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地區百鎮、村莊道路建設項目申報指南出臺
2008年至2010年,我省將從省級預算內每年安排1億元資金用來資助建制鎮基礎設施建設。關中地區有一定產業基礎、區位優勢的小城鎮建設在項目申報上將被優先安排。近日,省建設廳、省財政廳聯合下發了關中地區百鎮、村莊道路建設項目申報指南。
據悉,關中地區百鎮建設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關中率先發展 ”戰略的重要部署,旨在推進關中地區建制鎮鎮區鎮容鎮貌的改善,促進城鄉統籌協調。加快關中地區“一軸一環三走廊”(一軸,即隴海鐵路陜西段;一環,即關中公路環線;三走廊,即渭南—韓城、咸陽 —銅川、彬縣—長武—旬邑三廊道)沿線小城鎮建設,培育打造一批具有產業帶動力的工業、交通、商貿重鎮和旅游文化名鎮。
關中地區城鎮建設申報的范圍是指關中地區西安市、寶雞市、咸陽市、銅川市、渭南市、楊凌示范區轄區內總體規劃經省建設廳審核通過的建制鎮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鎮區道路、排水、綠化、路燈、垃圾和污水處理等設施建設。審批將優先安排關中地區“一軸一環三走廊”沿線具有一定產業基礎、區位優勢的小城鎮建設。
申報指南指出,設區(市)是小城鎮建設的責任主體,市縣配套資金不低于省級補助資金的2倍,同時要采取措施,廣泛吸引社會資金。小城鎮建設資金補助主要采取以獎代補方式。
對于關中地區農村村莊道路項目建設,申報指南指出,為了提升關中地區農村村莊道路建設水平,切實改善農村村莊人居環境。省委、省政府決定,從2008年開始,用5年時間,每年在省級預算內安排2000萬元資金,補助關中地區農村村莊道路建設。項目申報關中地區的行政村(不含城中村)的村莊內部主、次干道和巷道等設施建設。道路建設標準為:村莊道路路面硬化原則上為混凝土路面,寬度不少于3.5米,厚度不少于15厘米。道路建設資金補助標準為農村村莊道路建設省財政每公里補助5萬元(每平方米補助15元)不足部分市、縣配套及群眾自籌。
據介紹,小城鎮建設項目的主要目標是:平原鎮人口平均達到3萬人左右,山區鎮人口平均達到1萬人左右,綠化覆蓋率達到20%,人均道路占有率達到8平方米,鎮區道路硬化率達到90%以上。建設環衛設備齊備、具有完整系統的集中供水設施,供水能力人均不低于綜合70 升/日,排水管網基本形成,縣城污水集中處理70%,其他建制鎮污水和垃圾基本得到治理。建設一批經濟繁榮、布局合理、設施配套、環境優美、富有特色的新型小城鎮。
2008年至2010年,我省將從省級預算內每年安排1億元資金用來資助建制鎮基礎設施建設。關中地區有一定產業基礎、區位優勢的小城鎮建設在項目申報上將被優先安排。近日,省建設廳、省財政廳聯合下發了關中地區百鎮、村莊道路建設項目申報指南。
據悉,關中地區百鎮建設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關中率先發展 ”戰略的重要部署,旨在推進關中地區建制鎮鎮區鎮容鎮貌的改善,促進城鄉統籌協調。加快關中地區“一軸一環三走廊”(一軸,即隴海鐵路陜西段;一環,即關中公路環線;三走廊,即渭南—韓城、咸陽 —銅川、彬縣—長武—旬邑三廊道)沿線小城鎮建設,培育打造一批具有產業帶動力的工業、交通、商貿重鎮和旅游文化名鎮。
關中地區城鎮建設申報的范圍是指關中地區西安市、寶雞市、咸陽市、銅川市、渭南市、楊凌示范區轄區內總體規劃經省建設廳審核通過的建制鎮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鎮區道路、排水、綠化、路燈、垃圾和污水處理等設施建設。審批將優先安排關中地區“一軸一環三走廊”沿線具有一定產業基礎、區位優勢的小城鎮建設。
申報指南指出,設區(市)是小城鎮建設的責任主體,市縣配套資金不低于省級補助資金的2倍,同時要采取措施,廣泛吸引社會資金。小城鎮建設資金補助主要采取以獎代補方式。
對于關中地區農村村莊道路項目建設,申報指南指出,為了提升關中地區農村村莊道路建設水平,切實改善農村村莊人居環境。省委、省政府決定,從2008年開始,用5年時間,每年在省級預算內安排2000萬元資金,補助關中地區農村村莊道路建設。項目申報關中地區的行政村(不含城中村)的村莊內部主、次干道和巷道等設施建設。道路建設標準為:村莊道路路面硬化原則上為混凝土路面,寬度不少于3.5米,厚度不少于15厘米。道路建設資金補助標準為農村村莊道路建設省財政每公里補助5萬元(每平方米補助15元)不足部分市、縣配套及群眾自籌。
據介紹,小城鎮建設項目的主要目標是:平原鎮人口平均達到3萬人左右,山區鎮人口平均達到1萬人左右,綠化覆蓋率達到20%,人均道路占有率達到8平方米,鎮區道路硬化率達到90%以上。建設環衛設備齊備、具有完整系統的集中供水設施,供水能力人均不低于綜合70 升/日,排水管網基本形成,縣城污水集中處理70%,其他建制鎮污水和垃圾基本得到治理。建設一批經濟繁榮、布局合理、設施配套、環境優美、富有特色的新型小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