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大興區安定鎮南側,北京華騰化工有限公司的現代化辦公大樓就坐落在萬畝古桑園一側,環境清新、優雅。安定鎮是大興區循環經濟試點,精細化工基地在引進項目時門檻提高,變招商引資為“招商選資”,把環境保護、資源消耗、能源綜合利用作為“選資”的首要條件。
精細化工基地的發展只是大興區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縮影。近年來,大興區培育綠色環保產業,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企業,建立良性生態循環機制,實現區域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在大興工業產業發展中,節能環保企業漸顯優勢,成為工業發展的排頭兵。目前,全區工業共有規模以上企業700余家,其中節能環保型企業近百家。
環保科技變廢為寶
汽車廢輪胎是一種“黑色污染”,而坐落在大興區的北京溫格漢氏資源再利用有限公司卻采用廢舊輪胎常溫精細膠粉先進生產設備與工藝把這些廢物變成了精細膠粉,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創造了經濟價值。
目前,像北京溫格漢氏資源再利用有限公司這樣以廢料為原材料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在大興共有30余家,每年能處理秸稈、廢塑料瓶、廢舊輪胎等各種廢料近150萬噸,產生效益8億元。大興借科技把廢料變成寶,實現了經濟提速與節能環保的雙贏。
據大興區科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科技創新已成為區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變廢為寶的推動力。為此,大興區出臺了一系列扶植政策,鼓勵企業科技創新。對區內企業技術改造項目2000萬元以上、上年實現財政收入150萬元以上的將給予占技改投入10%的補助;對建立國家級、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或科技開發機構的,分別給予一次性50萬、10萬元獎勵等。目前,大興區各環保企業已顯示出旺盛的創新能力,累計研發新產品、新技術30多項,獲得專利20余項。
北京每年產生約11億個塑料瓶,其中大部分送到了大興區。落戶在這里的德通化纖工業有限公司把這些廢塑料瓶再生成了化纖產品。他們研發的塑木異性混溶技術,把過去處理不了的塑料瓶蓋、外包裝塑料與鋸木、秸稈、玉米稈等廢棄物混合,加工成新型塑木復合材料,使用壽命是普通木制產品的 10倍,而且產品100%可回收再利用。通過一系列新興科技手段,德通化纖一年的廢棄物排放幾乎為零,實現了真正的綠色GDP。大興區大力發展環保科技,據市統計局有關數據表明:2007年大興區萬元GDP能耗下降5.6%。
環保企業聚集生態工業園區
一望無際的麥田、干凈整潔的廠區、生機勃勃的鎮區村莊、縱橫交錯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生態村鎮”、“循環經濟”宣傳標語使人感受到濃濃的環保氛圍。這里就是生態新市鎮——榆垡留給人們的第一印象。
榆垡鎮堅持生態發展與經濟建設并重的方式,積極引進節能環保型企業,全力打造節能環保產業聚集區。目前,全鎮共有企業48家,其中節能環保型企業18家,占企業總數的37.5%。
在榆垡的天普集團,北京鼎盛新元、北京縱橫環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憑借他們的產品,為“綠色奧運”添磚加瓦。鼎盛新元環保裝飾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主產品是XRY節能裝飾板,保持了鋁板幕墻清新亮麗和天然石材幕墻莊重典雅的高檔美感,同時極佳的保溫功能完全滿足國家節能65%的目標要求,應用在北京奧運會奧運村項目B、D區的外墻保溫裝飾項目,14萬平方米內外裝飾均采用了XRY節能鋁板、石材、陶板等多種系列產品。
除了榆垡鎮,還有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大興區經濟開發區等園區,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資源節約和再生利用為突破口,大力引進、發展循環型工業,推行清潔生產,降低工業生產過程中資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北京資源集團、天普太陽能工業有限公司、德通化纖工業有限公司、安定鎮、留民營生態村的一基地、三企業、一鎮、一村成為大興循環經濟試點。
節能環保企業成為發展排頭兵
大興區大力發展新型生態工業,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經市里認定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在稅收上享受一定的減免優惠;鼓勵企業清潔生產、節約能源,對獲得市級認定的清潔生產項目、得到市級財政補助的清潔生產高費改造項目,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節能環保企業在京南綠海甜園開花結果!
