼓舞,群情激奮。
同年11月,陜西省就召開了全省鐵路建設工作會議。當時的省委主要領導強調,全省上下要充分認識鐵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強加快我省鐵路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顧全大局,主動配合,努力使我省成為全國鐵路建設的最佳施工區之一。
32天之后,也就是12月18日,按照《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鐵道部和陜西省政府正式簽署鐵路建設合作《會談紀要》,達成加快鐵路建設的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確定了投資超過800億元的陜西省鐵路建設“十大重點工程”,從而使陜西一舉成為西部鐵路建設的主戰場,呈現出中心開花、全省聯動的蓬勃發展局面。
這“十大重點工程”分別是:西安至延安鐵路擴能工程,鄭州至西安客運專線,西安經安康至重慶鐵路復線,安康至武漢鐵路復線,西安至平涼鐵路,太原至中衛鐵路,西安經延安至神木鐵路復線,西安鐵路樞紐擴能工程,安康、寶雞和綏德鐵路樞紐建設,陜北能源化工基地鐵路支線建設。
在鐵路建設主戰場拉開后,省委、省政府舉全省之力給予支持,從五個方面狠下功夫。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搞好宣傳教育,動員各方面力量支持鐵路建設。確保每項工作都有分工負責的領導、具體承辦的部門和單位,以妥善處理鐵路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二是對于鐵路建設重點項目,主動與鐵路部門搞好配合,積極開展工作。三是竭盡全力為鐵路規劃項目預留建設條件,把好鐵路建設區域內的土地使用和規劃審批關,依法辦理鐵路建設用地的審批手續。四是努力為鐵路工程建設創造良好環境,提供優質服務。主動加強與鐵路建設單位的聯系與溝通,及時了解并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杜絕亂攤派、亂收費、亂罰款,防止吃、拿、卡、要現象發生。加大鐵路建設沿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力度,堅決打擊各種違法活動。五是千方百計確保工程質量,扎實細致地做好每個環節的工作。
2005年3月18日西安鐵路局正式成立后,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全面承擔起鐵路建設主體責任。他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牢把握歷史機遇,圍繞各項重點工程建設目標,推動鐵路建設快速有序發展。
四年多來,省委、省政府對鐵路建設高度重視。主要領導曾多次到鐵路建設工地了解重點項目建設情況,看望、慰問建設者,并一再強調,我省是一個資源大省,大資源、大產品需要大運輸作支撐。鐵路是節約土地、使用效率高的一種交通方式,是我們在科學發展觀要求下發展交通的重要選擇。要把鐵路建設作為我省基礎設施建設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加大鐵路項目建設力度,為陜西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鐵路運力保障。
為了確保鐵路建設進度,省政府還提出,一把手要作為項目建設第一責任人,積極主動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征地、拆遷等問題,努力為項目建設創造良好的建設環境。要用改革的手段努力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資金短缺問題,運用政策、市場等多種方式,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引導和吸納社會資金投入項目建設。項目建設單位要加快建設進度,同時要始終把生產安全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努力解決好道路建設中的生態環保問題,努力建設安全路、環保路、生態路。
目前,“十大重點工程”部分重點項目已經完成并投入運營,累計完成基本建設投資232.2億元。它們分別是:西延擴能工程新張段2007年6月開通,有力提高了西延鐵路北煤外運能力;延安車站改擴建工程于2007年4月18日正式投用,成為當地“百年不落后”的標志性景觀工程。西安樞紐北環線2006年9月1日較計劃工期提前9個月完成,開通運營后樞紐通過能力提高35%以上。同時,其他建設項目有序推進,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在全省“十大鐵路工程”相繼開工并全面推進的同時,2007年11月24日,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與陜西省省長袁純清再次舉行了加快推進陜西鐵路建設部省會談。在這次會談中,袁純清省長代表陜西省表達了進一步加快鐵路建設發展步伐的強烈愿望。
2008年11月27日,鐵道部對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進行調整,陜西省提出的新“十大鐵路工程”規劃建議及西寶客運專線等全部被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調整規劃。
2008年12月4日,又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省委書記趙樂際、省長袁純清與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在鐵道部舉行高層會晤,雙方一致認為,陜西是我國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加快陜西鐵路建設,對于強化陜西基礎設施、把陜西的各種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早日實現建設西部強省的目標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當日,鐵道部、陜西省在北京簽署了部、省加快陜西鐵路建設會議紀要,此舉,預示著我省鐵路發展將再次迎來新的建設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