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信心 應對危機
今年下半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不斷加劇,給我國經濟和房地產業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與房地產業息息相關,處于同一產業鏈的建筑業也遭遇到了嚴峻困難。如何看待今后建筑業的走勢,如何變壓力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促進建筑業科學、穩定、持續發展?大連市建筑行業協會會長張宏安認為,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科學分析國內經濟形勢,堅定信心抓住機遇,苦練內功尋找商機,靠管理和品牌開拓新的市場。未來3年至5年內,大連市建筑業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增速會減緩,產值會徘徊,但是不會出現大的下滑,大的振蕩,只能是漸進的、穩步的、曲線式的上升。
擴大內需的政策和措施,為建筑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為抵御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不利影響,11月5日,國務院出臺了擴大內需的10項措施,并斥資4萬億元實施工程建設。這些措施涉及到一大批鐵路、公路、機場、水利、電力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的建設也有許多建筑項目需要實施,據專家估算,總量需要18萬億元資金。四川省汶川縣災后重建的市場也很大,四川省今后幾年需要新建450萬套房屋和近千所醫療機構,還有基礎設施。目前,籌集了1萬億元災后重建資金。我國地域遼闊,地產市場發展非常不平衡。東部地區由于經濟發達,近幾年地產市場過熱,房價虛高,房價下調是必然的。在西部和東北地區,由于原來房價基數比較低,仍然有上升空間。今后3年,中央財政將投資9000億元,用于200萬套廉租房、400萬套經濟適用房,約220萬戶林業、農墾和礦區的棚戶區改造,解決1300萬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面對這些利好因素,張宏安認為建筑業企業完全大有作為。關鍵是大連市建筑企業有沒有能力,能不能走出去,千方百計地搶占商機,贏得一部分項目。
大連市經濟快速增長,為建筑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去年,大連市GDP(國內生產總值)已突破3000億元,今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05億元。這為大連市城市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金融危機爆發后,大連市委市政府迅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斥資5400億元進行城市建設,主要有地鐵、煤氣網改造、車場建設、熱電項目、機場擴建等。大連市國資委系統還準備投資535億元,開工建設63個工業改造項目。另外,核電站項目、中海集團港口建設項目、老廠搬遷建設項目、新火車站建設項目等,所有這些,都為大連市建筑業穩定持續發展展示了良好的前景。
建筑企業要利用這段時間,理清發展思路,調整企業發展戰略,把著眼點調整到如何應對危機,加快行業結構調整上來。一是提高企業集團化、集約化的水平,采取銀企聯合、企企聯合、吸納民間資本等多種方式,擴寬融資渠道,用投資來豐富建筑業發展內涵,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二是一級資質以上的企業,部分具有條件和能力的二級資質企業,要加快進入高附加值建設領域,更廣泛地介入科技含量高、市場需求量大、代表建筑業發展方向的工業和基礎設施領域,比如鐵路、電力、公路、港口、橋梁、地鐵等,可以與這些領域的專業隊伍聯合進行項目總承包或專業承包。三是要堅持一業為主,多種經營,不斷延伸產業鏈,擴大企業經營規模,突破工程施工服務的單一模式,將施工經營與資本經營有機結合起來,由生產經營者轉為投資開發者。四是創造機會和條件,力爭在3年至5年內,大連市建筑行業有上市企業。
企業要穩定持續發展,必須要有活力。而活力,來源于苦練內功。一是要加強管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和體系,并完善相應的配套措施,靠管理出效益。要以產權為紐帶,著力構建母子公司體系,這樣既可資源共享,品牌共用,又可規避風險。二是加快自主創新步伐,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三是提升產品質量,創企業品牌,靠質量、品牌和信譽開拓市場。四是抓好節能減排,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提高建筑產品的科技含量。要開源節流,減少工程項目和企業管理費用,向節儉要效益。五是利用相對淡季,有針對性地、分層次進行全員培訓,對一線操作工人主要是進行安全和崗位技能培訓。對中層管理人員主要是進行新規范和四新技術方面的培訓。對高層管理人員主要是進行各項法規和管理新理念、新方式的培訓。
沒有市場,企業就無法生存。面對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建筑企業更要加大力度開拓市場。每個企業都有多年建立起來的客戶關系和人脈關系,要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對老客戶要抓住不放,不斷增進感情。同時,要擴大視野,多渠道地積極發展新客戶。
現金流是企業經營的血液,必須抓好這個關鍵。當前,由于地產企業無力支付工程款,再加上建筑企業從銀行貸款和融資的難度比較大和勞動力工資上漲等市場要素的影響,加大了企業資金的壓力,有的企業出現了現金流斷檔的現象。因此,必須嚴格控制現金流,資金墊付必須慎之又慎,決不能輕易將現金變成應收款。要進一步加強資金回收,加快工程款結算和回收,回收率要達到70%以上。要采取嚴格的措施、靈活的辦法加大清收力度。要規避成本虧損,對合同中約定的價格上漲問題,必須依據相關法規,及時修訂或補救,及時化解成本上升的風險。
目前,大連市建筑業正處于千方百計度難關的階段。隨著金融危機負面影響的減退和擴大內需效果的顯現,建筑業必將出現新一輪的大發展。因此,建筑企業必須注重加大人才的儲備,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