德通化纖公司剛到大興時只有設備和150名下崗職工。大興區專門成立“中小型民營科技企業擔保中心”,頭一次就幫他們貸款500萬元。占地80畝、綠意盎然的新廠區,是政府干部全程代辦。近兩千萬元貼息貸款、科技成果轉化費、技改補貼、人才引進……“沒有大興這片沃土,就沒有企業的今天。”總經理于志強感慨地說。
政府大力扶持,節能環保企業成為大興區工業發展的排頭兵!
孟氏鍋爐開創節能環保鍋爐新天地,與傳統鍋爐相比,綜合節煤達到40%以上,煙塵排放和二氧化硫含量好于國家標準一倍以上,廣泛運用在城市取暖、垃圾焚燒等多個領域。一個取暖季,原來要用400多噸煤,現在只用200噸煤,灰渣也只有原來的四分之一。
北京東方新強公司在生產煤矸石空心磚過程中,不需要增加任何燃料,創造了“制磚不用土,燒磚不用煤”的神話。焙燒過程中大量的剩余熱量進行二次利用,供給成品干燥間、車間、辦公樓等2萬余平方米設施采暖,僅此一項,一年能為工廠節約燃料煤2350噸,節約資金70多萬元。年綜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約1920萬噸,節約燃料煤近100萬噸,節約土地資源1.2萬畝。
近日,天普公司自主研發的“異形內管真空集熱器”正式問世。因為其管壁形狀突破了原始的圓形形狀,使得內管壁增大了受熱面積,增加了陽光垂直照射面,其集熱效率比普通真空管提高了10%至20%,目前該產品已獲國家發明專利,成為太陽能熱效技術領域的革命性突破。
節能環保企業,在大興這片熱土上方興未艾,前景無限!
精細化工基地的發展只是大興區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縮影。近年來,大興區培育綠色環保產業,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企業,建立良性生態循環機制,實現區域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在大興工業產業發展中,節能環保企業漸顯優勢,成為工業發展的排頭兵。目前,全區工業共有規模以上企業700余家,其中節能環保型企業近百家。
環保科技變廢為寶
汽車廢輪胎是一種“黑色污染”,而坐落在大興區的北京溫格漢氏資源再利用有限公司卻采用廢舊輪胎常溫精細膠粉先進生產設備與工藝把這些廢物變成了精細膠粉,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創造了經濟價值。
目前,像北京溫格漢氏資源再利用有限公司這樣以廢料為原材料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在大興共有30余家,每年能處理秸稈、廢塑料瓶、廢舊輪胎等各種廢料近150萬噸,產生效益8億元。大興借科技把廢料變成寶,實現了經濟提速與節能環保的雙贏。
據大興區科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科技創新已成為區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變廢為寶的推動力。為此,大興區出臺了一系列扶植政策,鼓勵企業科技創新。對區內企業技術改造項目2000萬元以上、上年實現財政收入150萬元以上的將給予占技改投入10%的補助;對建立國家級、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或科技開發機構的,分別給予一次性50萬、10萬元獎勵等。目前,大興區各環保企業已顯示出旺盛的創新能力,累計研發新產品、新技術30多項,獲得專利20余項。
北京每年產生約11億個塑料瓶,其中大部分送到了大興區。落戶在這里的德通化纖工業有限公司把這些廢塑料瓶再生成了化纖產品。他們研發的塑木異性混溶技術,把過去處理不了的塑料瓶蓋、外包裝塑料與鋸木、秸稈、玉米稈等廢棄物混合,加工成新型塑木復合材料,使用壽命是普通木制產品的 10倍,而且產品100%可回收再利用。通過一系列新興科技手段,德通化纖一年的廢棄物排放幾乎為零,實現了真正的綠色GDP。大興區大力發展環保科技,據市統計局有關數據表明:2007年大興區萬元GDP能耗下降5.6%。
