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中部崛起 成建筑市場新亮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9-23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建筑時報  作者:吳芳蘭 原卿章
核心提示:中部崛起 成建筑市場新亮點 
  武漢城市圈綜改方案獲國務院批復 
   
  “武漢城市圈”綜改方案于9月10日獲國務院正式批復。這是國內第一個啟動綜改試點的城市圈。“武漢城市圈”由“1+8”9座城市組成,是指在以武漢市為中心的100公里半徑內,整合黃石、鄂州、黃岡、孝感、天門、潛江、仙桃、咸寧8個中小城市,土地面積約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000萬,形成湖北乃至長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 

  武漢城市圈是湖北產業和生產要素最為密集、最具活力的區域,該區域貢獻了湖北省60.7%的地區生產總值。目前,武漢已經在五個方面著手專項規劃,即空間規劃、產業規劃、基礎設施規劃、社會事業發展規劃、生態環保規劃。  

  “武漢城市圈的改革試驗區對武漢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預計2008年整個武漢市的投資將超過2000多億,增長將保持在30%以上。”武漢市常務副市長袁善臘說,武漢目前已經啟動了一批大項目,其中80萬噸乙烯項目,以及大東湖水網項目。  

  湖北省常務副省長李憲生表示,武漢城市圈不久將快速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現代服務業中心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成為與中國沿海三大城市群相呼應、與周邊城市群相對接的區域經濟發展極。  

  規劃“一城兩軸” 

  都市圈是以核心城市為主導,以當日往返通勤距離為基本空間范圍的城鎮群體空間。首先要按照以武漢為中心的“一小時距離法則”,不斷優化都市圈城鎮空間格局,積極發展中小城市,壯大城市規模,擇優培育中心鎮。其次應構建以武漢為中心的軸向空間拓展格局,重點建設沿滬蓉高速公路及沿江鐵路的東西城鎮軸,沿京珠——武銀高速公路及京廣、漢渝鐵路的南北城鎮軸。同時武漢市要拓展城市空間,加快建設市郊中心城鎮,形成三鎮功能分區明顯、衛星城鎮拱衛、周邊城市支持的現代化大都市的基本框架。 

  大武漢都市圈目前的格局有三個特點,一是在城鎮規模等級結構上,現有1個特大城市,1個大城市,7個中等城市,以及若干縣級小城市和建制鎮,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特征。二是在城鎮分布上,沿江(長江、漢江)及沿滬蓉高速公路城鎮分布密集,城鎮規模較大,以鄂州、武漢、仙桃、孝感等最為突出,形成東西密、南北疏的格局,表現出較強的軸線集聚特征。三是在圈層結構布局上,存在明顯的以武漢市為核心的陰影區,即所有大中城市均分布在距離武漢市50公里以外地區,同時以建制鎮密度反映的城鎮密集程度,武漢市也小于周邊的鄂州、孝感、天門、仙桃等地市,形成中心地區“空心化”現象。 

  打造網絡化內外交通體系 

  要實現都市圈的整體發展與各城市的分工協作,必須建立起包括交通、通訊、能源供應等在內的都市圈一體化的基礎設施體系。目前,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已經貫通,“十字形”的國家公路主干線在武漢交匯;以京廣鐵路、規劃擬建的京廣高速鐵路,以及漢渝鐵路、規劃擬建的沿江鐵路形成了縱橫交錯的對外鐵路運輸網。大武漢都市圈與“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幾大區域的快速交通聯系正在形成。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高速公路、鐵路等國家交通主干線,強化武漢樞紐作用,加快配套設施建設,構建武漢到長沙、鄭州、南昌等各省域中心城市的4小時交流圈。 

  當前發展的重點任務是建設高效有序的高速公路網絡和便捷的城際鐵路交通,提高都市圈內部的通勤條件。要按照都市圈交通一體化的發展要求和“一小時”通勤圈的規劃理念,加強武漢與圈內各城市的雙通道建設,實現武漢市域交通與都市圈交通的全面對接,進一步拉近周邊城市與武漢的時空距離,并逐步強化圈內次級城市之間的交通聯系。 

  武漢市要突出區域及都市圈交通樞紐作用,并準備迎接城市機動化時代的到來。主城構建快速交通網絡,重點解決過江交通問題,在三鎮分別形成“五縱五橫”高效的主干路系統,并加快包括軌道交通在內的公交系統建設。市域加快“四環十七射”的道路交通格局建設,實現中環與外環間主要出口通道高速化,保證主城各主要發展軸向上有兩條以上的快速出口通道。加強航空、水運等交通設施建設,形成立體化的對外交通網絡,重點將天河機場由國內干線機場提升為中國樞紐機場之一,通過二期工程建設,增加到4條跑道,并建成客貨分設的兩個航站樓;與都市圈內各城市合作,整合現有水上運輸資源,在武漢主城及周邊地區集中大型航運碼頭,建設水陸聯運樞紐。 

  基礎設施建設比照振興東北政策 允許發行市政債 

  綜改方案中還申請了多項金融和財政方案的配套支持政策:在圈域范圍內全面實行增值稅轉型以及資源稅試點。對圈域內的國有企業改革、高新技術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爭取比照執行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政策。 

  允許“武漢城市圈”擴大公司債發行規模試點,發行市政債、節能債,依托商業銀行,設立促進“兩型社會”建設的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基金,將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列為全國中央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 

  在股權交易方面,“武漢城市圈”獲準繼續推動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開展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報價轉讓試點,將武漢納入全國統一的非上市公司股權場外交易監管體系。  

  如今,在綜改方案獲批后,如何落實綜改政策是眼前要解決的問題。據悉,在總體方案之外,湖北方面接下來還有兩個層次的申請,一是“五個規劃”,分別是“武漢城市圈”空間規劃、產業規劃、交通規劃、生態建設規劃和社會事業發展規劃;二是湖北省正在制定的一個近期工作起步的具體項目申請清單。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