今年下半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不斷加劇,給我國經濟和房地產業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與房地產業息息相關,處于同一產業鏈的建筑業也遭遇到了嚴峻困難。如何看待今后建筑業的走勢,如何變壓力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促進建筑業科學、穩定、持續發展?大連市建筑行業協會會長張宏安認為,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科學分析國內經濟形勢,堅定信心抓住機遇,苦練內功尋找商機,靠管理和品牌開拓新的市場。未來3年至5年內,大連市建筑業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增速會減緩,產值會徘徊,但是不會出現大的下滑,大的振蕩,只能是漸進的、穩步的、曲線式的上升。
擴大內需的政策和措施,為建筑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為抵御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不利影響,11月5日,國務院出臺了擴大內需的10項措施,并斥資4萬億元實施工程建設。這些措施涉及到一大批鐵路、公路、機場、水利、電力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的建設也有許多建筑項目需要實施,據專家估算,總量需要18萬億元資金。四川省汶川縣災后重建的市場也很大,四川省今后幾年需要新建450萬套房屋和近千所醫療機構,還有基礎設施。目前,籌集了1萬億元災后重建資金。我國地域遼闊,地產市場發展非常不平衡。東部地區由于經濟發達,近幾年地產市場過熱,房價虛高,房價下調是必然的。在西部和東北地區,由于原來房價基數比較低,仍然有上升空間。今后3年,中央財政將投資9000億元,用于200萬套廉租房、400萬套經濟適用房,約220萬戶林業、農墾和礦區的棚戶區改造,解決1300萬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面對這些利好因素,張宏安認為建筑業企業完全大有作為。關鍵是大連市建筑企業有沒有能力,能不能走出去,千方百計地搶占商機,贏得一部分項目。
大連市經濟快速增長,為建筑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去年,大連市GDP(國內生產總值)已突破3000億元,今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05億元。這為大連市城市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金融危機爆發后,大連市委市政府迅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斥資5400億元進行城市建設,主要有地鐵、煤氣網改造、車場建設、熱電項目、機場擴建等。大連市國資委系統還準備投資535億元,開工建設63個工業改造項目。另外,核電站項目、中海集團港口建設項目、老廠搬遷建設項目、新火車站建設項目等,所有這些,都為大連市建筑業穩定持續發展展示了良好的前景。
建筑企業要利用這段時間,理清發展思路,調整企業發展戰略,把著眼點調整到如何應對危機,加快行業結構調整上來。一是提高企業集團化、集約化的水平,采取銀企聯合、企企聯合、吸納民間資本等多種方式,擴寬融資渠道,用投資來豐富建筑業發展內涵,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二是一級資質以上的企業,部分具有條件和能力的二級資質企業,要加快進入高附加值建設領域,更廣泛地介入科技含量高、市場需求量大、代表建筑業發展方向的工業和基礎設施領域,比如鐵路、電力、公路、港口、橋梁、地鐵等,可以與這些領域的專業隊伍聯合進行項目總承包或專業承包。三是要堅持一業為主,多種經營,不斷延伸產業鏈,擴大企業經營規模,突破工程施工服務的單一模式,將施工經營與資本經營有機結合起來,由生產經營者轉為投資開發者。四是創造機會和條件,力爭在3年至5年內,大連市建筑行業有上市企業。
企業要穩定持續發展,必須要有活力。而活力,來源于苦練內功。一是要加強管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和體系,并完善相應的配套措施,靠管理出效益。要以產權為紐帶,著力構建母子公司體系,這樣既可資源共享,品牌共用,又可規避風險。二是加快自主創新步伐,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三是提升產品質量,創企業品牌,靠質量、品牌和信譽開拓市場。四是抓好節能減排,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提高建筑產品的科技含量。要開源節流,減少工程項目和企業管理費用,向節儉要效益。五是利用相對淡季,有針對性地、分層次進行全員培訓,對一線操作工人主要是進行安全和崗位技能培訓。對中層管理人員主要是進行新規范和四新技術方面的培訓。對高層管理人員主要是進行各項法規和管理新理念、新方式的培訓。
沒有市場,企業就無法生存。面對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建筑企業更要加大力度開拓市場。每個企業都有多年建立起來的客戶關系和人脈關系,要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對老客戶要抓住不放,不斷增進感情。同時,要擴大視野,多渠道地積極發展新客戶。
現金流是企業經營的血液,必須抓好這個關鍵。當前,由于地產企業無力支付工程款,再加上建筑企業從銀行貸款和融資的難度比較大和勞動力工資上漲等市場要素的影響,加大了企業資金的壓力,有的企業出現了現金流斷檔的現象。因此,必須嚴格控制現金流,資金墊付必須慎之又慎,決不能輕易將現金變成應收款。要進一步加強資金回收,加快工程款結算和回收,回收率要達到70%以上。要采取嚴格的措施、靈活的辦法加大清收力度。要規避成本虧損,對合同中約定的價格上漲問題,必須依據相關法規,及時修訂或補救,及時化解成本上升的風險。
目前,大連市建筑業正處于千方百計度難關的階段。隨著金融危機負面影響的減退和擴大內需效果的顯現,建筑業必將出現新一輪的大發展。因此,建筑企業必須注重加大人才的儲備,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