環保企業聚集生態工業園區
一望無際的麥田、干凈整潔的廠區、生機勃勃的鎮區村莊、縱橫交錯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生態村鎮”、“循環經濟”宣傳標語使人感受到濃濃的環保氛圍。這里就是生態新市鎮——榆垡留給人們的第一印象。
榆垡鎮堅持生態發展與經濟建設并重的方式,積極引進節能環保型企業,全力打造節能環保產業聚集區。目前,全鎮共有企業48家,其中節能環保型企業18家,占企業總數的37.5%。
在榆垡的天普集團,北京鼎盛新元、北京縱橫環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憑借他們的產品,為“綠色奧運”添磚加瓦。鼎盛新元環保裝飾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主產品是XRY節能裝飾板,保持了鋁板幕墻清新亮麗和天然石材幕墻莊重典雅的高檔美感,同時極佳的保溫功能完全滿足國家節能65%的目標要求,應用在北京奧運會奧運村項目B、D區的外墻保溫裝飾項目,14萬平方米內外裝飾均采用了XRY節能鋁板、石材、陶板等多種系列產品。
除了榆垡鎮,還有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大興區經濟開發區等園區,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資源節約和再生利用為突破口,大力引進、發展循環型工業,推行清潔生產,降低工業生產過程中資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北京資源集團、天普太陽能工業有限公司、德通化纖工業有限公司、安定鎮、留民營生態村的一基地、三企業、一鎮、一村成為大興循環經濟試點。
節能環保企業成為發展排頭兵
大興區大力發展新型生態工業,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經市里認定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在稅收上享受一定的減免優惠;鼓勵企業清潔生產、節約能源,對獲得市級認定的清潔生產項目、得到市級財政補助的清潔生產高費改造項目,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節能環保企業在京南綠海甜園開花結果!
德通化纖公司剛到大興時只有設備和150名下崗職工。大興區專門成立“中小型民營科技企業擔保中心”,頭一次就幫他們貸款500萬元。占地80畝、綠意盎然的新廠區,是政府干部全程代辦。近兩千萬元貼息貸款、科技成果轉化費、技改補貼、人才引進……“沒有大興這片沃土,就沒有企業的今天。”總經理于志強感慨地說。
政府大力扶持,節能環保企業成為大興區工業發展的排頭兵!
孟氏鍋爐開創節能環保鍋爐新天地,與傳統鍋爐相比,綜合節煤達到40%以上,煙塵排放和二氧化硫含量好于國家標準一倍以上,廣泛運用在城市取暖、垃圾焚燒等多個領域。一個取暖季,原來要用400多噸煤,現在只用200噸煤,灰渣也只有原來的四分之一。
北京東方新強公司在生產煤矸石空心磚過程中,不需要增加任何燃料,創造了“制磚不用土,燒磚不用煤”的神話。焙燒過程中大量的剩余熱量進行二次利用,供給成品干燥間、車間、辦公樓等2萬余平方米設施采暖,僅此一項,一年能為工廠節約燃料煤2350噸,節約資金70多萬元。年綜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約1920萬噸,節約燃料煤近100萬噸,節約土地資源1.2萬畝。
近日,天普公司自主研發的“異形內管真空集熱器”正式問世。因為其管壁形狀突破了原始的圓形形狀,使得內管壁增大了受熱面積,增加了陽光垂直照射面,其集熱效率比普通真空管提高了10%至20%,目前該產品已獲國家發明專利,成為太陽能熱效技術領域的革命性突破。
節能環保企業,在大興這片熱土上方興未艾,前景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