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情況下如何重振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我的第一個建議是振興房地產業,為房地產業正名。前一段時間對房地產業的批判甚至妖魔化無異于扼殺經濟繁榮!
“房奴”的概念很煽情,但意識形態化太重,言過其實,破壞力巨大!其實有資格做“房奴”不是什么丟人的事!有一個故事,講一個中國老太太和一個美國老太太臨終前發表感慨,美國老太太說“終于把房貸還清了”,中國老太太說“現在終于有錢買房子了”!其實在國外發達國家,絕大多數人都是“房奴”,銀行敢于借錢給你買房,說明你有信譽,有還貸能力!
中國的房子貴不貴?貴不貴應由市場說了算,有人建有人買就不貴!貴到沒有人買了,游戲也就玩不下去了,只要有人買,我認為就不貴。從整體而言,我認為中國的房地產價格還遠未貴到全民共誅之的程度!
{
窮人沒房子不能怪房地產商,市場解決不了窮人住房的問題!那應該是政府做的事情!
房地產價格到底是上漲好還是下降好?買了房的當然希望上漲好,沒有買的當然希望下降好,但對社會而言,漲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
上漲,銀行不必擔心大量呆壞帳!
上漲,國民財富增加!一個合理的價格結構應該是,生活必需品物價越低越好,資產性物品價越漲越好。國民財富的增加,才能帶來消費需求的多樣化;消費需求的多樣化,才能帶來經濟的繁榮!大家看到的實際情況是,股市、樓市興旺的時候,大家都很快樂;股市、樓市下跌的時候,日子反而很難過。現在我還沒有看到有人在經濟衰退中歡欣鼓舞。
上漲,買房子的人也不吃虧,物有所值,并且有增值預期,何樂而不為?
房地產價格下降能幫助老百姓解決住房問題嗎?好像還沒有這樣的證據,我沒有看到東南亞經濟危機是不是讓東南亞老百姓都住上了房,或者說老百姓住房情況得到了根本改善。九七年香港回歸、樓市價格大跌,也沒有看到香港人歡天喜地的搶房子,為什么?因為老百姓的收入跌得更慘!
房地產業還是暴利行業嗎?毫無疑問,曾經是(中國的許多行業都曾經是,比如現在爛得一塌糊涂的家電行業),現在某些城市也許還是,但大多數城市現在已經不是。房地產業開發周期長,資金占用很大,房地產業的利潤其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么大。平抑物價也是市場的主要功能,利潤大,投資者就多;投資者多,價格自然會下落,最后必然回歸平均利潤,關鍵是我們必須尊重市場,不要扭曲了市場,讓市場功能失效。
一個好的經濟政策,應該是能提供大量就業機會,讓人拼命干活,不斷創造財富,不斷與別人交往勞動成果的機制。適度的通脹恰好是有幫助的,因為通脹同時也意味著老百姓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這種“增加”也會增加消費和消費的多樣性,對經濟繁榮是有幫助的!改革開放三十年,雞蛋由一毛漲到一塊,我相信沒事人希望回到吃一毛一個雞蛋的年代。所以,全世界所有國家的經濟發展實際上都伴隨著貨幣的貶值,同樣,也伴隨著實物資產的增值!如果還繪制一幅經濟繁榮路線圖的話,應該是這樣的:.
以上循環往復,經濟繁榮,國家富強,人民生活幸福!!
當然,在這個循環的過程中,有人會跟不上,帶來一些社會問題,但這些問題應該由政府解決,而不是市場解決!
所以,我的振興經濟的第一個建議是:振興房地產,為房地產正名!
振興房地產最重要的是,尊重并充分發揮市場功能,打消社會對房產不切實際的降價預期,重新啟動房地產消費,以此帶動經濟繁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