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天津濱海首座建筑物平移工程啟動 移121.8米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11-2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焦點寫字樓網
核心提示:天津濱海首座建筑物平移工程啟動 移121.8米
  最快每小時1米 順時針轉動7度 

  您相信一座重達4500噸的大樓也會“行走”嗎?而且走到121.8米以外的地方。這不是天方夜譚,本市第五中心醫院內的一座門診樓正在進行大樓平移工程,截至昨天已成功平移20多米。這是本市繼2004年成功移動河東區津東工商營業樓后再次進行的大型建筑物平移工程,更是濱海新區的首座建筑物平移工程。 

  平均每天“行走”6-7米 

  這座門診樓為2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總建筑面積2614平方米,東西長55米,南北長22米,總重量達到4500噸。目前改擴建工程處于一期建設樁基階段,從本月18日開始,樓體在液壓千斤頂的推動下按照設計速度每天向東緩慢“行走”。大樓行駛速度很慢,正常情況下每分鐘前行幾毫米,最快時每小時1米,因每天只能保證8-9個小時的工作,所以平均每天行進速度約在6-7米。 

  盡管國內已有幾十次建筑物平移先例,但在本市只是第二次。此次平移工程與上一次不同,由于此座大樓單層面積大,還要轉彎,所以平移將不再采用滾動方法,而是采用更為理想的滑移摩擦法。 

  舊樓移走原址蓋新住院部 

  這座門診樓移走后,原址上就將建新的住院部大樓。新住院部大樓已于昨日正式開工建設,項目為框架結構,主樓地上16層,地下1層,局部2層。新住院部大樓設計床位1000張。預計2009年底大樓主體工程封頂。改擴建工程完工后,一所面向濱海新區,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技術先進、服務優質的現代化醫院將矗立起來。新報記者 王月 

  鏈接 2004年 天津首次移樓成功 

  為給天津快速網建設工程讓出路段,坐落在天津市河東區津塘公路101號的津東工商營業樓需要在距原地點35米處的位置重新落腳。該建筑為6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東西長43.08米,南北長27.65米,高27.9米,占地約1200平方米左右,總建筑面積約5200平方米,遷移總重量為10346噸。整個推進過程由電腦控制液壓傳動器進行,誤差不超過3毫米。此次平移的費用總共360萬元。 
  大樓怎樣行走拐彎 

  記者在現場看到,門診樓新址的樁基部分已完成,從門診樓“底座”下端延伸出來的“軌道”也已鋪設完成。據施工人員介紹,樓房的一側是8組液壓千斤頂共分4組200噸和4組100噸,而樓體下端沿著橫、縱每排承重梁柱的兩邊修建鋼筋混凝土梁,把承重梁柱緊緊抱住,這些橫縱交織的鋼筋混凝土梁就形成了一張“網”,即托起大樓的上滑梁托盤。托盤將托起整個大樓的重量,同時在8組液壓千斤頂的作用下,依靠與下滑梁的摩擦向前“行走”。所以,下滑梁就是大樓平移的整條道路。 

  這座門診樓不但需要平移,更具難度的是需要進行一次方向的調轉。據了解,這座門診樓在到達目前第一住院部正前方后需再調換一下角度,順時針轉彎7度,使該樓與住院部平行。整個平移過程中,門診二樓以上不動,樓內的水、電等照常使用,據專家介紹,經過平移改造后的大樓性能和壽命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為什么要平移大樓 

  正在平移的這座樓是塘沽區浙江路上的市第五中心醫院發熱門診樓。據了解,在醫院擴建的規劃上,新的住院部大樓在此位置上。原來醫院準備將發熱門診樓拆除,但考慮該門診樓2003年才建成使用,里面的設施可繼續使用,為騰讓出土地空間以滿足新住院部大樓建設需要,本著節約投資、縮短工程時間角度考慮,院方保留原有樓內的醫療設施,將樓進行整體平移。工程目前進入試驗性施工階段。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